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9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95篇
医药卫生   3604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清血小板膜糖蛋白-血小板活化因子-1(PAF-1)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患者90d临床预后的关系,为疾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敏感的生化指标.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入我院初次确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02例,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观察组出院后90d神经预后,并以此分为良好组(共81例,MRS评分0~2分)和较差组(共21例,MRS评分3~6分).另选同期门诊体检的8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入院血清PAF-1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以及相关生化指标和入院PAF-1水平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观察组90d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入院PAF-1水平预测90 d预后的效能.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PAF-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入院血清PAF-1水平与NIHSS评分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r=0.812,P=0.008).治疗90d预后良好组的PAF-1水平、NIHSS评分和梗死体积明显小于较差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PAF-1水平和NIHSS评分是90d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入院PAF-1水平截断值为9.5ng/mL预测90d预后不良的AUC为0.867,灵敏度为80.5%,特异性为73.6%.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AF-1水平升高与疾病发生以及90 d预后有紧密联系,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脑卒中和判断短期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 综合评价甲苯胺蓝染色在口腔潜在恶性疾患(oral potential malignant disorders,OPMDs)及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就诊的OPMDs及OSCC患者53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检查、甲苯胺蓝染色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评价甲苯胺蓝染色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甲苯胺蓝染色的诊断价值;并对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甲苯胺蓝染色诊断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的灵敏度为75.32%,特异度为84.17%,准确度为81.61%;诊断OSCC的灵敏度为97.10%,特异度为76.51%,准确度为79.17%;诊断上皮异常增生的灵敏度为57.65%,特异度为84.17%,准确度为79.31%。随着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加重,甲苯胺蓝染色诊断的灵敏度越高;且甲苯胺蓝染色诊断轻、中度上皮异常增生的灵敏度均高于临床危险度诊断,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ROC曲线分析,甲苯胺蓝染色诊断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的AUC值为0.797,高于临床危险度诊断的AUC值(0.721);甲苯胺蓝染色诊断OSCC的AUC值为0.868,高于临床危险度诊断的AUC值(0.802)。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病程、活检病损部位、临床危险度和甲苯胺蓝染色均与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显著相关,甲苯胺蓝染色阳性者患有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的风险是甲苯胺蓝染色阴性的13.655倍。结论 综合多项指标评估结果,甲苯胺蓝染色是一种诊断效力强的无创辅助检查技术,推荐应用于OPMDs及OSC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了解邢台地区城乡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其患病与饮食及口腔卫生的关系,为进一步龋齿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层结合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邢台地区24所幼儿园4 286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同时调查家长关于儿童的饮食及口腔卫生情况。结果 4 286名儿童龋齿患病率为52.94%,男童患龋率为53.32%,女童患龋率为52.5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龋齿发生与居住地、父母文化程度、睡前吃甜食、喝饮料及开始刷牙时间有关(P<0.05),农村幼儿、睡前经常吃甜食、喝饮料及3岁后刷牙是儿童龋齿患病的危险因素,父母文化程度高是龋齿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邢台城乡幼儿园龋齿患病率较高,幼儿居住地、父母文化程度、睡前吃甜食、喝饮料及开始刷牙时间与龋齿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BCP)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CIR)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CIR)、治疗组(36、72、144 mg·kg^-1)。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缺血1 h,再灌注24 h,TTC染色确定脑梗死体积,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干湿重法测脑含水量;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胼胝体损伤情况;Luxol Fast Blue(LFB)染色标记脑神经髓鞘;Western blot测胼胝体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丝蛋白(NF)、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CP可降低神经行为学评分,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和胼胝体髓鞘损伤,升高髓鞘染色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上调mbp、NF、Bcl-2表达,降低Bax和caspase-3表达。结论BCP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白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Bax/Bcl-2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了解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核心能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的632名护士进行调查,了解护士核心能力和自我效能,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632名护士核心能力总均分为(163.90±36.06)分,各条目均分(2.83±0.62)分,处于中等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均分(26.13±5.09)分,与核心能力总分呈正相关(r=0.482,P<0.01);多元回归显示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对核心能力各维度均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口腔专科医院护士自我效能在不同方面影响护士核心能力,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高其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索基质成分对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热解法合成NaYF4:Yb3+,Er3+和NaGdF4:Yb3+, Er3+;通过TEM、XRD和荧光光谱等方法表征样品的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能;研究NaYF4和NaGdF4基质对稀土掺杂纳米粒子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 NaYF4作为基质材料时的上转换发光要优于NaGdF4。结论 NaYF4:Yb3+,Er3+纳米粒子能实现高效上转换发光,并可作为纳米荧光标记物应用于医学诊断。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定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肝脏杨氏模量值,评价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病毒肝炎肝纤维化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慢性乙型病毒肝炎肝纤维化患者80名(均在治疗前进行肝活检),A组(S0,S1)22例,B组(S2,S3)40例,C组(S4)18例,所有患者进行替比夫定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进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肝脏杨氏模量值和血清学检查,包括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蛋白(LN)、三型前胶原N端肽(PⅢPN-P)、Ⅳ型胶原(CL-Ⅳ),比较各参数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所有A、B、C3组血清学指标HA、LN、PⅢPN-P、CL-Ⅳ治疗24周后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所有A、B、C3组实时剪切波弹性测量肝脏杨氏模量值治疗后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实时剪切波弹性测量肝脏杨氏模量值均为A组<B组<C组.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肝脏弹性模量值可以用来对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比较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于漯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12例偏头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56例)和B组(56例)。A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B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月均头痛发作次数较少,头痛指数较低(P<0.05),A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较尼莫地平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