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52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源于肺静脉口部的房性心动过速P'波形态和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4例源于肺静脉口部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P波形态和射频消融治疗。4例房速患者心电图Ⅱ、Ⅲ、aVF和V1导联上P波均呈正向;1例左上肺静脉口部房速Ⅰ和aVL导联的P波为负向,另3例右上肺静脉口部房速上述两导联的P波则为正向或双向。4例患者均消融成功,3例患者术中被误诊为右房房速并在右房内消融。结果表明P波形态对判定房速的起源部位有一定意义;源于肺静脉口部房速的射频消融方法和效果与左房其他部位的房速相同  相似文献   
102.
经静脉导管消蚀术,是七十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及室性心动过速等耐药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新方法。它避免了开胸手术,具有疗程短、痛苦少、费用低等优点,易于为患者所接受。本文就该疗法治疗SVT的临床应用现  相似文献   
103.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是目前心血管病领域内最活跃的一个方面。对有症状的严重心动过缓,永久性起搏器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起搏技术进展迅速,起搏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日趋完善和精巧,起搏器治疗的适应证也有了新的涵义,已不限于传导系统病变和心动过缓。起搏器的一些新功能,诸如工作方式自动转换、自动夺获自动阈值测试、房室间期动态自动改变,使心脏起搏更符合生理性、更安全和节省电池能源,大大提高了心脏起搏技术的水平,改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对不同构型的螺旋电极旋入及拔出犬心肌的急性力学行为进行测试,为心肌/电极界面的数字建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实验用犬麻醉后,开胸直视下暴露心腔,将不同头端构型的螺旋电极垂直旋入心肌,通过特殊设计的力学传感器记录电极头端的轴向及扭转受力情况,对比包括心房、心室共11个位点的差异情况;随即将旋入电极以外力强制拔除,记录受力-时间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排除间断施加力量的影响,电极旋入过程的扭矩曲线接近指数曲线,平均扭矩分布范围为0.0003至0.0015,不同构型的电极有明显不同;拔除位点受力以左心室外膜、右心室游离壁、HIS束区域最大,同时可见到明显的不均质性。结论螺旋电极旋入及拔出心肌的受力情况随植入位点、电极头端构型等而不同;心室的受力明显高于心房,其中最牢固位点分别为左心室外膜、右心室游离壁及希氏束。  相似文献   
105.
Traditionally ,theventricularpacingelectrodeispositionedattherightventricularapex Thislocationprovidestheadvantagesofhighaccessibility ,secureandfixedpositioning ,andlowcapturethresholds However,apicalpacingaltersthenormalventricularactivationsequence Clinicalandexperimentalstudieshaveshownthat,comparedwithatrialpacing ,atrioventricular (AV)sequentialapicalpacinghasanegativeeffectoncardiacperformancedespiteatrialcontributiontotheventricles 1 3 Therearefewreportsontheeffectsofdualchamber (DD…  相似文献   
106.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适应证的发展(评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0年Mirdwski^[1]首次为一位心脏骤停幸存者应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早期产品AD(植入型自动除颤器,Automatic ImpIamable Defibrillator)治疗取得成功。19年来,ICD的设计不断完善,功能日益精巧复杂,技术工艺渐臻精湛,共有100000例以上的患者接受了ICD治疗。成功的临床经验,回顾性分析以及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对比研究结果陆续发表,令人信服地表明ICD治疗在有危及生命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高危患者,不但能够显著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也能显著降低所有原  相似文献   
107.
心脏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治疗难题之一,它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是具有较高死亡率的严重病症,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患者死于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主要由于心室扩大,心功能减退,心捧出量减少造成,相当一部分患者往往合并房室传导障碍或心室内传导延迟,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后负荷及增加心肌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的QRS时限,为临床导线放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16例符合Ⅰ类或Ⅱa类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在放置心室导线过程中,分别在右心室心尖部、流入道、中位间隔部、高位间隔部和流出道等不同位点起搏右心室,记录起搏时的体表心电图,比较不同位点QRS时限和形态的差异.结果 与基础心电图QRS波比较,所有右心室起搏部位心电图QRS时限均明显增宽(P<0.001);以心尖部起搏QRS时限增宽(168±16) ms,其次为流入道(166±15) ms和流出道(165±15) ms;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部起搏QRS时限明显缩短(P<0.001),且QRS波形态和电轴正常.中间隔部最短(139± 19) ms,高位间隔部次之(153±14) ms,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所有右心室起搏位点中,中间隔部起搏QRS时限最窄,且形态和电轴正常.中间隔部可能是右心室最理想起搏选择位点.  相似文献   
109.
110.
长久以来,临床上心律失常的治疗一直都是棘手的难题,尤其是各种快速的心律失常。1982年Scheinman等将直流电做为能量对药物难治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His束区进行消融,造成完全性房室阻滞,开创了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时代。尽管射频能量在目前的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中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但事实上,直流电、激光、冷凝、微波及超声等能量均先后被尝试用于心律失常的消融。1  高压直流电脉冲消融    采用普通的体外除颤仪作为能量源,200~300J的直流电可以在电极表面产生1~3KV、20~40A的电流。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