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2009年的甲型流感作为《国际卫生条例(2005)》经修订实施以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宣布的能引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全球应对措施在《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框架下操作实施。本文主要从预案、通报、事件宣布、联络沟通、口岸监测及控制等方面对《国际卫生条例(2005)》在应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首次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维生素D(VitD)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77例温州地区冠状动脉造影者测定静息血压、25(OH)D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血糖(FPG)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再分为2个亚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ACS组)和慢性缺血综合征组(CIS组)。结果冠心病组收缩压、FPG、hsCRP、25(OH)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但ACS组仅血清hs-CRP明显高于CIS组(P<0.01),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相关,可能通过影响收缩压与血糖成为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83.
广东检验检疫局发现中国内地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总结中国内地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在口岸的发现与有效控制的经验,完善国境口岸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设。[方法]在国境口岸,通过检疫查验、健康申报、流行病学调查、快速检测筛查、病人隔离医治、密切接触者跟踪调查、实验室诊断等方法,对口岸发现的发热病人进行登革热、疟疫、基孔肯雅热的排查与诊断,对出现的传染病疫情采取多部门联合行动,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的检查结果,确诊1名入境发热者为中国内地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时有效,避免了境外输入病例导致本地疫情的扩散。[结论]对中国内地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成功应急处理,为国境口岸处置输入性传染病疫情提供了成功模式,为口岸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4.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软斑的超声造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软斑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以定量评价斑块内的新生血管.方法 将具有颈动脉软斑患者(142例)分为脑梗死组(44例)与对照组(98例),对软斑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测,运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在机分析,并行组间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软斑块增强强度为(14.58±4.19)dB,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26±3.77)dB(P<0.01),脑梗死组造影剂到达时间差为(2.21±0.42)s,达峰时间差为(2.13 ±0.37)s,均较对照组的(2.46±0.51)s、(2.43±0.48)s短(P均<0.01).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能无创、定量地反映颈动脉软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增强情况.斑块增强强度的增加与脑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5.
Captopril对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captopril保护心肌组织的作用机制。方法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干预治疗组;从心肌组织中抽提mRNA,经逆转录分别用Cy3、Cy5荧光标记,获得两组动物来源的cDNA探针;cDNA探针与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结果由扫描仪扫描并用软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线粒体电子质子偶联和氧化磷酸化相关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肌动蛋白基因、NADP依赖的白三烯B4羟基脱氢酶基因在干预治疗组中表达明显上调;二甲基精氨酸水解酶基因、整合素β1基因、细胞周期D2基因、核因子kB基因、醛糖还原酶基因在干预治疗组中表达明显下调。结论Captopril通过改善病变心肌的能量供应、抗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心肌间质纤维化、抗增殖、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方面的作用对糖尿病性心肌病心肌组织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6.
结直肠疾病的正确诊断与安全手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结肠准备。理想的肠道准备应该是安全、迅速、清洁、方法简便、病人痛苦小,既能获得结肠空虚无粪汁,又不刺激或极少刺激肿瘤。目前常用的肠道准备方法均不足以充分达到上述要求。本文报告我们根据Beck等方法改进配制的口服肠道灌洗液进行结肠准备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87.
患者 ,男 ,80岁。有“心房颤动”病史 2 0年 ,发现血压增高 2月 ,未曾进一步诊治。于入院 3天前晨起锻炼时 ,突感左下肢膝以下疼痛、麻木 ,行走时加剧且难以忍受 ,继之局部皮肤苍白、发凉 ,无晕厥、黑蒙。因在家中休息 3天症状未缓解而来我院就诊。体检 :血压 15 0 / 80mmHg ,心率 73次 /分 ,律绝对不齐 ,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左膝以下皮温明显下降、肤色苍白和浅感觉减退 ,左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均未扪及 ,双侧巴氏征 (- )。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多普勒超声示 :左房扩大 ,心房内未见血栓 ;双侧颈总动脉斑块形成 ;左股浅动脉至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1959-1961年自然灾害饥荒暴露与成年后微量白蛋白尿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探讨胎儿和儿童期营养缺乏是否为成年后白蛋白尿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在福建宁德及武夷山地区进行普通人群筛查,共入组4 504例于1953-1964年出生的受检者.按照出生时间分为4个组.1959-1961年出生者为胎儿期饥荒暴露组,1956-1958年出生者为儿童早期暴露组,1953-1955年出生者为儿童晚期暴露组,1962-1964年出生者为非暴露组.使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分析不同饥荒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成年后微量白蛋白尿的校正比值比(OR).结果 以非暴露组为对照组,经校正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空腹血糖、吸烟、饮酒等因素后,结果显示女性受试者胎儿期、儿童早期和儿童晚期饥荒暴露者成年后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风险较非饥荒暴露组显著升高,OR及95% CI分别为1.880(1.038~3.405)(P=0.037),3.446 (1.327~8.945)(P=0.011)和6.817 (1.698~27.366)(P=0.007).结论 胎儿期和儿童期饥荒暴露与女性成年后出现白蛋白尿的风险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是独立于血糖、血压、BMI、吸烟和体力活动水平而独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分析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间的关系,探讨该比值评估原发性IgA肾病病情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4年1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102例IgA肾病为研究对象,其中44例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并取得完整的随访资料,收集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一般资料和尿蛋白/尿肌酐比值(ACR)、24h尿蛋白定量(UTP)等临床生化指标,分析ACR与UTP的关系,并探讨该比值评估原发性IgA肾病病情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 :随着CKD分期的增加,患者血肌酐、尿酸、胱抑素C、ACR、UTP、平均动脉压(MAP)、钾、磷水平则越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eGFR、血红蛋白则越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xford分类中S、E和T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4例随访患者中有6例存在肾脏功能临床进展,所有患者ACR与UTP之间呈正相关(r=0.799,P=0.000).ROC曲线分析,预测UTP值≥0.15g/24h、0.30g/24h和1.0g/24h的ACR判别值分别为125.15mg/g、154.44mg/g和760.31mg/g,相应的AUC值为0.84、0.84和0.90.CCA模型显示从尿蛋白入手,ACR相关系数为+0.7440,高于UTP相关系数+0.3224.经单变量分析ACR(OR 5.57,95%CI 0.80-421.80,P=0.032)和UTP(OR 9.62,95%CI 0.89-472.40,P=0.023)为eGFR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 :尿蛋白/尿肌酐比值较24h尿蛋白定量更可靠地反映原发性IgA肾病病情变化,对临床控制病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
林苗  林帆  洪富源  吴家斌 《北方药学》2016,(11):124-125
目的:探讨Toll样小体4(TLR4)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TLR+/+和TLR4-/-小鼠为动物模型,检测尿蛋白/肌酐比值和血肌酐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足细胞的形态,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足细胞相关标志物mRNA表达.结果:与TLR4+/+非糖尿病组相比,TLR4+/+糖尿病组小鼠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明显升高,透射电镜可见足突融合现象,足突消失,足细胞相关标志物Podocin表达量明显下调;TLR4基因敲除的糖尿病小鼠较TLR4+/+糖尿病组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显著下调,足细胞损伤减轻,Podocin表达量上调.结论:TLR4基因敲除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蛋白尿水平,减轻足细胞损害,这种足细胞保护作用与上调足细胞标志物Podocin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