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影响受精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该中心行常规IVF-ET助孕480周期,排除获成熟卵子数<5或精子正常形态<4%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方年龄、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精子向前活动力、女方年龄、女方体重(BMI)指数、不孕年限、总Gn量、月经第3日的基础FSH、LH、E2、窦卵泡数、HCG注射前的LH、E2、P、获卵数、男方原发/继发不育、女方原发/继发不孕、夫妇间孕史和是否有输卵管因素对受精失败发生的影响。结果:受精失败组的精子正常形态率(12.25±6.92)%和精子向前运动率(42.00±16.55)%低于受精正常组(15.28±5.68)%和(54.83±1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受精失败组的男性原发不育构成比(82.35%)、女性原发不孕构成比(70.59%)和夫妇间无孕史的构成比(85.29%)高于受精正常组(60.31%、44.84%和6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资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子向前运动率与受精失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精液指标是影响常规IVF受精的重要因素。在常规IVF周期中,精子正常形态率低、精子向前运动率低、男性原发不育、女性原发不孕和夫妇间无孕史为受精失败的危险因素,尤其应注意精子向前运动率这一指标。对存在受精风险的高危人群,可考虑实行短时受精或部分ICSI技术,对防止受精失败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是妇科疾病的一项难题,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的治疗包括各种手术、药物及放射治疗,尤其是药物方面在激素与非激素药物治疗上均有新的探索,本文对这些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3.
林津  高红艳  王军全 《农垦医学》2003,25(5):347-348
毒鼠强为禁用剧毒杀鼠剂,毒鼠强中毒在新疆各种集体中毒事件中较为罕见。现将2001年6月参与救治的一起急性毒鼠强集体中毒74例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4例中男性30例,女性44例。年  相似文献   
34.
重度乌头碱中毒致血红蛋白尿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头为中药 ,全株有毒 ,其主要毒性成分为乌头碱 ,中医常用其炮制去毒后治疗风湿寒症 ,但因炮制、煎煮时间不当 ,服用后常引起中毒。临床所见中毒症状以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常见 ,尚未见到有血红蛋白尿的报道。现将我院新近收治的一起 6例集体重度乌头碱中毒中出现血红蛋白尿的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 1 男性 ,36岁 ,既往体健。因服用乌头炮制的药酒约 2 0ml,半小时后出现口周、四肢麻木、恶心、频繁呕吐急诊入院。入院后体检 :神志清 ,烦躁 ,血压 10 5 / 75mmHg ,全身冷汗 ,心电图示 :窦速 ,频发多源室早 ,短阵室速。心电监护下予…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含量变化,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TnI在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法)分别测定患者组(包括AMI组和非AMI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TnI,并用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AMI组血清CTnI明显高于非AMI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非AMI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TnI单侧99%参考范围上限≤0.04μg/L,距离ROC曲线左上角最近的点为0.38μg/L,诊断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95.5%。结论CTnI定量分析在AMI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CTnI浓度0.38μg/L可作为诊断AMI的参考上限。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拟再生育不孕症人群中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7年7月就诊于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拟生育二孩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285例继发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资料,按照生育第一孩的分娩方式将109例瘢痕子宫患者纳入研究组,将176例非瘢痕子宫患者纳入对照组;按照患者年龄分为高龄组(≥35岁)和低龄组(35岁);再将研究组按照胚胎移植距剖宫产术的时间分为≥10年组(50例)和10年组(59例),比较各组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的临床妊娠率(42. 20%)、着床率(27. 40%)显著低于对照组(54. 55%、36. 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间生化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35岁的低龄组中,研究组的临床妊娠率(41. 51%)和着床率(28. 51%)显著低于对照组(68. 11%、46. 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生化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35岁的高龄组中,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异位妊娠率以及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中瘢痕子宫10年组的生化妊娠率(13. 56%)显著高于≥10年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是影响再生育人群IVF-ET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降低了IVF-ET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其对IVF-ET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的影响与患者的年龄和剖宫产术距再孕的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阴囊血管角化瘤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对7例阴囊血管角化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阴囊血管角化瘤患者均存在Ⅱ-Ⅲ度精索静脉曲张,2例伴有腹股沟斜疝,2例伴有阴囊皮肤静脉曲张,1例伴有少精子症.1例伴有无精子症.3例阴囊皮肤可见迂曲扩张、突起于皮肤表而呈蓝色的静脉.均未进行治疗.结论 阴囊血管角化瘤常伴有精索静脉曲张、腹股沟斜疝、阴囊皮肤静脉曲张,静脉回流受阻致静脉压力升高是阴囊血管角化瘤形成的主要原因,具有微血管扩张性丘疹的临床特征.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对于有症状者可采用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38.
<正>病例:患者,男,28岁,婚后未避孕未育2年,性欲、性生活正常,性生活频率为3-4次/周,同房时有精液射出。既往史:平素体健,家族无遗传疾病史及类似病史,父母生育2胎,有一妹妹已结婚,生育正常。体检:喉结存在,乳腺未见异常,胡须正常。阴毛分布正常,阴茎长度约为6cm,双侧睾丸体积各约10ml左右,质地可,双侧睾丸、附睾无压痛及结节,双侧精索静脉未触及曲张。辅助检查:第一次精液检查示:量3.0ml,pH=7.4,精子密度1×10~6/mL,活动率65%,精子活力=50%。第二次精液检查示:量3.2ml,pH=7.6,精子密度3×10~6/ml,精子活率95%,精子活力=65%。外周血染色体核型示:45,XY,t(5;17)(p13;p112),der(13;14)(q10;q10)(见图1)。Y染色体微缺失检查示:a、b、c区未见缺失。生殖性激素检测:卵泡刺激素(FSH)10.15mIU/mL  相似文献   
39.
<正>宫内外同时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HP)是指宫腔内妊娠和异位妊娠同时存在的一种妊娠并发症。随着促排卵技术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该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现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诊治的2例宫内外同时妊娠报告如下。1病例病例1:患者王某,女,26岁,2012年7月因原发性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外院行LE+HMG+HCG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前S1蛋白(Pre-S1蛋白)的检测在诊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138例携带不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和乙肝患者血清Pre-S1蛋白;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HBV-DNA,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HBeAg、抗HBcAg均阳性者,Pre-S1蛋白和HBV-DNA检出率分别为90.4%和95.2%,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该组患者Pre-S1蛋白、HBV-DNA与HBeAg的检出符合率较高。HBeAg阴性患者HBV-DNA与Pre-S1蛋白仍有不同检出率,均明显低于HBeAg阳性患者(P<0.01),显示部分HBeAg阴性患者仍存在病毒复制。结论Pre-S1蛋白能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情况,尤其可反映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