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和肝肾综合征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的常见并发症,特利加压素可以收缩内脏血管、降低门静脉压力、增加肾脏灌注,是一线治疗药物。近年来陆续报道了部分患者在接受特利加压素治疗期间发生了低钠血症。由于肝硬化患者本身容易发生低钠血症,使用特利加压素可能不利于患者血钠水平的管理。总结了特利加压素治疗期间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以及危险因素,主要介绍了特利加压素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期间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以及低钠血症的处理原则,若能控制低钠血症的发生,特利加压素则是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2.
背景:研究发现肝纤维化环境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适宜的分化环境,提示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纤维化成为可能。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同移植时期及移植时间长短对大鼠肝纤维化进程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实验,于2007-11/2008-08在福建医科大学及福建省科研所完成。 材料:普通级五六周龄雄性SD大鼠5只用于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清洁级成年雌性SD大鼠68只,分别于造模10周、12周后处死,前者分为对照组、造模第6周细胞移植组2个亚组,12只/组;后者分为对照组、造模第6周细胞移植组、造模第8周细胞移植组3个亚组,动物数量分别为16只,16只,12只。 方法:各组大鼠均通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取体外分离培养的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0.2 mL(含 5×106个细胞),分别于造模后第6,8周经尾静脉注入各细胞移植组大鼠体内,对照组同法注入L-DMEM培养基,各组于培养对应时间点处死。 主要观察指标:大鼠一般情况及肝纤维化和炎症程度。 结果:①造模10周后处死:与对照组比较,造模第6周细胞移植组肝纤维化评分均值明显降低(t=-2.45,P=0.023),炎症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t=-0.60,P=0.554)。②造模12周后处死:对照组、造模第8周细胞移植组的肝纤维化及炎症程度评分均值均基本相似(t=-0.21,P=0.84;t=-0.18,P=0.86),2组均明显高于造模第6周细胞移植组(t=6.17,t=8.61,P < 0.01)。③造模10周后处死与造模12周后处死比较:随细胞移植时间的延长,造模第6周细胞移植组肝纤维化及炎症程度评分均值均明显降低(t=-6.98,t=-9.78,P < 0.01)。 结论:早期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减轻CCl4引起的肝脏炎症程度,同时改善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此作用与移植时间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脂肪变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临床及病理确诊的CHB患者103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了解肝脂肪变与其生物化学指标、肝组织学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039例CHB患者中,男843例,女196例,平均年龄(37±11)岁,肝脂肪变发生率36.1%(375/1039),其中F_1占66.4%,男性脂肪变(38.8%,327/843)明显高于女性(24.5%,48/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合并肝脂肪变组的年龄、UA、BMI、TC、TG、ApoA、ApoB、AFP及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高于无脂肪变组(P<0.05),2组HBeAg状态、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脂肪变分级与肝脏炎性反应、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HB肝脂肪变与BMI、TG呈正相关(β=0.323,β=2.255,P均<0.01),与AFP呈负相关(β=-0.008,P<0.05),结论CHB肝脂肪变并不少见,主要与宿主代谢因素有关,与HBeAg状态、HBV-DNA无关,不会加重肝脏的炎性反应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54.
