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34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TOF)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以减少术后血液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我院收治的65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TOF患者纳入研究(实验组),选择同期手术的65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手术后1周的血气、血常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Ⅷ和Ⅸ因子活性,并对各项指标术前、术后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组内比较:术后7d实验组血红蛋白(Hb)和APTT均低于术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凝血因子Ⅷ和凝血因子Ⅸ均高于术前,PT变化不明显。组间比较:实验组术前Hb和APTT均高于对照组,PaO2、凝血因子Ⅷ和凝血因子Ⅸ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TOF患者术前存在内源性凝血功能障碍,可能是自身凝血功能代偿以降低高粘血症带来的血栓形成危险,术后能得到改善,可能与血氧分压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42.
改良犬深低温停循环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建立改良犬深低温停循环(DHCA)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对10只犬行升主动脉插管灌注,上下腔静脉插管引流,建立犬体外循环(CPB)模型.转流降低鼻咽温度至18℃以下.停循环1 h后转流复温,鼻咽温度恢复到37℃后脱离CPB,呼吸机辅助呼吸直至脱离呼吸机,观察犬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存活情况.结果 10只犬心脏均复跳,能够脱离呼吸机.脱机后2 h内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 改良犬DHCA模型可成功建立,为探讨DHCA时的病理生理变化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3.
目的系统评价计算机断层扫描对创伤性膈疝及膈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OVID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08年8月。按照文内所述纳入标准收集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创伤性膈疝及膈肌损伤的研究文献,采用QUADAS工具进行质量评价,Metadisc1.4、RevMan4.2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同时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对诊断准确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并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n=728),8项研究的合并诊断比值比为45.74(95%可信区间23.39-89.44),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小(P=0.25,I^2=22.1%);合并灵敏度0.82(95%可信区间0.78~0.86),各研究间有中度异质性(P=0.169,I^2=32.5%);合并特异度为0.92(95%可信区间0.89~0.95),各研究问有高度异质性(P=0,I^2=82%);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9350,SE=0.0156,Q^*=0.8712。结论综合考虑目前影响诊断的各种因素,CT仍显示较好的诊断效能。可以作为诊断创伤性膈疝及膈肌损伤的一种相对可靠而稳定的无创性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44.
激光心房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用Nd:YAG激光照射热凝代替手术切开,行改良的迷宫术Ⅱ治疗心房纤颤。方法 8条犬右锭端安放起搏电极行心房Burst刺激,或在静滴氯化乙酰胆碱每分钟1μg/kg体的基础上加用心房Burst刺激诱发房颤,建立持续性房颤模型后以改良的激光心房迷宫术Ⅲ治疗。术后以同样条件刺激,观察是否还可引出房颤。结果 8条犬在激光心房迷宫术后以同样条件刺激均不能再诱发出房颤,平均心跳停时间为24min。结论  相似文献   
45.
应用普乐可复、霉酚酸酯与强的松预防心脏移植排斥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普乐可复、霉酚酸酯与强的松联合使用预防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 受者为43岁,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女性患者,于2000年4月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应用普乐可复、霉酸酚酯与松预防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结果 患者术后13个月无明显排斥反应征象,无感染,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药物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适及轻度的骨髓抑制。结论 新型免疫抑制剂普乐可复、霉酚酸酯联合强的松预防术后排斥反应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6.
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20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对201例行胸腺切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按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型、病理分型、伴发甲亢、伴发危象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例患者中缓解53例,改善89例,无变化37例,恶化19例,住院死亡3例。总缓解率26.4%,有效率为70.6%。结论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较为有效的方法,病程短、临床Ⅱ型、胸腺增生者可获得较好疗效,伴胸腺瘤或老年患者疗效较差,伴发危象或甲亢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47.
体外循环是心脏外科的基础,而其自身有许多不利因素。为消除其影响,非体外循环技术逐渐受到重视,而目前该技术主要局限于心外操作和介入治疗,心内直视操作很难完成。为保证心内直视手术可在无体外循环的情况下完成,我们设计了一个特殊的手术装置。  相似文献   
48.
目的:应用犬模拟临床同种异体原位标准式心脏移植,探讨供心切取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取杂种犬10只,体重在15~20kg之间,雌雄不限。将其随机分为供心犬和受心犬两组。在热缺血时间为零的情况下,切取供心,进行相应的修剪和心肌保护,再将供心按标准术式移植入受心体内。待植入心脏复跳,循环稳定后脱离辅助循环,观察吻合口及早期心功能情况。结果:5次犬模拟临床原位同种异体标准术式心脏移植实验,供心植入受体内,2例植入心脏自动复跳,3例经1~4次电击除颤后恢复心跳,平均供心冷缺血时间130min,供心吻合时间90min。除1例左房顶部吻合口处漏血外,余吻合完好,5例均能在循环平稳的情况下脱离辅助循环,1例观察到实验犬清醒。结论:供心切取采取先灌后取,使热缺血时间为零,灌注时应注意灌注确切且防止灌注心脏过度膨胀。切取供心时从左向右,从下向上逆行切除更方便快捷,尽量保留更多血管组织便于修剪,在冷缺血期应使供心均衡受冷,若首次灌注不确切时可将心脏切取后经冠状动脉开口或冠状静脉窦继续灌注,确保心肌保护,减少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49.
目的动态观察原位心脏移植术后1年内不同时间段移植心脏超声心动图表现,研究心脏移植术后非排异期超声心动图表现特点。方法应用Acuson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观察房室腔大小、室壁及室间隔厚度、二尖瓣及三尖瓣血流频谱、左室肌质量及肌质量指数,计算不同时间段数值平均值并同术前供体作对照。结果患者在术后1年长期存活,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超声心动图监测表现为:左室、右室及右房内径显著下降,而左房内径则显著上升;室间隔、左室后壁及右室前壁厚度显著增加;左室肌质量及肌质量指数显著增加;二尖瓣E、A峰及三尖瓣E峰均显著下降,三尖瓣A峰变化不明显。术后4个月出现二尖瓣反流,术后持续存在三尖瓣反流。结论心脏移植术后非排异期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具有特殊性,某些特点类似早期急性排斥反应,最终确诊尚需心内膜心肌活检。  相似文献   
50.
胸导管结扎后并发乳糜胸、乳糜腹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胸导管结扎后并发乳糜胸、乳糜腹的原因 ,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食管癌根治 ,胸腹两区淋巴结清扫 ,胸导管结扎后并发单纯乳糜胸 5例 ,乳糜胸、乳糜腹 3例 ;3例单纯乳糜胸行保守治疗 ,余 5例再次手术。行胸导管膈上低位多平面再次结扎 ,膈下漏液创面缝扎 ,以及应用OB胶封闭创面。结果 :除 1例再次手术后自动出院外 ,其余 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胸导管结扎后发生乳糜胸、乳糜腹多与结扎位置高、胸导管变异、结扎线切割、以及清扫创面广泛渗出有关 ;对术后发生乳糜胸、乳糜腹的病人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