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79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目的:总结杨震教授对重症手足口病脑炎的病因病机见解和具体治疗方法。方法:依据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结合典型医案分析总结。结论:杨震教授抓住重症手足口病郁热本质,依据"治病求本"、"审症求因"原则,采用通腑泄热、熄风法,组方仙方承气汤,降浊、升清,宣畅气机,透热转气,可阻断、逆转病情,结合患儿及疾病特点直肠给药,在重症手足口病脑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 COX-2)在肝癌细胞中表达,探讨COX-2抑制剂celecoxib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免疫细胞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研究COX-2在肝癌细胞株中表达;MTT法观察COX-2抑制剂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 celecoxib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及MDR1/P-gp表达的变化;用RTPCR 方法检测Survivin mRNA药物处理后表达的变化.结果:celecoxib对肝癌细胞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celecoxib作用HepG2 48 h抑制率为70.98%±0.67%(200 μmol/L)、 47.93%±1.08%(100 μmol/L);Bel-7402为 57.29%±0.67%(200 μmol/L)、43.84%± 0.86%(100 μmol/L);同样浓度但作用20 h, HepG2为45.51%±1.35%(200 μmol/L), 14.35%±1.55%(100 μmol/L);Bel-7402则为34.35%±0.63%(200 μmol/L),15.35%± 0.88%(100 μmol/L),不同浓度以及不同作用时间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100 μmol/L celecoxib作用24,48,72,96 h的肝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2%±2.44%,4.0%±1.67%,20.4%±4.38%,57.9%±5.74%(HepG2)和3.0%± 1.05%,18.5%±3.51%,29.3%±3.25%,48.4%±4.77%(Bel-7402),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细胞周期分布改变,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24,48,72 h分别为:44.17%±1.01%,59.60%±0.61%,62.7%±1.22% (HepG2)和47.80%±0.41%,58.60%±0.46%, 78.40%±1.95%(Bel-7402),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PCNA蛋白表达呈强阳性( ),经药物处理后表达减弱,并随时间延长而显著;HepG2中COX-2蛋白表达明显弱于Bel-7402,药物处理后表达也不同.Survivin在肝癌细胞株中呈高表达状态, celecoxib作用48 h mRNA表达降至零,而72 h 后表达水平又有上升;两株肝癌细胞中经 celecoxib处理后,MDR1/P-gp表达有降低的趋势(Bel-7402),或是基本上不受影响(HepG2).结论:COX-2抑制剂celecoxib体外对肝癌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且以剂量、时间依赖方式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S期.COX-2与P-gp,Survivin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3.
秦成勇  杨震 《山东医药》2004,44(34):58-59
门静脉高压症(PHT)系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导致压力增高的一组综合征群。由于门静脉系统缺乏瓣膜,其引流范围内的小静脉与心脏之间任何部位血流受阻,均可以导致阻塞部位远端血管内的压力升高,出现门静脉高压或局限性门静脉高压。1 病因1.1 门静脉血流增加 1非肝病性脾肿大:如Gaucher病、热带性脾肿大、淋巴瘤等;2动静脉瘘:肝内或肝外的动静脉瘘均可以引起门静脉血流增加,导致门静脉高压,如腹外伤或肿瘤继发肝-门动静脉瘘。1.2 门脾静脉血栓形成或阻塞 此类病因可引起肝外窦前门静脉高压。脾静脉栓塞原…  相似文献   
84.
