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6例应用Iressa(250mg/d)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生活质量、生存期等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x^2检验、t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生活质量评估依据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QLQ-C30和QLQ-Lcl3问卷中文版进行。结果 本组患者用Iressa治疗的有效率为33%(22/66),疾病控制率(有效 稳定)为70%(46/66)。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临床症状QLQ.C30评分中各功能状态和综合生活质量评分的均值显著增加,改善率为91%~100%;QLQ-LC13评分中各项疾病相关症状评分的均值显著降低,改善率为73%~100%。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为Ⅰ级或Ⅱ级皮疹和腹泻,经对症处理可缓解。结论 吉非替尼用于晚期NSCLC治疗疗效确切,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2.
背景与目的肺癌硬膜下脊髓外转移罕见,可导致严重的神经损害,本研究旨在阐明其临床特征。方法2013年5月-2016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8例确诊硬膜下脊髓外转移肺癌患者纳入该研究,系统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7例非小细胞肺癌及1例小细胞肺癌合并硬膜下脊髓外转移。马尾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行腰椎穿刺的5例(100%)患者脑脊液找到肿瘤细胞。脊髓增强核磁(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发现,3例软脊膜弥漫线样增强,4例硬膜下脊髓外多发结节,1例具有上述两种表现。4例接受靶向治疗和/或放疗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或稳定。中位生存时间是5.8个月。结论硬膜下脊髓外转移需依靠神经系统症状及增强MRI影像学检查诊断。靶向治疗和/或放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53.
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的转移部位,出现脑转移的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预后不佳.目前脑转移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全脑放疗,常规化疗对脑转移治疗效果不佳.近期多个个案报道和小规模的回顾性研究发现以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为代表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NSCLC脑转移体现出良好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患者,效果更加显著.提示该类药物可能是治疗NSCLC脑转移的一个好选择.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应用密集周化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老年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的疗效、耐受性及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对1995年3月至2005年12月入组的49例老年(≥60岁)SCLC患者采取CODE(顺铂、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及依托泊苷)密集周化疗,总疗程9周。首次化疗方案完成后,根据患者的KPS评分和心肺功能确定是否接受胸部放射治疗(radiotherapy,RT)和(或)维持治疗(maintenancechemotherapy,MCT)以及最佳支持治疗(bestsupportivecare,BSC)。符合手术条件的病例于CODE前或后行胸部手术。按WHO实体瘤通用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COX多因素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预后因素。并与同期同方案治疗的SCLC轻年组(〈60岁)69例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患者占同期人组病例41.5%(49/118例),可进行CODE疗效评定的患者为45例。评价结果为CR13例(28.9%),PR30例(66.7%),PD2例(4.4%)。随后完成的综合治疗有CODE+RT+MCT(34例)、OP+CODE+RT+MCT(5例)、CODE+RT或CODE+MCT(8例)、CODE+BSC(2例)。综合疗效分别为CR38.8%、PR53.1%和PD8.2%。老年组中位生存时间(mediansurvivaltime,MST)23个月(95%CI:16~30),其中局限期(LD)为37个月(95%CI:16~58),广泛期(ED)为18个月(95%CI:12~24),P=0.027。1年、5年生存率LD为92.3%和30.8%,ED为80.6%和11.1%(P值分别为0.308、0.116)。单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疾病分期、治疗模式、CODE疗效和综合治疗疗效可影响老年患者生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分期和综合治疗疗效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老年组与轻年组MST及1年、5年生存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DE密集周化疗及选择性个体化综合治疗,可提高老年SCLC患者的疗效,有更好的安全性,明显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5.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仍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多项免疫治疗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呈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当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疗法的原理、相关药物临床试验以及评价标准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6.
