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护理风险与管理方法,确保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方法对肝胆外科护理风险进行排查,分析风险存在的原因,针对性提出有效的管理方法。结果通过对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的排查和分析,进行针对性的控制,能有效降低肝胆外科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22.
王国丽  李素婷 《北京医学》2001,23(5):261-261
巨细胞包涵体病毒(CMV)感染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感染疾病之一.它临床表现多样,以肝、肺损害最为常见,而其他损害,如心、肾则报道较少.现对我院1997~1999年确诊巨细胞包涵体病患儿的心肌损害加以分析,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d(SS-d)对乙醇损伤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保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乙醇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以不同浓度的SS-d对肝细胞保护,检测培养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和肝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MTT法检测肝细胞存活率。结果SS-d(1.0,2.0,3.0mg.L-1)明显改善肝细胞存活率,抑制乙醇引起的ALT活性的升高,对肝细胞中MDA含量升高和GSH-px活性降低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SS-d对乙醇损伤大鼠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S-d清除自由基、抑制质脂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吗啡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实验从医院内部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16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将入组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临床监测指标。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临床监测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各项临床监测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吗啡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能够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促进患者临床指标和身体机能的优化,适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25.
SSF改善小鼠化学性记忆障碍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SSF对基些化学试剂引起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水迷宫行为实验法,检测SSF对东莨菪碱、戊巴比妥钠引起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小鼠到达终点平台时间(潜伏期)和进入盲端次数作为检测指标,脑复康为对照药。结果:单次腹腔注射东莨菪碱3mg/kg明显损害已训练达标小鼠记忆,灌胃50、100、200mg/kgSSF明显逆转东莨菪碱产生小鼠记忆障碍。在连续5天记忆获得实验中,15mg/kg戊巴比妥钠明显抑制小鼠记忆获得,200mg/kg脑富康(ig,12d)和50、100、200mg/kg(灌胃,12d)SSF皆能显著降低戊巴比妥钠引起小鼠到达终点平台的潜伏期和进入盲端的次数。结论:SSF能够改善戊巴比妥钠东莨菪碱和产生的小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26.
本研究选用四种中药(熟地、菊花、山药和牛膝)煎剂灌胃小鼠,然后测定其肝、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结果表明:(1)GSH—PX活性各给药组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LPO含量均有不同的降低;(3)GSH—PX/LPO比值均有所提高,以肝组织效果显著。此研究为阐述四种中药的作用机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近年来研究表明,酒精作为肝细胞凋亡诱导剂,诱发肝细胞异常凋亡在ALD 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在众多凋亡相关基因中, Bcl-2家族与肝细胞凋亡关系密切。Bcl-2和Bax分别作为Bcl-2家族中抗凋亡和促凋亡的代表基因,在肝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中起中心作用[2]。本研究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了益心酮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益心酮对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28.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中既是一门前沿学科,又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生物化学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原有生物化学实验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且存在较大的重复性,内容相对陈旧、缺乏时代气息,远远落后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从而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及促进其创造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测评估心肺复苏(CPR)后神经功能预后的NSE临界值,分析NSE含量与GPC评分相关性,探讨两种指标联合监测对评估CPR后神经功能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6月本院神经内科和中心ICU收治的心肺复苏后恢复自主循环仍处昏迷状态的患者,共60例。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病死组,对两组患者行GPC评分,并在心肺复苏后48h行血清NSE检测,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分析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性,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NSE的最优截断点(Cutoff值)。结果病死组GPC评分和血NSE含量水平均高于生存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根据ROC曲线计算得出,以血清NSE水平来预测患者病死率,其Cutoff值为56.50ng/ml,其诊断灵敏度为80.8%,特异度为65.6%。以Cutoff值为界将患者分为<56.50ng/ml组和≥56.50ng/ml组,两组在GPC评分及实际病死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NSE评估心肺复苏后脑功能预后的Cutoff值为56.50ng/ml,其可与GPC联合应用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以及预测死亡危险度。  相似文献   
30.
目的:总结重度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重度上消化道出血112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痊愈出院99例,未愈自动出院3例,死亡10例.结论: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护理可增加重度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减少出血后各种并发症及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