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36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右心导管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慢性心衰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拟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术前1周内进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压;根据CRT术后患者心功能变化分成CRT有反应组与无反应组。术后6个月内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超过5%,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降低1级或1级以上者定义为CRT有反应;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PCWP对CRT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水平PCWP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35例CRT患者中有反应24例,无反应11例;有反应组PCWP(11.9±7.0)mm Hg,无反应组PCWP(21.7±9.1)mm Hg,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以PCWP 12.0 mm Hg为最佳分界点时,Youden指数最大,预测CRT反应性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58.3%。相对于PCWP>12.0 mm Hg组,PCWP≤12.0 mm Hg组CRT术后心功能、左室内径和PCWP更佳。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PCWP≤12.0 mm Hg组患者比PCWP>12.0 mm Hg组患者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生存时间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79)。结论:术前右心导管检测PCWP对CRT反应性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术前PCWP低的患者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生存时间长。  相似文献   
5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社会、心理问题引起的亚健康状态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且人数逐年增加,成为备受关注的医疗及社会问题。同时,其干预机制一直较混乱,缺少规范。跟西医相比,中医药在此方面有很大优势。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和作者长期的临床实践,从亚健康的中医认识、中医分型和中医干预方案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可从不同方面对亚健康进行辨证分型,结合传统中医养生的理论和独特技术,施以相应干预措施,在当前是必要的,从而达到扭转亚健康,恢复健康,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3.
54.
自1954年麻疹病毒(MV)分离成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单一血清型.1998年5月,WHO规定对MV基因定型至少对血凝蛋白(HA)全长编码序列或核蛋白(N)基因碳末端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至目前已发现MV存在8个基因组(A-H)23个基因型[1].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评价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即DC-CIK联合白细胞介素(IL)-2治疗肾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肾细胞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DC-CIK联合IL-2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IL-2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及CD16+CD56+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CD16+CD56+及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3.3%(25/30),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1年复发率分别为93.3%(28/30)、6.7%(2/30),对照组分别为83.3%(25/30)、13.3%(4/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联合IL-2治疗可以提高肾细胞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跨越-2009”全员全装整建制师跨区机动摩托化行进途中区域性保障健康干预的特点和规律,以减少训练伤、降低集聚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分为沿途、宿营、撤离3个保障阶段,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在沿途保障阶段发放编制宣传资料;宿营保障阶段采取多形式全面展开保障工作;撤离保障阶段与参训部队随行医疗机构人员进行沟通和专业指导等.结果 通过实施3个阶段的健康干预措施,沿途保障阶段主要为收集资料,了解情况,健康评估和宣传教育;宿营保障阶段为继续了解掌握疾病信息,逐项开展工作,对一般病症、急症进行了诊疗处置,及时发现了聚集性病例并实施有效干预;撒离保障阶段与参训部队卫生人员沟通,交流经验并给予专业指导.结论 分析总结建制师跨区机动摩托化行进途中区域性保障卫生防病的特点,有计划地实施健康干预措施,对确保区域性卫勤保障任务的完成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及实时三维成像技术(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technology,RT-3D)评价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变化,为临床评估手术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行射频消融的PAF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是否恢复窦性心律分为窦性心律组(SR组,24例)和房颤复发组(AF组,8例)。PAF患者在术前、术后1、6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STI及RT-3D测量左心房内径、容积、左室收缩期、舒张早期、左房收缩期的峰值应变率和射血分数等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参数。  结果  术后1月,SR组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其他参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AF组所有参数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6月,SR组患者左心房前后径(LAAPD)、左心房上下径(LAUDD)、左心房左右径(LALRD)、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较术前及术后1月均显著减小,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水平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均显著升高,且侧壁基底段、间隔中间段、侧壁中间段的各应变参数(SRS、SRE、SRA)及整体应变参数(GLSRS、GLSRE、GLSRA)较术前及术后1月均升高(P<0.05),侧壁房顶段及间隔房顶段的各应变参数均较术前及术后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组LAVmin、LAVmax较术前升高,LAEF、LAAEF水平较术前均降低(P<0.05),其他参数均较术前及术后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STI及RT-3D可以定量分析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变化,术后恢复窦性心律者,其左心房内径减小,射血分数升高;术后房颤复发者左心房容积增大,心房功能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58.
夏强  李新立  刘群才 《人民军医》2001,44(12):711-712
1992~ 2 0 0 1年 ,我们收治老年人脑卒中 182 1例 ,发生医院感染 4 2 6例 ,感染率为 2 3 4 %。为探讨其防治对策 ,我们分别分析了脑卒中 182 1例和发生感染的 4 2 6例的情况 ,以期为老年人脑卒中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998例 ,女 82 3例 ;年龄 60~ 79岁 ,平均 64 2± 2 7岁。住院天数 1~ 113d ,平均2 0 2± 2 2d。其中脑梗死 12 71例 ,脑出血 384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 166例。死亡 113例 ,病死率约为 7 0 %。1 2 分析指标  (1)分析脑卒中 182 1例性别、各年龄段、意识状况和治疗操作方式引起医…  相似文献   
59.
左心疾病相关肺高血压是最常见的肺高血压类型,主要包括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等左心疾病导致的肺高血压。左心疾病合并肺高血压患者的症状更加严重,病死率更高。但该类肺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不统一、病理生理机制不甚明确、分类方法存在争议、靶向药物治疗缺乏证据,该文对左心疾病相关肺高血压的定义、...  相似文献   
60.
荆晓蕾  赵淑霞  李新立  夏强  刘群才 《护理研究》2009,23(26):2377-2378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高热对大面积脑梗死(LCI)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3例入院时合并不同程度高热的LCI病人入院后出血性转化(HT)、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医院感染、生存者预后生活质量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发生HT者27例(13.30%);死亡21例(10.34%);MODS者23例(11.33%);不同体温生存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温越高出院时NDS、ADL得分越高.[结论]LCI高热病人体温越高HT及MODS发生率、病死率、医院感染率等升高,且生存者生活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