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采用一种相对快速、样品需求量少的纳升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nanoLC-MS/MS)法初步探究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C2.4及其来源的外泌体(DC-Exo)蛋白组分差异。  方法  收集DC2.4细胞培养基上清,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DC-Exo,使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进一步纯化而获得DC-Exo测定样品。采用Bradford法测定其蛋白总量,使用动态光散射法和透射电镜分别对DC-Exo粒度分布和形态进行考察。采用FASP酶解法制备DC2.4细胞和DC-Exo待测蛋白样品。nanoLC-MS/MS检测待测样品:采用μLPickUp上样模式,上样量仅1 μg,Transport liquid及Micro A相均为0.05%三氟乙酸-2%乙腈(V/V)aq.;nanoLC使用Acclaim? PepMap RSLC分析柱,流动相为(A)0.1%甲酸水溶液(V/V)和(B)0.08%甲酸-80%乙腈(V/V),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0.3 μL/min;MS/MS采用LTQ Obitrap双重质谱,使用APCI nanospray离子源,“一拖十”数据采集模式。得到结果以Uniport Mouse (Fasta文件) 为蛋白数据库,采用SQUEST对DC2.4细胞及DC-Exo蛋白质谱信息进行搜索和匹配,并整理分析。  结果  得到产量较高、粒径为40~200 nm的DC-Exo。用FASP酶解法处理得到的DC2.4细胞和DC-Exo冻干蛋白样品复溶后可直接上样,且上样量仅需1 μg。搜库结果显示,DC2.4细胞含蛋白998种,其中高表达227种,特有蛋白535种;DC-Exo仅含蛋白348种,其中特有高表达18种;两者共有蛋白为306种,共有高表达蛋白7种。  结论  本实验采用的nanoLC-MS/MS法所需进样量少,可相对快速地初步检测DC2.4细胞及其外泌体的蛋白组分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患者的年龄、息肉发生部位、大小和息肉病理类型及癌变的相关规律。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电子肠镜检查中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资料。结果在4 630例肠镜检查患者中,发现大肠息肉824例,检出率为18%,其中,腺瘤性息肉495例,占60.1%;炎症性息肉193例,占23.4%;增生性息肉125例,占15.2%;幼年性息肉11例,占1.3%。不同病理分型的息肉分布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性腺瘤平均直径明显大于绒毛状腺瘤和管状腺瘤。本组共有25例息肉发生癌变,癌变率为3.03%。癌变患者息肉病理组织学均为腺瘤型,直径≥1.1 cm者21例,占84%。结论中老年人大肠息肉发病率较高;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较常见;息肉直径≥1.1 cm或混合性腺瘤容易癌变;建议要重视36岁以后人群的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3.
林箐  丁磊  刘芳  宋以信 《中国医刊》2006,41(2):60-60
该患者的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患者以发热、腹胀起病,临床表现符合不全肠梗阻,经灌肠、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治疗后肠梗阻缓解。肠镜检查未见异常,后未再出现梗阻表现,推断梗阻原因可能为粪块阻塞。此阶段应用抗感染治疗体温稍有下降但未完全恢复正常;第二阶段患者恢复进食后体温明显升高,曾有肠炎表现,血淀粉酶增加,影像学上有胆囊多发结石,考虑患者有胰腺炎,患者一般状况逐渐转差;第三阶段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血尿淀粉酶升高明显,很快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表现(肝、肾、心、肺、血液、中枢系统),DIC,行持续血液滤过及呼吸机辅助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同时给予强力抗感染、保肝、补充凝血因子、小量抗凝、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患者各项指标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共载光敏剂二氢卟吩(Ce6)和氧载体全氟己烷(PFH)的长循环脂质体,对其进行表征,并进行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摄取的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Ce6和PFH共载的PEG化长循环脂质体(Ce6-PFH@PEG-Lip),运用单因素筛选法依次筛选探头超声功率、有机溶剂种类、卵磷脂与胆固醇及DSPE-PEG...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利福平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和体外细胞摄取.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利福平固体脂质纳米粒(RFP-SLNs);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用MTT法测定其对RAW 264.7、A549细胞的毒性,HPLC法测定其在这两种细胞中的摄取量.结果 RFP-SLNs的外观形态圆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 (NT proBNP)浓度与心功能分级 (NYHA分级 )、左室射血分数 (LVEF)等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 ,研究NT proBNP对心功能的评价作用及其在诊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初步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 2 0 0 3年 10月至 2 0 0 4年 4月门诊及住院慢性心衰患者 111例 ,正常对照组 39名。