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谦  郭春艳  滕一星  李虹伟 《北京医学》2011,33(11):879-881
目的 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相关急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11年2月590例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90例患者诊断阳性率为86.6%.冠心病379例(64.2%),包括心肌梗死286例(48.4%),合并室壁瘤21例及机械并发症1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1例(1...  相似文献   
42.
心血管疾病相关血糖管理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SGLT2-I系列研究证实,优选的降糖药物治疗能够给患者带来心血管获益。UKPDS试验后10年随访研究显示,优化的降糖方案能够带来长期的后续保护效应。针对个体患者,指南推荐综合管理、个体化治疗,关注低血糖的不良效应。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分析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社区居民冠心病(CHD)的危险因素变化情况,为制定不同年龄段社区居民CHD的防治措施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和2014年均在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社区进行健康体检的居民824名。分别记录纳入居民2009年和2014年的CHD危险因素,包括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按年龄将研究对象分层:<40岁,175名;40~60岁,557名;>60岁,92名。分析按年龄分层后2009年和2014年居民的CHD危险因素变化。结果 2014年研究对象体质指数、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高于2009年,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2009年(P<0.05);2009年与2014年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年龄段居民的2014年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高于2009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2009年(P<0.05);2009年和2014年体质指数、舒张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60岁年龄段居民的2014年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高于2009年,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2009年(P<0.05);2009年和2014年体质指数、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年龄段居民的2014年血糖高于2009年,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2009年(P<0.05);2009年和2014年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不同年龄段社区居民共同的CHD危险因素。在3个不同年龄段中,体质指数并非40~60岁社区居民的CHD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4.
心肌桥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伴晕厥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57岁,因突发晕厥2次,胸闷、胸痛1d于2006年2月1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1周前站起时突然摔倒在地,伴恶心,持续数秒钟自行缓解.入院当日晨5时,患者在睡眠中突然憋醒、胸闷、胸痛,排尿后晕厥,胸痛不能缓解来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6年.有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少量.查体:血压125/80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入院后心电图显示胸前导联V2-6 ST-T改变,肌酸激酶(CK)482 U/L、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37U/L;肌钙蛋白T 0.80ng/ml.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血管迷走性晕厥.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LAD)中段可见2处肌桥(图1).造影过程中出现晕厥,心率60次/min,血压40/20mmHg,经用多巴胺后3min血压恢复至100/60mmHg.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循环中脂联素(APN)水平对粒体转录因子A(Tfam)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6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住的急性STEMI患者160例,根据入院患者血清APN的中位数将患者随机分为低脂联素和高脂联素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情况、血清PGC-1α、Tfam、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心肌灌注情况和临床预后。结果低脂联素组STEMI患者吸烟的比例较高(4.0%vs.52.7%,P=0.007),高脂联素组STEMI患者血清肌酐水平较低[(90.2±54.5)mmol/L vs.(76.2±17.3)mmol/L,P=0.022]。低脂联素组患者中,Gensini积分显著升高[(34.6±26.1)vs.(42.6±20.1),P0.05]。低脂联素组患者中,Tfam和PGC-1α水平较低(P0.01),TNF-α和IL-6水平较高(P0.01)。结论急性STEMI患者病变较重的患者APN水平较低,血清APN较低的患者炎症因子较高,Tfam和PGC-1α因子下降。  相似文献   
46.
目的总结分析心肌梗死后不同阶段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的闭塞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心肌梗死患者1 52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时间和心肌梗死类型将所有的患者分为4组:24 h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组(急诊CAG STEMI组)、7天至2周内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组(择期CAG STEMI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OMI组)、3天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组(NSTEMI组)。通过分析各组的影像学资料,观察梗死相关动脉分布和闭塞情况。结果各组梗死相关动脉的分布情况为:急诊CAG STEMI组中,左前降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梗死相关动脉;择期CAG STEMI组中,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仍高于其余梗死相关动脉;OMI组中,各梗死相关动脉无明显差别;NSTEMI组中,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高于其余动脉。各组梗死相关动脉的闭塞情况为:急诊CAG STEMI组高于择期CAG STEMI组、OMI组、NSTEMI组(P<0.001),OMI组高于择期CAG STEMI组、NSTEMI组(P<0.01),择期CAG STEMI组与NSTEMI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时常不能及时发现就诊,需要提高对梗死相关动脉为回旋支的心肌梗死患者的识别和及时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周后闭塞率明显降低,近一半的患者达到TIMI 2~3级血流。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的闭塞率较低,可能是无ST段抬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7.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与没有糖尿病的患者相比较,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显著增加。同样,在已经确诊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近些年来,由于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的迅速发展,使得不合并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显著下降。然而,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男性  相似文献   
48.
与没有糖尿病的患者相比较,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显著增加.同样,在已经确诊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  相似文献   
49.
患者1,女.69岁,因情绪激动(参加表演)后胸闷8h,头晕、黑蒙5h入院。既往体健。查体:双肺呼吸音粗.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余未见异常。心电图:Ⅱ、Ⅲ、aVF,V1~9导联ST段抬高0.2~0.8mV.T波高尖。血清肌钙蛋白:0.35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65U/L。入院时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基底段略厚,  相似文献   
50.
<正>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曾是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已经逐渐上升至首位。但是,瓣膜性心脏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VHD)仍然是临床需要面对的重要疾病。资料显示,欧洲VHD患病率仍然较高,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年龄>75岁的老年患者中可高达12%以上;而VHD患者的8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预期值(P<0.001)[1]。近年来,VHD的发展呈现一些特点,主要病因及受累人群发生了悄然的变化;治疗手段和认识理念方面也取得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