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医药卫生   4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是多因素的[1,2]。自Warren和Marshal[3]成功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scter pylor, Hp)后,众多研究揭示Hp感染作为环境因素,可能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4]。1 Hp感染与胃癌的流行病学1.1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Hp感染率明显高于胃癌低发区。我国[5]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Hp感染率与胃癌死亡率有着明显的地域相关性。Forman[6]对我国进行的胃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两者有明显相关性(r=0.34,P=0.02),而与其他…  相似文献   
422.
目的 比较脂质体和糖化多聚赖氨酸对所携带的导入基因肝脏靶向定位效果的影响。同时观察静脉途径和腹腔对导入基因肝脏靶向定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分别与脂质体和糖化多聚赖氨酸偶联,分别经尾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导入大鼠体内,运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目的基因在肝脏和其他肘器中的分布表达,结果 经 质体或糖化多聚赖氨酸包埋的质粒DNA导入体内24h后均见明显表达,一周后逐渐下降,三周时  相似文献   
423.
慢性乙型肝炎并发肝硬化的转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  朱畴文  于晓峰  王根生  王吉耀 《肝脏》2007,12(6):437-440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远期并发代偿性和失代偿性肝硬化的概率和预示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CHB肝脏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与发生肝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经临床病理确诊的382例CHB患者,包括HBeAg阳性者262例,HBeAg阴性者120例,随访肝硬化的发生率。采用Cox生存分析统计代偿性和失代偿性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平均随访88.64周后,75例(19.6%)发生代偿性肝硬化,年发生率0.90%;32例(8.4%)进展为失代偿性肝硬化,年发生率0.39%。262例HBeAg阳性CHB患者中48例(18.3%)发生代偿性肝硬化,年发生率0.84%,18例(6.87%)进展为失代偿性肝硬化,年发生率0.32%。120例HBeAg阴性CHB患者中27例(22.5%)发生代偿性肝硬化,年发生率1.01%,14例(11.61%)进展为失代偿性肝硬化,年发生率0.54%。HBeAg阴性CHB与HBeAg阳性CHB的代偿性和失代偿性肝硬化发生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肝脏纤维化分期为CHB发生代偿性和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危险因素(P<0.01),纤维化每增加1期,发生代偿性肝硬化的危险度增加2.14倍(HR:2.14,95%CI:1.67~2.75),发生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危险度增加1.70倍(HR:1.70,95%CI:1.22~2.36);炎症分级不是其危险因素。结论CHB患者代偿性肝硬化年发生率为0.90%,失代偿性肝硬化年发生率为0.39%,HBeAg阴性CHB和HBeAg阳性CHB肝硬化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脏纤维化分期的严重程度与代偿性和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24.
目的 比较脂肪肝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的患者中代谢异常的患病情况,探讨两者对代谢的影响.方法 以上海宝钢集团股份公司2001年1月~2002年12月参加体检的职工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在该研究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为14.08%,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为11.16%;转氨酶异常的患病率为3.17%,脂肪肝患者中转氨酶异常的患病率为11.7%,转氨酶异常的患者中脂肪肝患病率为51.9%.根据是否患有脂肪肝和转氨酶异常,将研究人群分组后,发现在转氨酶异常的两组间(伴有和不伴有脂肪肝),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肥胖的患病率无差异,但伴有脂肪肝组的血脂、血糖、血红蛋白的水平以及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空腹血糖异常(IFG)及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无脂肪肝组(P<0.01);而在患有脂肪肝两组间(伴有和不伴有转氨酶异常),转氨酶异常组的年龄、BMI、血压和血红蛋白的水平以及肥胖和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转氨酶正常组(P<0.01),而血脂、血糖的水平及高脂血症、IFG、糖尿病的患病率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单纯脂肪肝对血脂、血糖的影响要大于其对BMI、血压的影响.脂肪肝患者出现转氨酶异常,可能不仅仅是肝脏损伤的表现,还可能是年龄增长、肥胖和高血压加重的表现.  相似文献   
425.
循证医学已经应用于我国肝病领域指导临床和研究。本期报道了从临床问题出发,用循证医学理念和临床流行病的方法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开展肝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病因研究和制定临床指南的案例和体会。只有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才能产生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成为对患者进行诊治的依据。临床实践指南是临床医师最常用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南制定的规范化才能保证指南质量。在应用指南时要让医师和患者充分了解指南的推荐意见并结合患者意愿和实际情况加以实施,增加依从性。将最佳的临床证据结合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及患者意愿作出临床诊治决策是循证医学的精髓。  相似文献   
426.
在循证指南制定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例如如何提出临床问题, 如何用推荐等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方法评估证据并形成相关联的推荐意见, 如何区别循证指南与非循证指南, 没有高级别的证据时能否制定指南条款, 以及指南的制定过程中临床专家和方法学专家的职责如何分工配合。笔者从这些问题入手, 探讨了如何去认识和走出循证指南制定认知上的误区, 以提高指南的科学性、透明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促进规范化制定具有国际水准而又适合中国国情的指南。  相似文献   
427.
Meta分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提出主要的研究问题。它必须有在生物学上的可解释性,并有临床的重要性。在Meta分析中要阐述研究的问题,资料的类型和范围。说明研究的目标是为了评价在一个特定组中的疗效,如不同的年龄、性别、疾病的轻重等。1.3描述文献的寻找 为了结论的推广,作者描述一个临床试验时,必须说明病人的选择标准,剔除标准,描述此研究中病人的特征。同样的在Meta分析中,一旦作者描述了它们是如何发现备选研究,作者还需要说明该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被剔除的研究是因为不符合人选标准,而不是研究的相关性和质量。 搜寻文献的方法必须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