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ERP)轴实顺行追踪法研究19只成年大鼠扣带皮质各区向边缘系统和皮质下结构的传出联系,结果表明:(1)扣带皮质较广泛地投射到边缘系统和皮质下结构;(2)扣带皮质双侧性地投射到皮质下的某些结构,如屏状核(CL)、尾壳核(ep)、束旁核(pf)、带旁核(pt)、丘脑前内侧核(tam)、前腹核(tav)、被盖背核(ntd)、及蓝斑(lc)等;(3)一些与疼痛反应有关的结构,如(pf)、隔外侧核(sl)等主要接受扣带皮质前部24和32区的投射纤维  相似文献   
42.
<正> 随着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的开展和对隔区研究的不断深入,提示隔核在疼痛调节方面有重要作用。隔核对疼痛的调节与其内部所含递质有关,也可能与脑内某些与疼痛有关脑区的纤维联系有较密切的关系。大鼠隔  相似文献   
43.
隔区向缰核的传出及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的投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WGA-HRP顺逆行追踪法和WGA-HRP与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相结合技术,观察了39只大鼠隔区主要亚细胞群神经元和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向缰内侧核和缰外侧核的投射。结果表明:隔区向缰内侧核发出投射纤维的亚细胞群是隔三角核、隔伞核及斜角带核垂直支腹侧部;隔区向缰外侧核发出投射纤维的亚细胞群为斜角带核垂直支背、腹侧部和斜角带核水平支。其中斜角带核垂直支和斜角带核水平支向缰核发出投射纤维的细胞约二  相似文献   
44.
采用WGA-HRP和HRP逆行追踪法,对20只SD大鼠下丘脑向嗅球的投射进行了观察。在同侧下丘脑视前大细胞核均观察到较多的酶标记细胞;同侧下丘脑外侧核和室周核常出现少量酶标记细胞;偶见同侧下丘前核、乳头体外侧核、下丘脑腹内侧核前部、背内侧核腹侧部及弓状核出现少量酶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45.
电针对大鼠脊神经节和脊髓内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熊克仁  汪酮 《针刺研究》1998,23(1):41-43
目的:观察电针对脊神经节和脊髓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电针单侧大鼠“足三里”穴,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HADPH-d)法显示L5-6脊神经节和脊髓节段的NOS表达变化。结果:针刺组针刺侧脊神经节和脊髓的NOS表达,均比非针刺侧及对照组增加。结论:电针可上调脊神经节和脊髓NOS表达,这可能是一氧化氮(NO)参与针刺效应的重要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大鼠嗅球向梨状皮质的纤维投射及嗅球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方法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组织化学法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技术对20只SD大鼠嗅球向梨状皮质的纤维投射进行逆行追踪观察。结果同侧嗅球僧帽细胞层观察到HRP标记细胞。嗅球内丛层、颗粒细胞层观察到NOS阳性神经元,但未观察到HRP/NOS双标记细胞。结论嗅球僧帽细胞层发出纤维投射到同侧梨状皮质。嗅球内有NO的表达,但嗅球的NOS阳性神经元不投射到梨状皮质。  相似文献   
47.
用HRP法研究了VDB的传入联系。结果表明VDB的背、腹侧部均接受下列结构的传入:斜角带核水平支、内侧隔核、扣带皮质、梨状皮质、内嗅皮质、海马、下丘脑外侧核、下丘脑后核、乳头体上核、杏仁内侧核、杏仁皮质核、杏仁基底核内侧及外侧部、室周核、中央灰质腹外侧部、中缝背核、中缝正中核、脚间核、臂旁背侧核、被盖腹侧区及蓝斑。此外,VDB背侧部还接受杏仁外侧核后部、被盖背核的腹侧部及外侧部、嗅前核、未定带及连接核的投射。偶见屏状核投射到VDB背侧部;VDB腹侧部还接受外侧缰核内侧部及杏仁前区的少量投射。  相似文献   
48.
成人护理教育已成为具有中等学历的临床护士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寻求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成人护理人体解剖学教学,可以从通过考勤、提高师资水平、增加护理应用解剖学知识、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复方丹参片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丹参组、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每组10只。以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1周,复方丹参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给予复方丹参片0.75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5周;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给予百会穴、大椎穴电针刺激,持续30min,每天1次,连续5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检测大鼠海马CA1区BDNF及VEG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BDNF、VEGF阳性神经元数目及表达强度均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组、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海马CA1区BDNF、VEGF阳性神经元数目及表达强度均增加(P<0.01,P<0.05);针药结合组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复方丹参组和电针组(P<0.01)。结论电针与复方丹参片结合可显著增加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BDNF、VEGF的表达,且作用优于单用复方丹参片或电针。  相似文献   
50.
高等医药院校卫生部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第四版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两年 ,从总体来看 ,是一部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教材 ,具有思想性、先进性、科学性、启发性和适应性。但某些章节也存在一些问题 ,现就脉管系统谈笔者的看法 ,恳请同道批评指正。1 文字结构1 .1  2 1 6页倒数第 6行 :“这些静脉均起自肺门 ,向内行注入左心房后部”。此句“向内行”和“后部”几字 ,还是如同第三版 〔1〕,略去为好 ,用了反而难以理解。1 .2  2 1 7页第 2行 :“主干为上腔静脉 ,它借各级属支主要收集膈以上 ,上半身的静脉血……”。此句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