贝伐珠单抗已被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仍没有一个公认的普遍适用的疗效预测指标.目前除了以影像学、副反应作为预测因子外,很多研究集中在对生物学标记物的筛选上.循环标记物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对疗效的预测没有定论,而治疗前高水平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VEGFR)及低水平m管细胞间粘附因子-1、E-选择素、血管紧张素-2预示着治疗反应更好.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方面,研究发现治疗前磷酸化VEGFR2与VEGFR2比值高或低表达碳酸酐酶9(carbonicanhydrase9,CA9)、CD31-微m管密度(CD31-microvesseldensty,CD31-MVD)患者的疾病控制率高.另外基因方面的研究显示含有VEGF-634CC和VEGF-1498TT者副反应较少,而携带VEGFR2H472Q变异型基因者出现副反应的几率高.综上,要找到合适的生物学标记物来预测贝伐珠单抗抗肿瘤治疗的效果,需要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去发现更特异的作用位点及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去验证.  相似文献   
57.
背景与目的 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作为NSCLC的一个特殊亚群,对于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的治疗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本研究旨在检测晚期肺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EGFR基因外显子19和外显子21的突变状态,并分析化疗是否对EGFR基因突变状态产生影响.方法 磁珠法提取血清游离DNA后,使用酶切富集巢式PCR分别对血清游离DNA中EGFR外显子19和外显子21进行特异性扩增,应用直接测序法对EGFR基因突变状态进行榆测.结果 33例肺腺癌患者化疗前EGFR基凶突变率为39.4%(13/33),化疗后为54.5%(18/33),化疗前后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一致率为54.5%(18/33);在不一致的15例患者中,10例由化疗前EGFR基因突变阴性变为阳性,5例由化疗前阳性变为阴性.结论 化疗可能导致血清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厄罗替尼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0例晚期NSCLC患者接受了厄罗替尼治疗,其中19例进行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检测.中位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结果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96%)和腹泻(32%).中位生存期为21.8月,95%可信区间(CI)为17.1~26.4月.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7.0月,95%CI为3.9~10.1月.19例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检测的患者中,突变型8例、野生型11例.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62.5%和9.1%,差异具有显著性(X2=6.631,P=0.036);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6.330(95%CI2.803~29.857)和5.570月(95%CI2.441~8.699),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X2=8.799,P=0.003).结论 晚期NSCLC患者接受厄罗替尼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9.
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孟昭 《癌症进展》2005,3(3):279-281
NSCLC的一线治疗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方案仍是晚期NSCLC的标准化疗方案,日本Kubota等设计了4个方案比较试验(FACS),研究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在晚期NSCLC治疗中的作用.2000年10月~2002年6月间共入组602例,年龄20~74岁,均为病理学证实的ⅢB或Ⅳ期NSCLC,未接受过化疗,有可测量病灶,ECOG评分0/1分.  相似文献   
60.
背景与目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KRAS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重要的分子靶点,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晚期NSCLC组织和血浆标本的EGFR检测,早期NSCLC组织样本中EGFR和KRAS突变特征尚不清楚.本研究将探讨Ⅰ期-Ⅲa期NSCLC EGFR和KRAS基因突变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突变扩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PCR方法检测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提供的754例Ⅰ期-Ⅲa期NSCLC组织样本的EGFR和KRAS基因突变状况,分析基因突变率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GFR和KRAS基因热点突变的突变率分别为34.5%和13.1%,其中有3例样本具有EGFR和KRAS基因的双突变.EGFR基因在女性中的突变率高于男性(39.5%vs 29.4%,P=0.076),在腺癌中的突变率(38.7%)高于鳞癌、腺鳞癌、大细胞癌(P<0.01),但仍明显低于其他研究报道的亚裔晚期腺癌突变率(-50%).KRAS基因突变在男性中的突变率高于女性(16.6%vs 9%,P=0.048),且在腺癌中的突变率也高于其他类型,但差异不显著(P=0.268).与KRAS基因突变阳性组相比,EGFR基因突变阳性组在年龄分布上有年轻化的趋势(P=0.031,5),在性别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Ⅰ期-Ⅲa期NSCLC EGFR基因突变率较晚期患者低,且EGFR和KRAS基因双突变的发生率为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