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2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选择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时间为6小时内,B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时间大于6小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得出临床治疗结论。结果:A组12例患者显著优于B组,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两组临床数据对比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后,及时进行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对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于2009年8B至2010年3月入选16家医院284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基础降糖治疗上加用仅.硫辛酸600mg,静脉滴注1次/d,共10~14d,考察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病变的总症状评分(TSS)等疗效指标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疗效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研究中有15例患者因自身原因提前出院而退出研究,故实际共269例患者完成研究。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至少10d后的平均TS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3.4±2.2)比(6.7±2.6)分,t=25.31,P〈0.01],有效率为73.2%。TSS评分中刺痛、烧灼感、感觉减退和麻木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缓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2、16.29、16.82、22.49,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α-硫辛酸的疗效(即TSS评分改善)与患者的疗程满14d、治疗前神经症状严重程度、血糖降低幅度、治疗前血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125、0.602、0.150、0.172,均P〈0.05),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200,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肥胖无关(r=-0.027、-0.083、-0.076、-0.115,均P〉0.05)。99.2%(267/269)的医师和97.8%(263/269)的患者对疗效满意。研究过程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头晕和皮疹,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结论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病变症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3.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87,自引:8,他引:87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于北京地区5所医院对随机选择所在医院随诊1年以上,发病年龄≥40岁,病程≥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393例,进行病史回顾,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393例患者中下肢坏疽8例(2.0%),间歇性跛行28例(7.1%).超声多普勒检查提示有不同程度下肢血管病变者357例(90.8%),其中以68例(17.8%)踝/肱动脉压比值<1.0者与以下临床情况相关明显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P<0.05),FBS和HbAlc水平高(P<0.05),HDL-ch水平低(P<0.05),舒张压高0P<0.01).且踝/肱比值与FBS、HbAlc、Tg、纤维蛋白原、血压呈负相关,与HDL-ch呈正相关0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常见,与血糖、血脂、血压以及血凝多种因素有关.超声多普勒检查能较早地发现病变,而踝/肱比值是下肢血管病变的一种方便可行和可靠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4.
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下调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受损 (IFG)诊断点从 6.1mmol/L下调至 5 .6mmol/L的合理性。方法对1986年入选的 468名非糖尿病人群〔3 41例正常糖耐量 (NGT) ,12 7例糖耐量受损 (IGT)〕在 1988年 ,1990年和 1992年分别进行OGTT复查 ,测定空腹血糖 (FPG)及 2h血糖 (2hPG)。以COX模型分析不同基线血糖水平增加糖尿病的风险。结果  (1) 10 9例 6年后发生糖尿病。COX成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 (BMI)影响后发现FPG与 2型糖尿病发病显著相关 (P =0 .0 0 0 1)。基线FPG 5 .6~ 6.0mmol/L组糖尿病发病危险性比FPG <5 .6mmol/L组已显著增加 ,RR为 3 .3 (95 %CI 2 .0~ 5 .3 ,P =0 .0 0 0 1)。 (2 )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FPG预测糖尿病发病的最佳阈值是 5 .6mmol/L ,以FPG 5 .6mmol/L为诊断点IFG预报糖尿病发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45 .0 % ,92 .8%和 65 .3 %。 (3 )NGT个体中COX成比例风险模型校正年龄、性别、BMI后显示 ,FPG分组 (5 .0~ 6.0mmol/L与 <5 .0mmol/L)与糖调节受损 (IGR ,包括IFG或IGT)发生显著正相关 (P =0 .0 0 7)。ROC曲线显示 ,FPG预测糖耐量恶化而进展为DM或IGR的最佳阈值为 5 .3mmol/L。结论  (1)本组非糖尿病人群中FPG预测糖尿病发病的最佳阈值为 5 .6mmol/L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无佐剂人用狂犬病疫苗(Vreo细胞)的临床免疫保护效果。[方法]使用国产和进口无佐剂人用狂犬病疫苗(Vreo细胞),全程免疫104名10~65岁入选志愿者,在免前、免疫后d 14和d 45抽血,采用小鼠中和试验(MNT)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经Cox法统计分析,①国产疫苗的d 14、d 45血清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8.12%(53/54)和100%(54/54);血清抗体水平(GMT)分别为2.85 IU/ml和9.49 IU/ml。②进口疫苗的d 14、d 45血清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7.14%(34/35)和100%(35/35);血清抗体水平(GMT)分别为6.20 IU/ml和10.3 IU/ml;③国产与进口疫苗的14 d和45 d的血清抗体阳转率及45 d的GM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免疫后d 14两组间GMT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组国产无佐剂人用狂犬病疫苗抗体产生早且水平较高,对机体具有安全性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2型糖尿病治疗目标新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均寿 命的不断延长,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呈 流行趋势。预计到2025年,糖尿病患者 可达3亿人,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 病。约70%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 管并发症,其中至少一半死于冠心病。 据美国国家健康检查调查(NHANES)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30年间,经年龄调 整的心脏病死亡率在非糖尿病男性中下 降了36%,而在患有糖尿病的男性中仅 下降了13.1%;非糖尿病女性经年龄调 整的心脏病死亡率下降了27%,而在糖 尿病女性中却上升了23%。  相似文献   
27.
球旁细胞瘤临床可疑恶性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球旁细胞瘤临床可疑恶性转移征革凡,李光伟,杨文英,刘娟,潘孝仁,陈桂滋(内分泌科普外科)球旁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肾实质肿瘤,发生于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的球旁细胞。本病1967年由Robert-son首先报道,1968年Kihara将本病命名为“球旁细胞瘤”...  相似文献   
28.
当前胰素敏感性评估及胰岛素抵抗研究中的某些误区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相似文献   
29.
作者等应用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和荧光血管造影检查482例 IGT 和220例正常糖耐量试验健康人的眼底,主要发现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和 RPE 病变。IGT 的视网膜微血管瘤和黄斑旁毛细血管扩张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高血压可能是促进 IGT 形成视网膜微血管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中国新诊断超重肥胖及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IS)、胰岛素抵抗状况(IR)的差别及降血糖药物干预对其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40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糖耐量正常人测量身高、体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F)测定0、30、60、120 min血糖、胰岛素.糖尿病患者按空腹血糖(FBG)水平(DMI:FBG<6.9 mmol/L;DM2:6.9 mmol/L≤FBG<8.3 mmol/L;DM3;8.3 mmol/L≤FBG<9.7 mmol/L;DM4:FBG≥9.7 mmol/L)分为4组,每组内以体重指数(BMI)为界分为两个亚组(BMI<24、≥24),比较两亚组IR和IS.93例FBG>8.3 mmol/L者应用格列齐特(达美康)缓释片进行干预治疗1~3个月,血糖达标后重复OGTF并计算干预后的IR及IS,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1)BMI≥24亚组与正常组相比,存在高真胰岛素血症;(2)在每一组糖尿病患者中,BMI≥24亚组的胰岛素敏感性更差,但是IS都优于相应的BMI<24亚组;(3)降血糖药物干预后BMI<24组胰岛素敏感性变化优于BMI≥24组(-4.7±0.9比-5.5 4±1.4,P<0.05),而干预后IS的变化(△I30/△G30)BMI≥24组优于BMI<24组(1.37±0.16比0.50±0.19,P<0.05).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功能随FBG升高而恶化,这种双重恶化的程度在血糖水平相似的超重肥胖及非肥胖患者明显不同;改善高糖毒性可使超重肥胖者胰岛素分泌功能显著恢复,而非肥胖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恢复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