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3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72篇
医药卫生   289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目的 调查徐州市直属小学学生近视现状,分析教室光环境及学龄对儿童视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运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对直属小学学生进行视力检测;随机抽取4所学校,使用TES-1332A照度计测定教室光环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析其统计学差异。结果 2018年徐州市小学生近视检出率总体为49.84%(男生45.81%,女生53.88%),女生高于男生(χ2=52.001,P<0.05),且重度近视检出率更高(Z=7.795,P<0.05)。市直属小学生近视检出率54.18%,县区直属小学46.45%,市区高于县区(χ2=47.247,P<0.05)。不同年级近视发生情况不同,二~六年级近视检出率分别为36.03%,40.5%,48.45%,58.77%,65.4%,高年级近视发生率高于低年级(χ2趋势=384.766,P<0.05),且重度近视高于低年级(χ2=742.673,P<0.05)。各检测小学不同楼层间教室黑板以及桌面照度不同 (F=3.894,P<0.05) ,但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徐州市直属小学学生近视检出率较高,并随学龄延长而加重,女生更严重;监测学校教室光环境符合要求。改善和保护学生视力除了保障教室光环境合格和定期监测外,应进一步探讨影响学生视力的其他因素,共同促进学生视力健康。  相似文献   
42.
郴星 《健康生活》2021,(11):35-36
张胜(化名)是一名年轻的出租车司机,每个月他有半个月时间在上夜班.由于经常熬夜,工作压力较大,且白天又难以入睡,所以几年下来,他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常常疲累不堪. 李雯丽(化名)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市内一家媒体做编辑,她常常需要轮夜班,而且白天也休息不好,半年下来,她人消瘦了一圈.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胶型原的含量变化;方法:将204例正常人按不同年龄分成4组进行4项指标的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透明质酸在不同年龄组中均有差异P<0.01,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原老年组与其它各组比较有差异P<0.01;结论:透明质酸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在老年期增高明显;主要是由机体的各种机能和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和免疫功能的改变而引起.在临床上应考虑年龄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从免疫角度探讨扶肝化纤汤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及扶肝化纤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肝纤维化正虚毒蕴血瘀证大鼠病证结合模型,共6周。造模成功后,扶肝化纤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扶肝化纤汤颗粒37.50、18.75、9.38 g/(kg·d)灌胃,秋水仙碱组给予秋水仙碱片2 mg/(kg·d)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纯净水10 ml/(kg·d)灌胃,连续干预3周。实验期间记录大鼠一般情况。干预结束后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 (IL-10)、白细胞介素17 (IL-17)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 (Th17)、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计算Th17/Treg值;qRT-PCR法检测肝脏组织中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 (RORγt)、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为精神萎靡,活动减少、扎推,弓背喜卧,灌胃无抵抗,进食量明显减少,大便溏薄、肛门污秽,体质量增加缓慢,毛发枯...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现况;探讨中小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家庭环境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4所学校6 252名中小学生,使用蓄意自伤量表和中国家庭评估测量工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小学生NSSI行为的家庭环境因素。结果 中小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为30.74%,在中小学生中,家庭相互交流(小学生:OR = 1.041,95%CI:1.028~1.055;中学生:OR = 1.036,95%CI:1.011~1.060)、家庭冲突(小学生 :OR = 1.060,95%CI:1.044~1.077;中学生 :OR = 1.045,95%CI:1.013~1.079)和父母控制(小学生:OR = 1.033,95%CI:1.012~1.055;中学生 :OR = 1.057,95%CI:1.014~1.103)均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改善和提高家庭环境功能水平,有助于预防中小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中国地方株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基因一级结构及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湖北地区一宫颈癌活检组织中提取DNA,采取加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获得了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基因(HPV16E7)。将该基因克隆于载体pUC18后,进行了该基因一级结构顺序分析。完整的HPV16E7湖北株基因(HPV16E7-HB)全长294bp,与已发表的德国株(GS)大小一致,但其核苷酸顺序中有2处发生了变异,均为C→T变异。第43位CAA→TAA使相应的谷氨酰胺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  相似文献   
47.
哺乳动物的大脑是一个由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超过1×1014个突触组成的复杂的器官。神经元是一组异质的电活性细胞,形成大脑复杂电回路的框架。然而,神经胶质细胞约占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所有神经细胞的一半,主要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OL)和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神经胶质细胞主要为大脑中的神经元提供营养支持。近二十年来,“三联突触”的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概念强调星形胶质细胞是突触的组成部分,并在接受神经元信号后以反馈方式调节神经元活动。自此,神经胶质细胞的突触调节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质性的修改。本综述总结了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特别是小胶质细胞和OL谱系细胞)如何影响和重塑大脑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最新重要发现。我们的综述强调了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串扰的细胞和分子方面,并提供了有关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的异常突触通讯如何导致神经病理学的额外信息。  相似文献   
48.
癫痫发病率高,影响各年龄层次,包括年轻人和老年人。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癫痫药物都是根据已知的以神经元为中心的机制研发,但有约1/3的患者对现有药物的治疗无效。因此,有必要对癫痫产生和持续的其他替代和补充机制进行研究。神经炎症,广义上定义为中枢神经系统中免疫细胞和分子的激活。研究发现,神经炎症促进癫痫的发生,但参与该病理生理过程的特定细胞尚不清楚。小胶质细胞是大脑的主要炎症细胞。因为既往研究使用的方法对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较低,或者存在固有的混淆,所以小胶质细胞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使用一种选择性靶向小胶质细胞的方法(以避免上述副作用),我们发现了小胶质细胞在限制化学惊厥、电性和高热性癫痫发作方面有广泛有益作用,并进一步发现小胶质细胞对控制癫痫发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减少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手术创伤,减少出血及术后胸骨畸形等并发症。方法应用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并与胸骨正中切口术比较。结果右腋下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与胸骨正中切口术比较操作同样方便,但右腋下切口小,出血少,开胸、关胸简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及无翼状肩胛等畸形。结论右腋下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简单、安全,美容效果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重组融合蛋白Fab/IFN-αA体外抗HBV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体外细胞水平上观察重组融合蛋白(Fab/IFN-αA)对乙型肝为病毒(HBV)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HBV DNA转染细胞系(HepG2.2.15细胞)作模型,通过固相放射免疫方法检测Fab/INF-αA作用后细胞上清液的HBsAg、HBeAg水平的变化,结合细胞存活率来评价其抗HBV作用,并与α-干扰素(IFN-αA)进行比较。结果 经12d作用,Fab/INF-αA在细胞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