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对比观察分别于兔耳薄、厚皮肤处制备的增生性瘢痕增生程度。方法 将8只兔子分为模型组和空白组各4只,模型组每耳选定4个位点,分别为2处薄皮肤的位点(皮肤厚度<1 mm)和2处厚皮肤的位点(皮肤厚度>1.3 mm),每个位点中心至少间隔2 cm,厚皮肤和薄皮肤各做16个位点,在选定位点钻出环形伤口制备HS模型;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正常喂食。观察术后不同时点兔耳创面变化,另观察不同厚度兔耳HE染色、Masson染色,计算兔耳瘢痕增生指数(HI)、成纤维细胞数目(NA)、胶原纤维面积密度(AA)。结果 模型组术后第7~42天,随着时间变化,薄皮肤处和厚皮肤处手术后均形成HS,但厚皮肤处更为明显;空白组厚皮肤处和薄皮肤处正常皮肤在观察期内无明显变化。空白组正常皮肤厚处与薄处HE染色无明显差异;模型组HE染色显示薄处与厚处造模的瘢痕均较对应部位正常皮肤显著升高,其中厚处造模的瘢痕显著高于薄处造模的瘢痕。与空白组薄处皮肤比较,模型组薄处皮肤的表皮和真皮明显增厚,真皮中的微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含量增多,未见瘢痕真皮中的毛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NA明显高于空白组薄处皮肤;与空白组厚处皮肤比...  相似文献   
42.
目的:对不同炮制工艺制黄草乌的镇痛活性和毒性进行研究,为规范黄草乌炮制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井田生产工艺制黄草乌、1986煮蒸炙法制黄草乌、1986煮炙法制黄草乌、2014水煮法制黄草乌4种炮制品,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评价其毒性;采用热板法致小鼠疼痛和小鼠冰醋酸扭体致痛法试验,比较不同炮制工艺对制黄草乌镇痛作用的影响。通过HPLC对不同炮制工艺制黄草乌中滇乌碱和8-去乙酰基滇乌碱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井田生产工艺和1986煮炙法制黄草乌小鼠单次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剂量为13.2 g·kg-1、1986煮蒸炙法和2014水煮法制黄草乌的单次最大给药量分别为14.0 g·kg-1和14.8 g·kg-1;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井田生产工艺、1986煮蒸炙法、1986煮炙法、2014水煮法制黄草乌在7.0 g·kg-1剂量下对醋酸致小鼠扭体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4种炮制工艺中只有井田生产工艺和1986煮炙法制黄草乌对热板法致小鼠疼痛在给药90 min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986煮蒸炙法和2014水煮法制黄...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天麻蛋白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诱导的HT2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体外HT22细胞常规培养,生长至对数生长期后铺板并随机分为对照组、OGD/R组、依达拉奉组、天麻蛋白组。以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10 mmol·L-1合并无糖DMEM培养基造成氧糖剥夺培养2 h,继而恢复为无血清高糖DMEM培养2 h进行复糖复氧处理,以建立体外OGD/R模型。依达拉奉和天麻蛋白为自氧糖剥夺前24 h开始即加入相应药物终浓度,持续至复糖复氧结束。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法测定LDH泄露率,试剂盒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活性氧(ROS)水平,流式细胞技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OGD/R诱导损伤的HT22细胞内Bcl-2、Bax、Caspase-9、Caspase-3、p-AMPK、AMPK、Nrf2、Nrf2入核、HIF-1 α、V...  相似文献   
44.
天麻是以兰科真菌营养型多年生草本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入药,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及增智健脑、抗衰老、抗心血管疾病、抗惊厥、镇痛和镇静等药理作用,近年来由于其在抗衰老方面显著的药理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就天麻抗氧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天麻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小红参对高胆碱饮食C57BL/6J小鼠肠屏障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胆碱饮食组和小红参治疗组,连续给药6周后,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镜检观察结肠绒毛长度及结肠病理变化;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血清中D-乳酸、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 DAO)、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Claudin-1的表达;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水平。结果:小红参治疗后能增加小鼠肠绒毛长度,降低血清因子D-乳酸、DAO、MPO水平,上调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结论:小红参可能通过修复结肠屏障功能和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对脾胃虚弱证妊娠恶阻患者施以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的效果。方法 观察对象60例脾胃虚弱证妊娠恶阻患者,随机数字法施以分组,施以西医常规治疗的30例患者分入对照组,施以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治疗的30例患者分入研究组,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 临床疗效研究组明显好(P<0.05);治疗时间(尿酮体转阴、恶心呕吐消失、住院)研究组均明显短(P<0.05);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2组比较(P>0.05);中医症候积分(饮食障碍、呕吐、恶心)研究组治疗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脾胃虚弱证妊娠恶阻患者施以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效果良好,此治疗方法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为了探究补土雅解方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大鼠的肠道屏障调节作用。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1 g·kg-1),补土雅解方高、中、低剂量组(40.5、20.25、10.125 g·kg-1)。采用盐酸林可霉素(5 g·kg-1)灌胃法复制模型,连续7天。造模成功后,进行药物干预7天后取材。HE染色观察肠道病理形态;ELISA试剂盒检测DAO、MPO、LPS;取各脏器组织检测细菌移位;收集粪便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DAO、MPO、LPS含量显著提高(P<0.001、P<0.01),肠道黏膜上sIgA含量明显下降(P<0.001),促进肠道细菌移位(P<0.001、P<0.01)。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肠道微生物门、属水平均发生明显变化。补土雅解方可降低DAO、MPO、LPS含量(P<0.001、P<0.01、P<0.05),显著提高sIgA含量(P<0.01、P<0.05),...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巴利森苷A(PA)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损伤的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HT22细胞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组(Control组)、OGD/R组、依达拉奉(EDA)组、PA低剂量组(40μmol·L-1)、PA中剂量组(80μmol·L-1)、PA高剂量组(160μmol·L-1)。以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10 mmol·L-1合并无糖DMEM培养基造成氧糖剥夺培养2 h,然后恢复为无血清高糖DMEM培养2 h作复糖复氧处理,以建立体外OGD/R模型。EDA和PA组自氧糖剥夺前24 h即加入相应药物的浓度,一直持续到复糖复氧结束。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法测定细胞损伤率;采用试剂盒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缺氧诱导因子通路相关蛋白HIF-...  相似文献   
49.
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近年来发病率高,影响广泛,危害众多,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中医药治疗疗效显著。张超教授从事肝病研究多年,认为其病位在肝,与脾胃密切相关,肝脾失调是发生的根本原因,痰浊、瘀血为重要的病理因素,病性多为虚实夹杂。临床辨治,采用病证结合、标本同治的治法,临证以“祛脂软肝汤”随证进行加减,用药时注重固护脾胃、参考现代药理、中药结合民族医药等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