中国人家族性糖尿病人群中线粒体tRNALys基因突变筛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粒体赖氨酸基因的三个突变-tRNALyB8296A→G,tRNALyB8344A→G和tRNALyB8363G→A与日本人糖尿病的发病相关。本研究在糖尿病患者及对照组中均未发现这三个突变,提示这三个点突变均不是中国人线粒体糖尿病发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自然衰老模型大鼠脑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及PPARγ与PPARβ阻断剂对上述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12只雄性衰老SD大鼠(24月龄),分衰老组(6只)和衰老-替米沙坦组(6只)(5mg/kg/d,灌胃给药,1月),并以6月龄SD大鼠(6只)作为对照组。观察替米沙坦对大鼠血压、心率、脑血管功能的影响。分离大鼠脑基底动脉进行体外培养,以PPARβ的阻断剂GSK0660(1μM,24h)、PPARγ的阻断剂GW9662(1μM,24h)为工具药物,分析上述药物对替米沙坦(10μM,24h)介导的衰老大鼠模型脑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作用的影响。结果 24月龄衰老大鼠的血压、心率与6月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大鼠比较,衰老模型大鼠乙酰胆碱诱导的脑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下降,而硝酸甘油诱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未见明显改变。在培养血管组织中,替米沙坦孵育可显著改善衰老大鼠模型脑基底动脉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PPARγ的阻断剂GW9662可显著阻断替米沙坦的作用,但PPARβ的阻断剂GSK0660对替米沙坦的作用则无显著影响。结论替米沙坦介导的脑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依赖于PPARγ。  相似文献   
86.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连接(FC)与低频振幅(ALFF)技术,结合注意网络测试(ANT),探讨高温下人脑静息态神经活动变化及意义。方法 令18名被试按随机交叉顺序在高温(50℃)与常温(25℃)下暴露1 h后,采集fMRI数据,扫描结束后进行ANT测试。采用FC与ALFF分析fMRI数据,得到全脑FC网络与ALFF图,分别对其进行配对t检验,并对额-顶区ALFF与FC变化与注意网络效应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额眶区与颞叶、顶叶和枕叶等脑区连接显著降低,颞叶与额眶区、对侧颞叶、顶叶和枕叶连接显著降低,而脑岛、基底核区和丘脑以及额顶躯体感觉运动区等连接显著升高。前额叶背外侧、额眶区、颞叶等区域神经活动降低,而右侧躯体感觉运动区、丘脑及周围神经核团神经活动大幅度增强。执行控制效应降低与ALFF及FC改变显著相关。结论 高温下人脑静息态成像模式的变化可能反映了高温下认知功能改变的神经学基础与中枢神经系统自主调节与行为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87.
对军队某部无偿献血者的外周血进行了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平行检测,旨在探讨国内供血者中MP和CP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医院工作人员感染SARS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采用统一调查表,调查某综合医院内参与SARS患者救治和保障任务的工作人员感染SARS的影响因素.用SPSS12.5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所调查的36种因素中,18种与感染SARS显著关联,其中13种为保护因素,5种为危险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区域”、“接触史”、“抢救病人”、“采取专门防护措施”、“个人消毒”和“心理状况”等6种因素在SARS医院内工作人员感染中起重要作用.[结论]医院工作人员感染SARS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其中“有效接触”和“有效防护”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心理状况差、工作压力大对感染SARS的效应相对较小,但仍有一定的作用.建议医院工作人员在临床救治SARS患者和完成保障任务时,首先应当加强个人防护和消毒,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9.
患儿男,4个月,因发热、咳嗽、腹泻5^+ d入院。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41℃,伴寒战,咳嗽每日10余次,每次咳1~2声,每天腹泻4~5次,为黄色稀水样便,无黏液脓血,量不等。院外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头孢哌酮、病毒唑等,病情无好转。2006年8月15日入本院。入院体检:T38.1℃,H170次/min,R58次/min,体重8kg,  相似文献   
90.
<正> 我们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肝炎,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比较完整的186例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186例肝炎中,男性136人,女性50人,20岁—40岁患者共110例占59.1%。病例选择:根据1978年杭州会议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意见拟定诊断标准。甲型肝炎159例,其中急性黄疸性肝炎27例,急性无黄疸性肝炎36例,慢性活动性肝炎67例,慢性肝炎合并肝硬化29例。乙型肝炎2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