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近年来,随着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不断增多,脑梗死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1],但目前尚缺乏特殊的治疗方法。我们应用都可喜、银杏叶片联合治疗64例脑梗死患者,疗效满意,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为2000年3月~2004年9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26例,其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所有病例均经颅脑CT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为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都可喜、银杏叶片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6岁;伴失语9例,构音障碍25例,意识障碍4例,偏瘫…  相似文献   
3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诊断糖尿病 (DM )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对 6 5 15例可疑糖尿病人行OGTT ,分别以空腹血糖 (FPG)≥ 7 0mmol/L和OGTT2h血糖 (PG2h)≥ 11 1mmol/L作为DM诊断标准 ,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以FPG和PG2h为DM诊断标准 ,DM的患病率分别为 38 2 1%、5 2 34% ,符合率为 70 7% ,两个标准诊断DM并不一致 (χ2 =131 37,P <0 0 1)。结论 仅凭FPG诊断DM是不够的。以PG2h为DM诊断的金标准 ,诊断DM的理想FPG切点为 6 0mmol/L。当FPG≥ 6 0mmol/L时 ,一定要行OGTT ,以早期发现DM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患者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tior cells,EPC)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的浓度,免疫印迹杂交法(Western blot)半定量测定eNOS的含量.结果 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组EPCs数量最少,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降低,No和eNOS表达最弱,糖尿病无血管痛组表达增强,对照组表达最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o和eNOS的表达与EPC的数量呈正相关(r=0.651,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患者EPC数量减少,功能降低,可能与eNOS、NO表达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34.
随着我校招生规模扩大,专业的增加,我们以前制定的教学方案已不太适应目前的形式,对于妇产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妇产科工作,他们在妇产科实习时间为16周,多于其他专业学生,但仅仅是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对高糖培养大鼠肾成纤维细胞(NRK)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NRK分4组进行体外培养:(1)正常组:5.6mmol/L的葡萄糖;(2)高糖组:30mmol/L葡萄糖;(3)高糖+PDTC1组:30mmo/L葡萄糖+5μmol/LPDTC;(4)高糖+PDTC2组:30mmo/L葡萄糖+10μmol/LPDTC,分别于培养24h、48h取各组NRK采用RT-PCR检测其MCP-1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检测MC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MC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不同浓度PDTC干预后,MC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随PDTC浓度增大,下降更明显。结论:高糖可使NRK中MCP-1表达增高,PDTC能抑制NRK中MCP-1表达。  相似文献   
36.
包艳  李竞 《中国药师》2009,12(12):1698-1701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链脲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每日给予罗格列酮5mg·kg^-1、20mg·kg^-1灌胃,共4周。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BS)、血脂及24h尿白蛋白水平。随后处死大鼠,测定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转录激活蛋白-1(AP—1)的活性。同时留取肾脏组织作PAS染色进行病理检查。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P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及蛋白质的含量。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罗格列酮20mg·kg^-1干预组Bs、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但肾脏MDA、TGF—β1 mRNA及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AP-1活性虽有所降低,但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肾脏抗氧化酶活性,包括SOD、GSH—Px、T—AOC则明显上升。病理检查发现该组较糖尿病组肾小球面积、体积减小。结论:罗格列酮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早期肾脏损害。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下调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高糖及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对大鼠成纤维细胞中,细胞间黏附蛋白-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管成纤维细胞(NRK);葡萄糖孵育下分6组:正常对照组,高糖1组,高糖2组含葡萄糖分别为5.6,15和30 mmol/L,干预组在葡萄糖30 mmo/L基础上分别加入PDTC 5,10和20μmol/L;RT-PCR检测24,48 h后各组ICAM-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ICC)法检测24,48 h各组的ICAM-1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I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而不同浓度PDTC干预后,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且与PDTC呈剂量时间依赖性。结论:NF-κB抑制剂PDTC可以下调高糖环境下NRK中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38.
本院在1996~1998年用彩色多普勒共诊断51例急性附睾炎的患者,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51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诊断附睾炎,年龄2~54岁,平均29岁。这些患者均为单侧阴囊肿痛,发病时间为4天~15天。采用DIASONICS-GATAWAY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10MHz。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常规检查托起阴囊。多切面扫查两侧阴囊,仔细观察睾丸附睾的大小、形态、回声以及鞘膜腔的变化,然后用CDPI显示其血流,注意观察异常区内部及周围的血流情况,通过与健侧睾丸附睾的血流比较,判断患侧血流多少…  相似文献   
39.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严重影响糖尿病(DM)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细胞外基质(ECM)在肾小球、肾小管聚集导致的肾小球坏死及肾间质纤维化是其特征性病理改变Ⅲ,DN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的研究资料显示,DN的发生可能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M0/Mφ)在肾组织的广泛浸润有关,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一  相似文献   
40.
以CBMdisc和MEDLINE光盘检索系统为工具,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0-1999年我国肾脏病学方面的文献,分别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内容分布、机构和著者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客观评价我国肾脏病学的研究现状和水平,预测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