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5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目的:探讨新型磷酸钙骨水泥(BiopexR)骨内移植的生物学特点。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4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动物室完成。①取4~6个月龄健康成熟中国大白兔18只,在双侧股骨内侧髁部建立骨缺损骨水泥填充模型。②将BiopexR(粉液比为3∶1),用专用注射器注入骨孔内并使骨水泥稍外溢,同时指压2min至骨水泥凝固。③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植入后3,6,12及24周时BiopexR的组织学改变。结果:①光镜观察:3周时,可见BiopexR同骨床直接愈合,没有纤维组织介入。BiopexR表面有新骨形成。6周时,BiopexR量开始减少,其表面新骨形成增多,同时可见新骨向BiopexR内部生长,新骨与BiopexR交织在一起。12周时,BiopexR量明显减少,新生骨小梁增粗,交织成网状。24周时,BiopexR量进一步减少,可见成熟骨细胞,出现板层骨。②透射电镜:观察:3周时,在BiopexR表面可见许多成骨细胞,细胞表面微小突起伸向BiopexR内部,成骨细胞胞浆内可见较多粗面内质网。同时可见一些破骨细胞。在BiopexR与骨床之间可见一透亮线,但并非是纤维组织,表明结合力较弱。12周时,BiopexR密度减低,呈网状结构。在BiopexR内部可见散在的成骨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轻度空化。在BiopexR与骨床之间未见透亮线,表明已牢固结合。结论:BiopexR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及可降解性,是一种理想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562.
目的:探讨CD_(44)、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vWF:Ag在正常淋巴组织及不同恶性度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结果:①在正常淋巴组织中,分化趋于成熟的小淋巴细胞CD_(44)表达呈强阳性,而生发中心处于转化阶段的淋巴细胞CD_(44)不表达。②不同恶性度NHL均不同水平表达CD_(44),其中高度及中度恶性者CD_(44)呈强阳性,高度恶性者阳性率高于中度恶性者,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0例低度恶性者中,只有2例弱表达,其余均为阴性,与前二者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PCNA的表达也呈现上述特点。③不同恶性度NHL的微血管密度随其恶性度的增高而逐渐升高,各级别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D_(44)在正常淋巴组织及NHL组织中具有不同的表达规律;把NHL中CD_(44)的表达与PCNA的表达及血管密度相结合,可作为判定NHL恶性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63.
福州牛滑     
<正>关于牛的故事不少。魏惠王时,庖丁解牛的技术令人赞叹;挂牛头卖马肉的故事见于《晏子春秋》;郑国的弦高干的是长途贩牛的生意,一天他赶着牛走在路上,遇见一支正打算偷袭郑国的秦国军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弦高急中生智,把贩运的牛献给秦军主帅,谎称奉郑国国王前来劳军,秦军主帅见阴谋暴露,便撤兵而回,在殽之战被晋军打败。福州没有这样大气恢弘的故事,但福州人将牛肉做成了美食却是不争的事实。福建龙岩客家人将牛分成九个部位来吃,  相似文献   
564.
目的对骨髓干细胞移植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自体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进行比较。方法建立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的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细胞移植组,动员剂组,移植组模型建立1w后再次开胸,于梗死区内注射经BrdU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4w后观察移植细胞分化情况和促血管生成作用,并用超声检测心脏功能改变。结果细胞移植4w后,可以在坏死区内找到增殖的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另外Ⅷ因子染色可见移植组和动员剂组坏死区内有大量的血管新生,超声检查显示移植组及动员组心脏功能显著改善,两组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者间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细胞移植和动员剂注射治疗,均能促进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区及其周边区域的毛细血管新生、改善心脏功能,而细胞移植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65.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DN6在卵巢癌、肝癌以及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阐明CLDN6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6例卵巢癌、30例肝癌以及29例侵袭性脑膜瘤组织中紧密连接蛋CLDN6的表达,同时分别以26例卵巢良性肿瘤,19例癌旁正常肝组织以及29例非侵袭性脑膜瘤组织作为对照,分析CLDN6在上述肿瘤中的表达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织中CLDN6表达阳性率为69.44%,卵巢良性瘤中CLDN6表达阳性率为34.6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肝癌组织中CLDN6表达阳性率为73.33%,癌旁正常肝组织中CLDN6表达阳性率为26.3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侵袭性脑膜瘤组织中CLDN6表达阳性率为10.34%,非袭性脑膜瘤组织 CLDN6表达阳性率为65.51%,两者比较差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LDN6在卵巢癌和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在侵袭性脑膜瘤组织中表达下调,推测CLDN6表达改变可能会破坏紧密连接组成成分的比例,进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66.
