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8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壁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意义。方法前瞻性纳入2007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的患者32例,获得颅内动脉瘤壁19个,颞浅动脉分支26个,共45个合格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颞浅动脉分支和颅内动脉瘤壁平滑肌层及内皮细胞的雌激素受体-α、β及雄激素受体表达水平。以Image Pro Plus6.0软件分析检测阳性细胞表达水平积分光密度值。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成组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结果动脉瘤壁的雌激素受体-α、β表达中位数(M)与四分位距(P25,P75)分别为3 049(2 112,5 554)和4 364(2 314,5 667),低于颞浅动脉分支的6 544(3 507,10 103)和6 972(5 694,10 024)。动脉瘤壁雄激素受体表达水平3 299(1 375,4 895),高于颞浅动脉分支的1 130(794,1 92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血管壁雌激素受体-α、β表达水平的降低,雄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促进了颅内动脉瘤的进展,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调查miR-122靶基因白细胞介素1A(IL-1A)3’翻译区(3'UTR)插入(ins)/缺失(del)多态性(rs3783553)与脑胶质瘤的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61例脑胶质瘤患者和206名正常对照组人群rs3783553多态性.结果:对照组中del/del、ins/del和ins/in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7.9%、48.1%和14.1%;脑胶质瘤组中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8%、44.7%和7.5%.与del/del基因型相比,ins/ins基因型显著降低了脑胶质瘤的发病风险,OR=0.42,95%CI:0.20~0.88,x2 =5.45,P=0.02.对照组中del和in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1.9%和38.1%;脑胶质瘤组中两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0.2%和29.8%.与del等位基因相比,ins等位基因显著降低了脑胶质瘤的发病风险,OR=0.69,95%CI:0.51~0.94,x2 =5.50,P=0.019.根据脑胶质瘤病理分级进行分层分析,ins和del等位基因在Ⅰ~Ⅱ级中的频率分别为69.5%和30.5%,在Ⅲ~Ⅳ级中的频率分别为71.2%和28.8%,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22靶基因IL-1A 3'UTR区插入/缺失多态性(rs3783553)与脑胶质瘤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Survivin基因在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0年至2005年颅咽管瘤石蜡标本50例,采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 所有颅咽管瘤标本均发现有Survivin表达,而正常脑组织未见表达.造釉细胞型的表达强于鳞形乳头型(P=0.036),男性患者的表达强于女性患者(P=0.002),≤16岁患者的表达强于>16岁患者(P=0.002),复发组的表达强于非复发组(P=0.011),Survivin在颅咽管瘤不同肿瘤性质(P=0.057)及不同病程中(P=0.083)未显示统计学差异.结论 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评估肿瘤复发的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4.
高血压脑干出血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干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的手术指征、手术技巧、效果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及随访资料。结果:21例患者均于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无手术死亡,术中运用神经电生理监测。11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5例症状加重持续昏迷。5例术后死亡,术后随访6~18个月,9例生活基本能够自理,7例长期卧床。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总结分析颅内外沟通型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生物学行为及手术治疗。方法 2008年11月对1例患者进行CT、MRI查示病变部位,采用全麻下枕下远外侧联合乙状窦前入路,将肿瘤边界充分游离后予以全部切除。结果临床症状与肿瘤位置、大小密切相关,手术切除病变后疗效满意。结论颅内外沟通型孤立性纤维瘤颅内部分更好发于前中颅窝,中年女性较为常见,完全切除病变是治疗的最佳方案,应做长期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06.
C-myb、PKCa在脑胶质瘤侵袭作用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侵袭性生长过程中,C-myb的作用及其与蛋白激酶Ca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5只).实验组每只大鼠于右侧大脑皮质运动区种植C6胶质瘤细胞10μl(3×107个/μl),对照组则注入10μl生理盐水,于术后10天将大鼠全部处死取材,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将实验组侵袭性量化为0~Ⅳ级,分别检查对照组和实验组肿瘤侵袭性中,各组C-myb、PKCa的表达,并对其进行评分.结果1.实验组大鼠均可见肿瘤生长,其中28只表现为侵袭0~Ⅳ级;2.C-myb表达越强,脑胶质瘤侵袭的级别越高,呈正相关(P<0.01);3.肿瘤区C-myb与PKCa表达在肿瘤各级中均为高度一致;4.在肿瘤0~Ⅳ级侵袭中,瘤周区及边缘区的C-myb、PKCa二者表达评分密切相关(P<0.05);5.对照组中,C-myb、PKCa均为阴性表达.结论本组资料表明,C-myb是脑胶质瘤侵袭性的重要癌其因,脑胶质瘤的侵袭性生长是临床术后复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引起的开放性头皮损伤伤121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及抗生素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12汶川地震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8例开放性颅伤患者头皮伤口感染的病原学资料。结果全组38例开放性头皮伤口感染的病原菌菌株51株,革兰阳性菌35株(68.63%),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41.18%),表皮葡萄球菌14株(27.45%);革兰阴性菌16株(31.37%),分别是阴沟肠杆菌8株(15.69%),肺炎克雷伯杆菌4株(7.84%),绿脓杆菌2株(3.92%),深红沙雷氏菌2株(3.92%)。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经彻底清创及应用敏感抗生素,能有效控制感染。结论地震引起的开放性头皮伤口感染的病原菌,多以革兰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早期彻底清创,营养支持,应用敏感抗生素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8.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绵阳属重灾地区之一,人员伤亡惨重.笔者将我院收治的由地震造成的颅脑创伤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Neuroform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Neuroform支架置入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安全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其中颈内动脉海绵窦段4例,眼动脉段3例,后交通动脉段7例,脉络膜前动脉起始部1例,大脑中动脉M1段1例,椎动脉颅内段4例.首先将微导管置入瘤腔,然后跨瘤颈释放支架,栓塞弹簧圈.结果: 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其中致密栓塞13例,大部分栓塞7例;术后脑梗塞1例,1个月后恢复;2例弹簧圈尾端疝入载瘤动脉,均未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随访3~24个月,平均13个月,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结论: 血管内支架植入联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0.
33例老年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轩贵  游潮  蔡博文 《华西医学》2005,20(2):317-318
目的:探讨老年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BCSDH)的诊断和治疗的特殊性。方法:对我科1998年~2003年收治的33例老年BCSDH患者的诊断、治疗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全部病例均行CT和/或MRI检查。所有患者皆行钻孔引流术,其中1例为单侧钻孔引流,32例为双侧钻孔引流。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CT和MRI检查是老年BCSDH的最佳诊断手段。老年BCSDH的诊断、引流方法、血肿腔的处理和气颅的预防等均有其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