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6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血栓素蛋白1(TSP-1)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STEMI行急诊PCI术的患者44例(男性33例,女性11例),冠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IRA)有明显血栓征象,平均年龄(62.0±11.4)岁,随机分成替罗非班组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n=24)与对照组(n=20)。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TSP-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PCI术中IRA的TI MI血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替罗非班组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比20.0%,P<0.05),IRA远端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比15.0%,P<0.05)。替罗非班组TSP-1增加明显;PCI术前替罗非班组TSP-1(346±145)ng/L,与对照组(339±125)ng/L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PCI术后TSP-1水平较术前分别增加(39±11)%,(18±9)%,组间比较,P<0.05。结论: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可能是TSP-1水平增加的原因之一;IRA无复流发生减少,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增加。TSP-1水平与IRA开通后TI MI血流呈正相关,TSP-1水平增加的意义尚不明确,其与远期预后、特别是心力衰竭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推测围绕TSP-1的研究或治疗有可能是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利用疲劳应激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动物模型,探讨过度疲劳状态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白细胞介素家族部分因子变化的关系及通络方药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组;疲劳应激组;人参组;双参组;通心络组。放免方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及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I2(PGI2)、一氧化氮(NO)水平;ELISA方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利用复杂系统分析方法分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RAAS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疲劳应激组缩血管因子ET-1、TXA2水平明显增高(P<0.01,P<0.05),而舒血管因子PGI2、NO含量则显著降低(P<0.01,P<0.01);与对照组比较,疲劳应激组血浆肾素活性显著降低(P<0.01),AngⅡ、IL-1β、IL-6显著升高(P<0.01,P<0.01),并高于HCY组(P<0.05, P<0.01, P<0.01), NE含量也呈现升高趋势。与疲劳应激组比较,3种通络方药可显著降低血浆ET-1、AngⅡ、IL-1β、IL-6水平(P<0.01,P<0.01,P<0.05)及NE水平, 同时通心络组ALD显著升高(P<0.05)。复杂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在疲劳应激组,AngⅡ、IL-1β与ET之间,ALD与PGI2之间,ALD与NO之间分别构成3个相互独立的系统,它们之间均是按照复杂系统的最优化原则发生相互联系,并存在递变规律。而对照组、HCY组、通络方药干预组却不存在该联系。结论: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状态,可诱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并且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严重失平衡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通络方药对此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为治疗组,单用阿德福韦酯为对照组,疗程为1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HBV-DNA、HBeAg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肝功复常率、HBeAg及HBV-DNA阴转率、肝纤维化程度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探讨MB-MCA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像学指标与心肌缺血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的MB病例,入选既经冠状动脉CTA又经CAG诊断的MB病例152例。按照有无动脉粥样硬化(As)分为单纯MB组、As并MB组;根据有无心肌缺血症状分为有症状组、无症状组。分析并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资料。分析MB-MCA影像学指标与心肌缺血症状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CTA对MB的检出率为11.4%,CAG对MB的检出率为10.1%,两者相近。152例MB-MCA特点:收缩期压缩程度为50.1%±10.5%,舒张期压缩程度为22.8%±10.5%;平均长度为18.2±11.5 mm,厚度为2.7±0.8 mm;最常见MB发生部位为左前降支(LAD)中段(60.7%)。As并MB组心肌缺血症状(典型胸闷等)发生率、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MB组(75.5%比58.7%,66.0%比43.5%,P0.001)。有症状组比无症状组MB更多分布于LAD中段(86.9%比68.9%,P0.001),更易合并As发生(74.8%比57.8%,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B厚度、MCA收缩期及舒张期压缩程度与心肌缺血症状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冠状动脉CTA与CAG对MB的检出率相似。MB合并As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发生率、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均高于单纯MB患者。MB患者心肌缺血症状与MB厚度、MCA压缩程度及As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5.
大量不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条件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同时,将有新的器械疗法——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可供选择。CCM有助于CHF患者逆转心室重构,改善生活质量。目前,国际上CCM治疗已有超过6 000例的临床应用,并完成了一系列临床研究,但国内CCM治疗病例数及相关文献较少。本文综合近年国内外研究资料,介绍CCM治疗的基本原理、常见不良事件及应用前景,以期为国内开展CCM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66.
目的系统评价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EMbase、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收集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由3名研究者独立筛选试验、提取资料、评估方法学质量。交叉核对后,使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100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性方面,尼可地尔优于硝酸酯类药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23,95%CI:1.13~1.35)。在改善心电图表现方面,尼可地尔优于硝酸酯类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74,95%CI:1.43~2.12)。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尼可地尔与硝酸酯类药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1,95%CI:0.50~1.02)。结论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面,尼可地尔不逊于硝酸酯类药物,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由于本研究所纳入研究样本量少、方法学质量偏低,疗程不一致且皆为国内研究,所以本研究结论应谨慎接受。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分析药物洗脱支架(DES)血栓形成引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特征及预后.方法 31例因DES血栓形成引起STEMI(ST组)和93例由原发冠状动脉病变所致STEMI患者(对照组)接受直接PCI治疗.记录各例临床和PCI特征及1年随访结果.研究主要终点为院内及1年累积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非致命性再梗死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T组年龄较大(69.9±11.4岁比63.7±13.6岁,P=0.01),糖尿病(41.9%比22.6%,P=0.04)和既往心肌梗死史(29.0%比11.8%,P=0.02)明显增多;直接PCI后冠状动脉TIMI 3级血流显著降低(45.2%比92.5%,P<0.001).ST组院内死亡率(16.1%比3.2%,P=0.01)和MACE发生率(25.8%比7.5%,P:0.007)显著增高,术后1年总生存率及无MACE生存率显著降低(分别为77.4%比92.5%,P=0.016;59.4%比85.1%,P=0.001).结论 DES血栓形成引起STEMI患者即使接受直接PCI治疗,其院内死亡及MACE发生率仍显著高于由原发冠状动脉病变所致的心肌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对伤害急救知识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对其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徐州市4所幼儿园3~6岁的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率为16.2%,男女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跌伤为最常见的伤害形式,四肢和头面部为主要伤害部位,家中是发生伤害的主要场所。家长在学龄前儿童伤害急救知识方面的认知情况及格率仅为25.3%。影响家长伤害急救知识认知的因素主要有儿童父亲的职业、文化程度。结论家长关于儿童伤害急救知识的认知水平亟待提高,应根据学龄前儿童家长伤害急救知识认知现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69.
加晶种控制头孢曲松钠溶析结晶产品粒度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研究了晶种对头孢曲松钠溶析结晶过程产品粒度和粒度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 表明加晶种控制头孢曲松钠溶析结晶过程有利于得到平均粒度大、单分散性CSD的产品;晶种的加入量存在最优值;低的溶析剂浓度和慢的流加速率有利于获得较好的产品粒度和CSD,养晶时间宜控制在20min.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测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位置关系。方法:对经福尔马林常规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18具、儿童尸体6具,其中,男性16具,女性8具,共48侧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位置关系进行观测和统计。结果:Ⅰ型即正常型占总数的64.6%,为最多见;变异型占总数的35.4%,其中Ⅱ型占31.3%,故将Ⅱ型作为变异型的代表。结论:变异型出现率的左右侧别差异、男女性别差异、儿童成人年龄差异均不显著,梨状肌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梨状肌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