林锦清  江家骥 《医学综述》2009,15(17):2561-2564
根据来源可将调节性T细胞分为天然调节性T细胞和获得性调节性T细胞,其表达多种特殊标志物,如CD25、CD127、Foxp3等,其中最具特异性的是Foxp3。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的频率升高,与HBV DNA载量、HBeAg呈正相关,并且能抑制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青少年非病毒性肝病的病因、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非病毒性肝病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有肝豆状核变性20例(48.8%),糖原累积症3例(7.3%),先天性肝纤维化2例(4.8%),非酒精性脂肪肝3例(7.3%),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1例(2.4%),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3例(7.3%),原发性肝癌4例(9.7%),原因不明者5例(12.1%)。结论在青少年肝病的非病毒性病因中,以肝豆状核变性最常见;肝脏活检检查为非病毒性肝病诊断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免疫清除(IC)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eAg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G)、纤维化分期(S)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确诊为IC期的CHB患者,同步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血清HBeAg和HBVDNA检测.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判断HBeAg水平与肝脏病理学分级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法判断HBeAg水平对肝脏G分级及S分期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249例IC期CHB患者纳入本研究,G1~G4患者血清HBeAg水平分别为(2.93±2.85)、(2.96±2.74)、(2.69±2.67)和(2.30±2.41) lg s/co,S1~S4患者血清HBeAg水平分别为(2.99±2.74)、(2.89±2.73)、(2.58±2.55)和(2.32±2.44)lg s/co,提示4组患者G分级及S分期间HBeA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7.13和74.12,均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血清HBeAg水平与G分级、S分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8和-0.532,均P<0.01).判断G≥3和G≥4,S≥3和S≥4患者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和0.73,0.80和0.77; HBeAg最佳截点分别为2.95、2.64、2.99和2.82 lg s/co.结论 在IC期CHB中,肝组织学G分级及S分期与HBeAg水平呈负相关.结合HBeAg水平,有助于肝脏病理学变化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处于免疫清除期(IC)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关系.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确诊为IC期的CHB患者,同步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血清HBsAg定量及生物化学指标检测.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判断HBsAg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相关指标的诊断意义,并构建肝脏纤维化诊断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法评价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165例IC期CHB患者纳入本研究.炎症G1、G2、G3、G4级患者的血清HBsAg水平分别为(27716.07±32870.69) IU/ml、(34478.75±40899.55)IU/ml、(19408.09±24881.07) IU/ml、(14286.31±28610.14) IU/ml,G2、G3、G4级患者间HBsAg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0.508,P<0.05);纤维化S1、S2、S3、S4期的血清HBsAg水平分别(41337.23±43236.39) IU/ml、(27264.32±32517.29) IU/ml、(11541.77±11538.93) IU/ml、(11447.37±22215.44) IU/ml,不同纤维化分期患者的HBsA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005,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BsAg水平与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均呈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244和-0.365,P值均<0.01).HBsAg≤32995 IU/ml判断纤维化S≥4的特异度为95.16%,灵敏度35.9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白蛋白、胆碱酯酶和HBsAg水平的组合模型有助于判断S≥4,建立诊断模型:S=6.3087+0.0492 ×年龄(岁)-0.5827×HBsAg (log10IU/ml)-0.1109×白蛋白(g/L)-0.0003×胆碱酯酶(IU/L),其灵敏度为75.73%,特异度为69.35%.结论 IC期CHB患者的血清HBsAg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关系,且随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呈阶梯状降低.HBsAg水平可作为无创性判断肝脏纤维化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8.
目的 验证已建立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预测模型(REACH-B评分模型及CU-HCC评分模型). 方法 收集2004年10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初次人院、HBsAg阳性超过半年的患者,分为病例组(肝癌组)和对照组(非肝癌组),回顾性收集3年前及5年前相关指标,进行评分评估.据资料不同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x2检验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627例患者纳入3年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预测REACH-B评分模型验证,其中病例组151例,对照组476例.REACH-B评分模型预测3年肝癌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8,敏感度为73.00%,特异度为78.70%.男性并ALT≥45 U/L患者应用REACH-B评分模型对3年肝细胞癌发生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敏感度为87.09%,特异度为83.86%.共159例患者纳入5年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预测REACH-B评分模型及CU-HCC评分模型验证,其中病例组65例,对照组94例.REACH-B评分模型预测5年肝癌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9,敏感度为73.60%,特异度为75.43%.CU-HCC评分模型预测5年肝癌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6,敏感度为78.40%,特异度为77.40%. 结论 REACH-B评分模型和CU-HCC评分模型均可适用本地区人群;男性并ALT≥45 U/L患者应用REACH-B评分模型对3年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PBMC在HBV再感染和选择HBV变异株中的作用。方法:两名肝移植受者移植前后的血清,PBMC和肝脏中的HBV的Prec/c和Pres/s基因的PCR产物,经克隆后测序,与ayw亚型作比较。结果:1每个标本平均测序了7个克隆,共测序了146个克隆,2.同一个体内,感染肝外部位的HBV基因序列不同于感染肝细胞的HBV基在序列,3.血清中HBV基因序列或发现于肝细胞的HBV克隆中,或见于PB  相似文献   
60.
戊型肝炎表现为急性自限性,一般不会发展成慢性肝炎[1],戊型肝炎临床表现典型,较少引起肝外病变。本文报告1例HEV感染伴有溶血和肾功能不全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