目的 为解决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不足问题,分离和培养人脂肪干细胞(hADSCs),并在体外定向诱导hADSCs分化为内皮细胞.方法 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和贴壁筛选法从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及扩增hADSCs;应用纤维粘连蛋白(FN)与富含多种生长因子的内皮细胞支持液EGM2-MV及高浓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i6s)50 ng/ml,协同定向诱导hADSCs分化为内皮细胞,然后对其进行形态、表型及功能鉴定.结果 体外分离、培养出高度同源性的hADSCs,hADSCs定向内皮分化后免疫组化及RT-PCR结果显示,内皮特异性标志物CD31、CD34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DR)阳性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内皮特异性结构怀布尔-帕拉德(Weibel-Palade)小体,内皮细胞功能性检测结果显示诱导后hADSCs能够吞噬Dil标记的乙酰化的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及在基质胶(Matrigel)上形成小管样结构,成管数(18.9±1.203)、分支数(31.2±1.304)、结点数(16.9±1.183),与HUVE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外可成功诱导hADSCs分化为内皮细胞.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of direct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adipose stem cells (hADSCs) into endothelial cells (EC), so as to provide seed cells for tissue engineered vessels.Methods hADSCs were isolated from human adipose tissue by collagenase digestion, cultured and amplified by adherence to flasks. Then hADSCs were directionally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EC by a combination of fibronectin ( FN ), endothelial cells support liquid ( EGM2-MV ) containing various growth factors and high concentration of VEGF165 (50 ng/ml). Then, the cells morphology, phenotype and function were identified. Results Highly homologous hADSCs were obtained, and then hADSCs were directionally differentiated into EC. CD31 and CD34, the specific markers for EC,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KDR) were positive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RT-PCR. In addition,unique Weibel-Palade bodies in EC were observed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Functionally,hADSCs could swallow Dil-Ac-LDL and form tube-like structures in matrigel after endothelial differentiation. Conclusions hADSCs can be successfully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endothelial cells in vitro.  相似文献   
567.
李玉林 《东方药膳》2009,(11):23-23
玫瑰花系采摘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的花蕾,紫红色,气味芳香。由于玫瑰具有耐寒、耐温的属性,且花蕾香嫩、润泽,早在隋唐时期,就备受宫廷贵人的青睐。当时的杨贵妃一直能保持住肌肤柔嫩光泽的主要秘诀之一,就在于她沐浴的华清池内,长年浸泡着鲜嫩的玫瑰花蕾。慈禧太后也曾用玫瑰花制作的胭脂、玫瑰香皂。  相似文献   
568.
目的: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体外向心肌细胞(CMs)定向诱导分化,进行超微结构观察,为hMSCs体外向CMs诱导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hMSCs并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鉴定;选用生长良好,纯度高的P5代hMSCs,用5-氮杂胞苷(5-Aza,10 μmol•L-1)体外定向向CMs诱导分化,对其进行Desmin检测,在倒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出细胞不表达CD34,高表达CD44,表明扩增细胞为hMSCs。hMSCs经5-Aza诱导分化后其形态发生改变,逐渐由长梭形变为多角形及星形,并表达Desmin。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大小不一致,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细胞器丰富,胞质内可见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部分细胞内可见大量糖原颗粒沉积,小部分细胞内可见髓样小体;胞浆内可见肌丝样结构,细胞间存在细胞连接。结论: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的hMSCs经5-Aza诱导,可分化成具有CMs超微结构特性的心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569.
高迁移率蛋白A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与表达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高迁移率蛋白A2(HMGA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MGA2 基因功能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RT-PCR 方法从人乳腺上皮HBL-100 细胞中扩增HMGA2 基因全长cDNA,扩增产物经双酶切及凝胶回收后,直接克隆至黄绿色荧光真核表达载体YFP-C1中,构建YFP- C1-HMGA2重组质粒。将YFP-C1-HMGA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中,通过RT-PCR方法验证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YFP-C1-HMGA2的正确性。结果:RT-PCR获得长度为351 bp的HMGA2全长cDNA,经YFP-C1真核表达载体克隆、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测序结果示基因序列与GenBank序列一致,证实真核表达质粒YFP-C1-HMGA2构建成功,并且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HMGA2基因,构建了YFP-C1-HMGA2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570.
目的:分离和培养人脂肪干细胞(hADSCs),并在体外定向诱导hADSCs分化为脂肪细胞。方法: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和贴壁筛选法从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及扩增hADSCs;应用地塞米松、吲哚美辛、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及胰岛素定向诱导hADSCs分化为脂肪细胞。结果:体外分离、培养出高度同源性的hADSCs,hADSCs具有相对特异的细胞表面标志,即CD29、CD73、CD105及CD166呈阳性表达,而CD31及HLA-DR呈阴性表达;hADSCs具有典型的干细胞增殖特点,大部分处于静息期,只有少数细胞处于增殖活跃期;hADSCs能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结论:成功地分离、培养出高度同源性的、未分化的hADSCs;体外定向诱导hADSCs可分化为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