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8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 观察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和其安全性.方法 共入选6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实验组30例患者应用辛伐他汀( 10 mg/d)联合依折麦布(10 mg/d)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辛伐他汀(20 mg/d)治疗,观察治疗10天后的血脂水平.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血脂均有下降,但实验组下降明显.患者总胆固...  相似文献   
53.
本文主要从心肌代谢的生物学基础与代谢药物的临床疗效方面探讨心肌能量调控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54.
目的本文报告3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伴发左侧隐性旁路的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动脉血与静脉血,中心静脉血与外周静脉血之间血液流变性的差别。方法 对行PCI的冠心病患者于术前,术后即刻分别在肘静脉,冠状动脉,冠状窦口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动脉血的血液粘滞性较静脉血的粘滞性偏低,中心静脉血与外周静脉血在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别。结论 血氧含量不同影响血液粘度,动脉血的血液粘度低于静脉血的血液粘度。  相似文献   
56.
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玉环  李学奇 《心脏杂志》2007,19(5):585-586,589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并探讨冠心病患者出现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相关因素。方法60例病情稳定的冠心病住院患者,每日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连服7 d,分别以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为20%;阿司匹林半敏感(ASR)者占13%。与阿司匹林敏感(AS)者相比,伴有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AR较多(50%vs15%,P<0.05),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和并发高血压病统计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伴有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较多,阿司匹林抵抗与年龄、性别、吸烟和并发高血压病等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及20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于术前、术后分别在冠状动脉、冠状窦口取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组血小板的聚集率在术后明显增加,冠状动脉造影组血小板的聚集性无明显改变.结论血小板的聚集率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明显增加,应采取措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  相似文献   
58.
20世纪以来 ,心脏移植对晚期心脏病患者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自 1992年 4月起 ,我们与心脏外科合作开展了此项治疗 ,至今移植心脏 7例 ,5例获成功 ,分别存活 1 5~ 7 0年 ,均显示了较高的生活质量。一、资料与方法成功的 5例均为男性晚期心肌病和心力衰竭患者 (3例慢性克山病 ,2例扩张型心肌病 )。术前 5例患者心功能均为NAHY分级Ⅳ级。 5例供体均为男性脑死亡患者 ,其ABO血型与受体一致 ,并且淋巴细胞毒性反应均小于 10 %。二、排斥反应监测及免疫抑制治疗1 围术期治疗 :此 5例患者在手术前 1~ 3天 ,给环孢素A (CyA) 10mg·…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旨在评价其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人选冠心病患者60例(观察组),同期体检者排除器质性心脏病60例(对照组),两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人选者均接受BETHUNE十八导联24h动态心电图(DCG)记录,进行处理后测量计算窦性心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两项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观察组)HRT明显消失或减弱,TO明显升高,TO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s明显下降,偈大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TO、TS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与年龄有相关性(P〈0.05);观察组TO、TS与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P〉O.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T明显消失或减弱。HRT可能成为评价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预测其危险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