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4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体外药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三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对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体外药敏试验,评价药敏结果和临床疗效的关系,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和碘染包涵体计数的方法,将采集到的符合要求的237株临床株进行细胞传代培养,并对其中52株感染率达90%以上的标本进行3种大环内酯类的药敏试验。结果共培养出沙眼衣原体82株,阳性率为34.60%。感染率达90%的52株药敏结果(MIC)分别为红霉素0.25~2μg/mL,阿奇霉素0.063~1.000μg/mL,克拉霉素0.004~0.064μg/mL。结论共发现13株红霉素耐药株,未发现对其他2种抗菌药耐药的菌株,但阿奇霉素MIC较以前报道升高。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肺水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SAP在早期液体复苏过程中出现肺水肿患者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资料.数据统计时点:以左心射血分数(EF)值≤0.40时作为T0,之前1 h为T1,30 min为T2,其后30 min为T3,1 h为T4.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 SAP早期液体复苏治疗过程中出现肺水肿患者T0时反映心功能的指标比T1时明显降低,而射血前期时间(PEP)和收缩时间比(STR)明显增高;经减少液体负荷后1 h(T4),上述指标均明显好转(P<0.05).11例中,除1例心跳停止未能恢复死亡外,其余10例全部得到有效的救洽.结论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利于指导液体治疗和心功能评估.  相似文献   
63.
糖尿病会引起体内糖类、脂肪以及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紊乱,并导致发生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大.目前仍无对糖尿病并发心血管事件的早期筛查的辅助检查指标[1].本研究分析脑利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及左心室舒张功能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随访1年内的疾病状况,并按照下列标准判断为发生心血管事件:①突然发作的胸骨后剧烈疼痛;②服用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后无效;③心电图检查发现V1~ V6中至少两个导联ST段抬高至少0.2 mV,心肌酶谱检查发现心肌酶谱升高2倍以上.患者均知情同意.  相似文献   
64.
目的 通过对辖区内学龄前儿童血红蛋白的检测,了解学龄前儿童贫血基本情况,分析学龄前儿童贫血原因,为家长科学喂养、纠正儿童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对辖区内学龄前儿童进行健康体检为契机,对受检儿童采左手无名指尖处外周血,用“氰化高铁法”检测儿童外周血血红蛋白值.结果 辖区内2~6岁儿童贫血发生率28.57%.结论 儿童贫血是影响儿童健康发育的重要因素,矿区学龄前儿童贫血与家长知识的缺乏、喂养方法不当、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有直接关联.社区卫生工作者应该掌握预防儿童贫血知识,宣传防治儿童贫血相关知识,让家长懂得科学喂养、均衡饮食、营养平衡是防止儿童贫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完善后的预警评分(MEWS)分析法预测急诊潜在危重症患者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对急诊科与抢救室298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法评测,对MEWS不同分值的急诊心肺复苏、重症监护室与专科普通病房所收住的患者、门诊治疗、出院〈1个月、出院≥1个月、转上级医院、死亡的构成比进行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预后追访。结果MEWS不同分值患者接受不同处置方式的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58.697,P〈0.001);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938,P〈0.001);患者病情与MEWS的分值成正相关(r=0.848,P〈0.001)。结论MEWS于急诊潜在危重症患者的预测上具有可行性,可作为急诊评估专用系统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6.
患儿女,6岁.左前胸壁血管曲张2年,左侧胸骨旁杂音1年.心脏超声检查:左心扩大,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43 mm,同时测及左锁骨下动脉,提示该动脉增宽,于左锁骨下动、静脉间测及瘘口,大小约3~4 mm.彩色多普勒显示左锁骨下动、静脉间明亮的五彩镶嵌连续性交通血流,峰值流速约 4.3 m/s(图1,2).血管造影证实左锁骨下动静脉瘘,瘘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近段,予动脉导管封堵器封堵(图3).  相似文献   
67.
杨贞文  潘小华  钟建勤  江勇 《吉林医学》2011,(33):7009-7010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易患因素,找出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4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或情形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43例对照的普通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调查结果比较,分析易患因素。结果:通过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调查结果,发现工作超时、生活艰苦、就诊不及时、上呼吸道感染后运动负荷大、机体体质差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结论: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或阻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和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10 d为一疗程,休息3 d后开始下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66.7%,好转率2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率为33.3%,好转率为40%,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增加上肢运动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和单纯康复训练都对偏瘫肩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的疗效。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大肝癌切除术后肝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近2年收治的53例大肝癌。对肝衰竭原因的分析基于围手术期的相关数据及手术情况,CT评估肝脏体积。多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肝衰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3例大肝癌术后发生肝衰竭8例(15.1%),其中死亡3例。术前肝硬化程度、手术失血、肝切除量是术后肝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对于大肝癌需行肝切除的患者,术前做好肝硬化程度和肝切除量的评估,术中控制出血量及缩短肝门阻断时间是减少术后肝衰竭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0.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定量评价个体优化设定室问(VV)问期的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效果。方法26例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三腔起搏器安置术后先采用起搏器默认参数,术后1周内在超声指导下进行个体起搏参数优化。优化时,先根据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形态及速度时间积分(VTIAo)得出最佳房室(AV)间期后,再根据主动脉流速时间积分(VTIAo)及组织多普勒测量得出的收缩不同步指数(SDI)判定双室顺序起搏时个体最佳VV间期。结果26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经个体优化后,最佳VV间期均为左心室提前起搏,范围在4-40ms,个体差异明显。个体优化设定VV间期后VTIAo和做功指数(MPI)测值分别为(22.3-4-4.5)em、(0.78±0.18),双室同步起搏时的测值分别为(20.8±4.9)em、(0.86±0.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5、3.217,P均〈0.05)。VTIAo进一步增大,MPI则进一步减小;经个体优化最佳VV问期后室间机械延迟(IVMD)、SDI、收缩后缩短现象(PSS)测值分别为(-244-19)ms、(12.1±2.9)、(30.8±16.7)%,双室同步起搏时的测值分别为(-32±19)ms、(14.3±2.6)、(38.3±1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0、4.592、3.250,P均〈0.01)。心室内及心室间同步性进一步改善,IVMD、SDI、PSS更加减小。结论经个体优化设定心室起搏顺序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更好,心室的收缩协调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改善。常规超声心动图,尤其是频谱多普勒,在个体优化中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多普勒能够定量评价心室收缩同步性,阐释发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机械运动机制,在同步化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