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T2DM的期人群及健康人群血清中纤维凝胶蛋白-3 (Ficol-in-3)、转铁蛋白(T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来探讨血清中Ficolin-3、TRF及hs-CRP水平与T2DM的关系.方法 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T2DM患者33例,T2DM前期组41(包括29例糖耐量减低者和12例空腹血糖受损者)及健康对照组30例,比较各组间Ficolin-3、TRF及hs-CRP的水平,分析3者与T2DM间的关系.结果 (1)血清Ficolin-3水平:在T2DM前期组(26.1±10.5) μg/mL及T2DM组(28.1±8.5)μ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0.8±11.7 μg/mL,P<0.05),T2DM前期组与T2DM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血清TRF水平:T2DM前期组(261.3±51.1) mg/d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36.5±31.9 mg/dL,P<0.05),T2DM组(242.0±57.7) mg/dL与正常对照组、T2DM组与T2DM前期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血清hs-CRP水平:T2DM组(3.12±3.47) 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19± 1.41) mg/L和T2DM前期组(1.70±1.97mg/L,P< 0.05),T2DM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Ficolin-3、TRF和hs-CRP的水平可以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对T2DM的早期预防及病情发展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峰值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AMI患者,根据cTnI峰值水平分为A组72例(cTnI≥5μg/L)和B组110例(cTnI<5μg/L)两组,比较cTnI峰值水平与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关系.结果住院期间A组和B组发生心力衰竭分别为42.7%、27.3%,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分别为19.4%、3.6%,LVEF分别为(45±12)%、(56±13)%,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选定一个恰当的血清cTnI切入点,对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评估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共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组及大剂量组,每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药物,常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60mg/d(20毫克/次,每日3次),大剂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120mg/d(40毫克/次,每日3次),连续治疗3个月。记录三组治疗前后的B型脑钠肽前体(pro-brain vatriuretic peptide,proBNP),6分钟步行距离(6 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左心室收缩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mension,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的pro-BNP、LVESD、LVEDD、每周心绞痛发生的次数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而LVEF值及6MWD均有增加,其中大剂量组效果更好,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良反应三组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心力衰竭中疗效确切,大剂量比常规组效果好,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行PCI术并顺利出院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健康教育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行双轨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包括: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治疗依从性、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率以及满意度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均P<0.05),观察组在行延续健康教育后,自我效能感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延续性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强PCI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预后康复水平及健康教育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靶肺静脉单侧隔离及靶肺静脉双侧隔离的对比,评估不同手术方式对阵发性房颤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术中短阵的房颤心电图与标测的肺静脉靶点结合,确定房颤靶点。将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在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行房颤手术的69例患者分为靶肺静脉双侧隔离组和靶肺静脉单侧隔离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靶肺静脉双侧隔离55例,靶肺静脉单侧隔离14例。两组患者在3、6及12个月的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45%vs14.28%,9.09%vs28.57%,21.82%vs35.71%,均P> 0.05)。结论 对于存在单侧触发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靶肺静脉双侧隔离与靶肺静脉单侧隔离效果相同,因此仅隔离单侧靶肺静脉即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11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例、15例次,感染率12.7%,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尿路感染其次;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包括年龄≥75岁、术前住院≥2周、心功能Ⅲ~Ⅳ级、肾功能不全,肌酐≥221μmol/L;感染者死亡率高.结论 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医院感染率相对较高,常有多种相关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以进一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NF-κB p65亚基特异的RNA干扰(RNAi)腺病毒表达载体,并验证其对p65亚基的基因沉默效应。方法设计合成三对针对p65 mRNA不同位点的短发夹RNA(shRNA)编码序列,克隆到穿梭载体中,通过体外同源重组将短干扰RNA(siRNA)表达盒转移到腺病毒骨架质粒,构建RNAi腺病毒表达载体;在HEK293A细胞中包装并扩增病毒、空斑实验法进行病毒滴度测定;腺病毒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验证构建的RNAi腺病毒对p65蛋白表达的抑制效应。结果成功构建了NF-κB p65亚基特异的RNAi腺病毒表达载体,获得高滴度的腺病毒液;RNAi腺病毒感染ECV304细胞后可以高效抑制p65蛋白的表达,且对p65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可持续6d以上。结论应用RNAi腺病毒表达载体能有效阻断目的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和正常大鼠骨骼肌组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ase)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方法]①实验大鼠分正常对照组和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喂高脂饲料形成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组;②从骨骼肌组织中抽提mRNA,经逆转录分别用Cy3、Cy5荧光标记,获得两组动物来源的cDNA探针;③cDNA探针与含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的芯片杂交,结果扫描后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TPase基因表达水平在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时显著上调。[结论]PTPase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锦渡局根据中央关于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政事分开,及国家局关于改革财务管理办法的精神,将业务收入划分为执法收入、服务收入、业余服务收入。改变过去的全局吃“大锅饭”做法。明确了国家、单位、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大大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国家、单位、个人的收入都相对提高,逐渐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过渡,取得了良好的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2型猪链球菌荚膜多糖基因簇中cps2D基因敲除株(Δcps2D),比较野毒株05ZYH33与敲除株Δcps2D基本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设计合成引物L1/L2、R1/R2、Spc1/Spc2,分别扩增cps2D基因上、下游同源臂L片段、R片段及Spc^(R)抗性基因S片段,将3个片段连接至pUC19线性载体上,构建敲除质粒pUC19::cps2D。将敲除质粒电转导入05ZYH33感受态细胞后,利用Spc^(R)抗性平板筛选敲除株,并通过组合PCR和RT-PCR进一步验证。比较野毒株05ZYH33和敲除株Δcps2D细菌生长特性、溶血活性、革兰染色、细菌链长、荚膜形态等方面的异同。结果L1/L2、R1/R2、Spc1/Spc2三组引物分别扩增出L(1030 bp)、R(1030 bp)以及S(1130 bp)基因片段;通过无缝克隆的方法成功构建出敲除质粒pUC19::cps2D;电转入感受态细胞后获得69个克隆,筛选出26个疑似敲除株;组合PCR以及RT-PCR筛选后获得cps2D基因敲除株Δcps2D;与野毒株05ZYH33相比,Δcps2D对数期生长变缓,链长显著变短,荚膜稀疏变薄。结论成功构建cps2D基因敲除株,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其调控荚膜合成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