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9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宋淑红  欧阳秋  李志华  李红霞  周招莲 《江西医药》2022,(9):1077-1078+1081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联合环孢素A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保胎成功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URS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加用环孢素A治疗,持续用药4周。比较两组保胎成功率、妊娠结局、血人绒膜毛促性腺激素(HCG)及性激素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保胎成功率、足月分娩率为89.74%、71.79%,高于对照组的71.79%、4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12周时HCG、雌二醇(E2)、孕酮(P)水平为(78965.41±1267.58)IU/L、(924.41±86.85)pmol/L、(135.96±12.15)nmol/L,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屈孕酮联合环孢素A可提高URSA患者保胎成功率,改善孕早期HCG、E2、P水平及妊娠结局,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32.
目的 观察清热化痰散结方联合地塞米松棕榈酸酯注射液封闭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PC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予手术治疗,治疗组50例予清热化痰散结方联合地塞米松棕榈酸酯注射液封闭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乳腺肿块最大直径、疼痛VAS、炎症指标、免疫因子变化;比较2组乳房美容优良率;比较2组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0%(47/5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36/4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乳腺肿块最大直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乳腺肿块最大直径、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IL-6、IL-1β、TNF-α、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免疫因子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  相似文献   
933.
田海燕  李志华 《贵州医药》2023,(10):1679-1680
目的 探究全方位精细化护理+高频振动排痰系统干预运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采取全方位精细化护理+高频振动排痰系统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高频振动排痰系统干预,比较各组的干预结果。结果 研究组排痰量少于对照组,且人机协调、机械通气、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方位精细化护理+高频振动排痰系统干预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天数,促进肺功能改善,同时满意度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34.
目的 探讨补体C3及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七氟烷麻醉对老龄小鼠突触可塑性及工作记忆力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9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七氟烷麻醉组和七氟烷麻醉+补体C3抑制剂组。用Y迷宫试验检测工作记忆,用q RT-PCR法检测C1q和C3 mRNA表达;用长时程增强效应(LTP)评价突触可塑性,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Smad3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七氟烷麻醉抑制小鼠自发交替率和LTP实验的群峰电位(PS)增幅,促进C1q和C3 mRNA及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补体分子C3抑制剂促进小鼠自发交替率和PS增幅,抑制C1q和C3 mRNA及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结论 七氟烷麻醉可导致老龄小鼠工作记忆水平和突触可塑性下降,其机制可能与补体C3介导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35.
患儿,男,1个月14 d,因腹胀2周,加重3 d入院。患儿生后曾有脐炎病史,体格检查示腹胀明显、腹壁静脉显露、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脏转氨酶轻度增高,肝脏超声及CT均提示门静脉肝内段及肝脏左中右静脉肝内段不显影、管腔闭塞、周边纤维增生,临床诊断为脐炎引发的肝窦阻塞综合征。入院后12 d患儿出现大量血性腹水,继发低血容量性休克、呼吸衰竭,家属放弃治疗后临床死亡。该文对新生儿期起病的肝窦阻塞综合征的诊断思路及多学科诊疗进行重点描述,并总结肝大、腹水的鉴别思路。  相似文献   
936.
目的:探讨对胃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胃癌患者48例,采用亚甲蓝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与活检,并对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48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568枚,平均每例11.83枚,其中189(33.27%)枚淋巴结转移;SLN阳性第1站83.33%(40/48),第2站跳跃式转移10.42%(5/48),第3站SLN阳性3例(6.25%);预测胃周围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93.75%(45/48),准确率89.58%(43/48),假阴性率2.08%(1/48),假阳性率4.17%(2/48)。结论:胃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及活检技术应用于判定胃癌淋巴结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为早期胃癌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937.
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AGI)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患者因其急性疾病而导致的胃肠功能障碍。及早识别可能发生AGI的危重患者并进行早期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然而目前胃肠功能障碍缺乏精确的识别体系,本文通过对肠屏障及肠道微生态、胃肠功能障碍评估策略、胃肠功能障碍干预及方向进行综述,探讨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及其相关评估策略。  相似文献   
938.
目的分析染色体17q12微缺失或微重复综合征的超声表现、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测结果和妊娠结局, 为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2年8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行产前咨询, 经CMA诊断为17q12微缺失综合征的5例胎儿和1例流产组织、诊断为17q12微重复综合征的6例胎儿和1例死胎, 分析其超声表现、CMA检测结果, 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5例17q12微缺失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超声均表现为肾脏结构异常, 其中1例仅表现为双肾实质回声增强, 1例双肾实质回声增强伴双侧脑室管膜下多发囊肿, 1例双肾实质回声增强伴羊水过多, 1例双侧肾盂分离伴羊水过多, 1例右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肾伴羊水过多, 共3例伴羊水过多。6例17q12微缺失综合征的缺失片段大小为1 478~1 588 kb, 主要集中在1.5 Mb左右。3例进行了亲代验证的17q12微缺失综合征胎儿中, 2例遗传自母亲, 1例为新发变异。妊娠结局中, 3例引产, 2例失访, 1例自然流产。6例17q12微重复综合征胎儿中, 3例超声表现为心脏异常(其中1例仅表现为法洛四联症, 1例法洛四联...  相似文献   
939.
目的: 探究近10年上尿路修复手术的病因以及上尿路修复手术术式、术型变化趋势。方法: 基于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牵头创建的多中心RECUTTER(Reconstruction of Urinary Tract:Technology,Epidemiology and Result)数据库资料,分析2010—2021年行上尿路修复手术患者的术前基本信息、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比较2010—2017和2018—2021两年段间上尿路修复手术术式、术型、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长、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次进行修复手术的患者比例。结果: RECUTTER数据库中共纳入1 072例患者,先天因素和医源性损伤是患者进行上尿路修复手术的主要病因,其中开放手术129例(12.0%)、腹腔镜手术403例(37.6%)、机器人手术322例(30.0%)、内镜手术218例(20.3%),近10年手术量呈现逐年增高趋势,2018—2021年间机器人手术占比显著高于2010—2017年(P < 0.001)。1 072例上尿路修复手术患者的术型包括回肠代输尿管术124例(11.6%)、肾盂成形术440例(41.1%)、球囊扩张术229例(21.4%)、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09例(10.2%)、膀胱悬吊联合膀胱瓣手术49例(4.6%)、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60例(5.6%)、舌黏膜/阑尾补片修补术61例(5.7%)。肾盂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术虽仍是主要术型,但补片修补术的占比显著增加(P < 0.05)。此外,2018年后手术时间明显增长(P < 0.05),考虑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占比升高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微创手术(腔内治疗及机器人手术)是术后短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OR=0.472),可减少术后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多中心RECUTTER数据库在临床科研工作中有重要的数据支持价值,为国内外更大范围多中心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基础。近10年来,上尿路修复手术术式呈“微创化”、术型呈“复杂化”趋势,提示了机器人辅助手术在上尿路重建手术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40.
目的 观察升降散加味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拟吉西他滨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中药组。对照组患者予吉西他滨联合西医基础对症治疗,中药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升降散加味。化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化疗后第4、7、10、14天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与PLT最低值,以及PLT<75×109/L与PLT<100×109/L的持续时间。结果 中药组患者化疗后PLT计数高于对照组,尤其在化疗后第7、10、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PLT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升降散加味可有效防治吉西他滨致血小板减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