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 proBNP浓度 ,超声心动测定受试者LVEF等指标。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分级方案对心衰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心衰诊断以临床医生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客观检查等作出的综合判断为金标准。结果 心衰组NT proBNP中位数 (316 5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 (5 6 2 1pg/ml) (P <0 0 1)。NYHA分级与NT proBNP呈显著正相关 (r =0 818,P <0 0 1) ,LVEF与NT proBNP呈显著负相关 (r =- 0 6 36 ,P<0 0 1)。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 ,NT proBNP诊断心衰和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诊断界值 (cutoff值 )分别为 12 7 2 pg/ml和 6 6 7pg/ml,此时诊断心衰和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73%、10 0 %和 91 7%、85 7% ;诊断心衰的阳性预测值为 10 0% ,阴性预测值为 5 7%。结论 NT proBNP可以客观准确评价心功能 ,对心衰及左室收缩  相似文献   
17.
运用SHEL模型对1例门诊患者检查部位错误事件发生的软件、硬件、环境和人为因素进行风险识别和系统改进。通过完善查对流程,加强信息准确传递,优化门诊信息系统,实现门诊患者分流就诊,加强教育培训等方式提升诊疗安全性。改进措施实施后,未发生同类事件;医院总体纠纷发生率从2015年的0.94‰持续下降至2018年的0.6‰,患者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0%以上。建议将信息系统作为质量管理手段,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不良事件上报,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患者安全行为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现今医学知识条件下,医疗机构间对于患者安全认识存在差异,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医院管理者需借助现代医院管理模型,构建协作学习环境,衔接多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并形成系统。中国患者安全协作网北京工作组在协作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积极探索跨机构间的患者安全协作学习,形成开放动态、优势协调、良性互动的患者安全协作体系,推动国内患者安全协作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精细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对肝癌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为研究对象,四唑氮蓝还原法(MTT)观察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塞来昔布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并用小鼠肝癌细胞株H22建立昆明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塞来昔布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 MTT显示塞来昔布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塞来昔布(40 μmol/L)作用于SMMC-7721细胞36h后,G1期细胞比率由44.7%上升至49.9%,S G2/M期细胞比率由55.4%下降至50.1%,细胞增殖受抑制.在体动物实验表明,塞来昔布对移植瘤的生长和局部转移有显著的抑制效果.结论 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不同来源的肝癌细胞株均有增殖抑制作用,可能是预防和治疗肝癌的重要候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PARγ在35例肺癌组织及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并对35例患者进行随访,统计生存期及5年生存率。结果肺癌组织中PPARγIOD值为(2 755.87),其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的IOD值(225.95)(P0.05)。淋巴结转移组PPARγIOD值(3 354.2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IOD值(1 299.87)(P0.05)。PPARγ表达与术后TNM分期有关,Ⅲ、Ⅳ期PPARγIOD值(3 354.24)显著高于Ⅰ期IOD值(865.60)及Ⅱ期患者IOD值(2 307.68)(P0.05)。预后分析显示NSCLC患者死亡组PPARγIOD值(3 780.42)表达高于生存组IOD值(980.50)(P0.05);PPARγ低表达患者的生存期(64.16个月)显著长于高表达者(29.76个月)(P0.05)。结论 PPARγ表达与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PPARγ检测对NSCLC患者的病情诊断和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