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34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71.
以“温药和之”之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不同阶段.中医认为本病是以肺脾肾三脏正气亏虚,痰饮阻滞,气机壅塞,进而心血瘀阻为病机,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侯.故温煦脏腑为本病的基本大法,再“和”以消痰化饮,行气活血.  相似文献   
72.
无支架人工二尖瓣置换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犬无支架带腱索人工二尖瓣置换的动物模型。方法 实验动物采用成年杂种犬 ,左侧胸壁切口 ,低温体外循环下经二尖瓣口行带腱索人工二尖瓣置换 ,人工腱索直接与乳头肌缝合。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 ,顺利脱离体外循环 ,术后按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常规处理 ,实验犬 8例全部长期存活 ,建立了稳定的动物模型。结论 经二尖瓣口行带腱索人工二尖瓣置换可作为该种人工心脏瓣膜的手术植入方式 ,动物模型可用于带腱索人工二尖瓣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3.
目的比较完全腔镜下与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其中行完全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26例,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30例,全部采用剥离摘除食管平滑肌瘤,操作方法与开胸手术基本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间一般资料、手术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及其它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食管平滑肌瘤。随访2-36个月,无肿瘤复发及食管憩室。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手术效果无差异,但完全腔镜下较腔镜辅助小切口更安全、快捷,且创伤性小。  相似文献   
74.
手术治疗巨大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一例伴有重症肌无力的巨大胸腺瘤(切除后测量为17 cm×14 cm×4 cm)的青年男性患者,检查示肿瘤侵犯纵膈内血管、心包等组织,病理分型A型,Masaoka分期Ⅲ期.予以胸骨正中切口成功手术切除胸腺瘤,患者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等严重并发症,予以气管切开等处理后,成功治愈出院,共使用呼吸机102 d,住院252 d,目前随访6年余,患者生活质量良好且育有一子.该个案提示,对于伴有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患者,应该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保留头臂血管的主动脉弓成形加支架象鼻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保留头臂血管的主动脉弓成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23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的患者,72 h内手术20例,3~14 d内手术3例。结果本组病例住院期间无死亡。全组体外循环时间(209±52)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85±21)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为(28±15)min,24 h平均胸引流量为(570±263)mL,术中平均输红细胞悬液量(5.5±3.8)单位,无再次开胸止血病例。23例患者中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3例,短暂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延迟苏醒)2例,一过性截瘫1例,败血症l例。无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及脏器缺血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均无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保留头臂血管的主动脉弓成形加支架象鼻术是一种可以选择的主动脉弓部置换的方法,具有安全可行、容易控制出血、简单易于推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76.
主动脉瘤常发生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部降主动脉、胸腹主动脉、腹主动脉。国外报道其相对发生率分别为10%、7%、16%、2%和65%。我们于1993年8月~1998年4月行手术治疗12例,疗效良好。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27~78岁,平均54岁。升主动脉瘤5例,胸降主动脉瘤2例,胸腹主动脉瘤1例,腹主动脉瘤4例;其中真性动脉瘤6例,假性动脉瘤1例,夹层动脉瘤5例。在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DeBakeyⅡ型2例,DeBakeyⅢ型3例。6例真性…  相似文献   
77.
病人女,50岁。腰痛及右下肢放射痛,间歇跛行3个月。于1998年3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腰4、5,腰5骶1椎间盘切除术,术后卧床,制动。7天病人胸闷、恶心、呕吐,心率由80次/分上升至128次/分,血压由120/75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78.
心脏外科胸骨旁小切口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心脏外科胸骨旁小切口的显露范围及手术适应征。方法 以15具正常成人福尔马林浸泡尸体,建立不同平面的胸骨旁小切口模型。测量皮肤切口长度,经牵引后切口的内、外缘及上、下缘的最大长度。观察心脏外表及与心脏手术相关部位的显露情况。观察经右房右侧壁切口及两房顶切口对心脏内部结构的显露情况。结果 切除右侧第2、第3、第4、第2、3、第3、4和第2、3、4肋软骨的胸骨旁小切口的皮肤切口长度分别为4.3±0.8,4.2±0.6,4.3±0.9,9.3±0.6,9.7±0.4和12.1±0.5cm。切除单个肋骨可显露一定的部位,但范围较小。切除2、3肋软骨对上腔静脉、右房、升主动脉及动脉瓣环有良好的显露,下腔静脉显露稍差。切除3、4肋软骨对上腔静脉和升主动脉显露较差,主动脉瓣环、下腔静脉及右房显露较好,切除2、3、4肋软骨对上腔静脉、右房、升主动脉、主动脉瓣环及下腔静脉均有较好的显露。结论 胸骨旁小切口对病人胸前皮肤的美观影响小,损伤小。切除单个肋软骨可完成某些手术,但难度过大。切除2、3肋软骨可完成房间隔、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等处的手术。切除3、4肋软骨可完成房间隔、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等处的手术。切除2、3、4肋软骨的手术损伤稍大,虽操作更为方便,不值得提倡。胸骨旁小切口均要求体外循环建立于切  相似文献   
79.
目的获取海南省中医护理队伍现状量化数据,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海南省14所中医院护理队伍的人力资源现状、护理工作模式及参加继续护理学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中医护理队伍较年轻(20~39岁,占74.00%,护龄<10年者占58.96%);学历以中专为主(占91.83%);职称以护师为主(占63.00%),高、中级职称主要集中在省级中医院;推行整体护理模式病区仅占44.44%(16/36);参加继续护理学教育及熟练掌握电脑操作者分别为21.71%、5.98%.结论海南省中医护理队伍中高等学历及职称人员紧缺,且分布不均;继续护理学教育机会少,护理模式及管理工作滞后,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尽快采取对策,以促进海南省中医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0.
“准病房”是一种便于病人及时接受治疗和护理的管理新模式。Zimmermann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两家医院在“准病房”管理方面的经验。问:你们是怎样使用“准病房”的?1 .Mc Grayne的回答是:( 1 )当正式病房床位住满病人时,急重病人可以先住进“准病房”以缓解急诊的压力。( 2 )准病房的工作使住院病房的护士工作量减轻。( 3)医生立刻为病人住院做好必要的准备。( 4 )病人喜欢快速而深入细致的检查和处置,根据病例管理评估,可确定病人是否适于住院,并制定护理计划及住院时间。( 5)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一家医院因病人在准病房内立刻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