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8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215篇
医药卫生   505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王海燕  黄月伟  高特生 《浙江医学》2023,45(3):281-283,292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诱导预防烧伤患者术后寒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医院行烧伤削痂手术患者5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研究组给予艾司氯胺酮0.5mg/kg麻醉诱导,对照组给予芬太尼4μg/kg麻醉诱导。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前、诱导后5min、拔管后5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诱导前、拔管后5min的体温,计算体温差;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寒战严重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诱导后5min的MAP、HR及拔管后5min的MAP均高于对照组,拔管后5min的体温与诱导前的体温差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后寒战发生率为24.14%(7/29),低于对照组的53.57%(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为7例,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诱导可有效减少烧伤患者术后寒战的发生,且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2.
Tubulointerstitial lesions,occurring in many kinds of renal diseases,have been found to be the predominant factor in the impairment of renal function.The severe and extensive lesions often predict a poor outcome in future.It has been tested recent years that the infiltrating inflammatory cells migh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onset and deterioration of tubulointerstitial injuries.On the other hand,the resident cells,including the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and the fibroblasts,also directly take part in tubulointerstitial 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Researches also dispaly implicate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infiltrating cells and the resident cells,which contribute to the amplification of inflamma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fibrosis.  相似文献   
63.
人早孕母胎界面SOCS1、SOCS2、SOCS3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正常早孕绒毛及蜕膜组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Suppressors of cytoldne signaling,SOCS)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以揭示SOCS在母胎界面生理性调节作用。方法:半定量RT-PCR检测早孕绒毛组织、蜕膜组织及原代培养早孕滋养细胞、蜕膜基质细胞SOCS1、SOCS2、SOCS3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早孕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SOCS1、SOCS2、SOCS3蛋白表达;免疫组化定位SOCS1、SOCS2、SOCS3在早孕绒毛组织、蜕膜组织表达;ELISA检测滋养细胞、蜕膜基质细胞分泌IL-10、IFN-γ。结果:正常母胎界面见SOCS1、SOCS2、SOCS3基因表达,其中SOCS3绒毛/蜕膜阳性率73.7%/71.1%;SOCS2绒毛/蜕膜阳性率50.0%/39.5%,SOCS1最少,绒毛/蜕膜阳性率34.2%/31.6%;SOCS1、SOCS2、SOCS3蛋白表达与转录水平基本一致;正常母胎界面SOCS1、SOCS2、SOCS3表达主要定位于绒毛滋养细胞和蜕膜间质;体外无血清培养滋养细胞和蜕膜基质细胞SOCS2、SOCS3低表达,SOCS1未见表达,其分泌的IL-10随时间而增高(P〈0.05)。结论:正常早孕母胎界面表达SOCS1、SOCS2、SOCS3,无刺激条件下滋养细胞和蜕膜基质细胞低表达SOCS2、SOCS3,SOCS在正常妊娠Th平衡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腹膜透析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与其病情变化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病人情绪障碍,即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以及与透析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88例腹膜透析病人,使用Hamilton焦虑量表和Hamilton抑郁量表评估其情绪状况,同时测定其营养状况、残余肾功能和透析充分性、以及炎症水平,记录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腹膜透析病人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44.3%,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56.8%.具有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史者的Hamilton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高于无此类病史者(P<0.05).SGA评分较高的病人Hamilton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也较高;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较高的病人,其血清白蛋白水平、蛋白质摄入水平、体重指数、上臂中段肌肉面积和脂肪面积均较低(r=0.22~0.60,P<0.05或P<0.01).结论:腹膜透析病人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相关,并可能与营养不良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5.
微波与高频辐射对男工生殖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微波与高频辐射对男工生殖机能的影响。方法: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生殖机能回顾性调查。结果:接触微波与高频辐射组男工生殖机能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低水平接触微波与高频辐射,对男工生殖机能有一定的功能性损害,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型NO合成酶(eNOS)基因第4内含子一个27bp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VNTRs,4a/4b)与中国北方汉族人2型糖尿病(DM)合并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高浓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和DNA测序技术,检测病程超过10年的2型DM患者(143例)和健康人(N)(85例)的eNOS基因第4内含子27bp的VNTRs(4a/4b)多态性的基因型,比较各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结果 ①DM组的4a等位基因及4a4b基因型频率与N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DN+组4a等位基因及4a4b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糖尿病非肾病患者(P<0.05)。③SBP,HA1c,TG,TC和eNOS基因第4内含子4a/4b多态均与糖尿病肾病有关。结论 eNOS基因第4内含子4a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7.
黄维清  纪萍  王海燕 《河北医学》2001,7(3):206-208
目的:研究同一胃癌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0例正常胃粘膜、10例萎缩性胃炎、10例肠上皮化生的胃壁组织和145例胃癌组织中P21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0例正常胃粘膜、10例萎缩性胃炎、10例肠上皮化生的胃壁组织中未发现P21和P53。145例胃癌组织中P21和 P53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5.2%和51.2%。表达阳性的P53定位于肿瘤核内,P21定位于细胞膜或细胞浆上。P21和P53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检测P21和P53有助于评估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68.
月见草油药用价值及临床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月见草油中富含γ-亚麻酸(gamma—linolenic acid,简称GLA)具有独特功效并在降脂、抗血小板凝集、减肥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其治疗高脂血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9.
背景:钩椎关节作为颈椎所特有的结构,其发生、发展和发育直接影响着颈椎的稳定性和活动度,也与颈椎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深入了解钩椎关节的发育特点对颈椎病的发病类型、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目的:利用影像学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不同年龄段的颈椎钩突相关夹角进行大样本测量和观察,旨在揭示其随年龄和椎骨增长变化的特点,以及与颈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设计,将收集到的符合研究要求的1447例完整颈椎节段CT影像学资料的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21.0软件进行后处理,并进行钩突夹角、钩突矢状位角测量,按照性别、年龄、侧别分组。结果与结论:①钩突夹角随椎序的增加呈V字形增长,其最低峰值位于C5处;总体随年龄的增长呈尖峰状,其峰值多介于30-39岁年龄范围内;②钩突矢状位角随椎序的增加呈鱼钩样增长、总体随年龄的递增也呈尖峰状,其峰值多介于20-29岁年龄范围内;钩突夹角与钩突矢状位角在侧别和性别间仅部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③提示钩突夹角随椎序递增呈V字形增长;钩突矢状位角随椎序递增鱼钩样增长,而2个夹角随年龄的增长总体呈尖峰状,钩突夹角在131°左右,可能与颈椎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而钩突矢状位角在14°左右,可能对限制颈椎过度旋转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0.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 ,74岁 ,因间断发热 1 5d ,于 1 999年 7月 9日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治。患者于入院 1 5d前无诱因发热 ,体温最高达 38.2℃ ,不伴寒战 ,无头痛、头晕 ,伴有纳差、恶心 ,但无腹痛、腹泻 ,未予特殊治疗。 1d前就诊于我院门诊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 1 3.7× 1 0 9/L ,血红蛋白 99g/L ,血小板 430× 1 0 9/L ;血沉 72mm/h ;血肌酐 437μmol/L ;尿常规蛋白 ,尿糖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 2~ 3/HP。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重。在院外自服羟氨苄青霉素和甲硝唑 ,病情无好转。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 30年 ,血压最高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