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了解企业员工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分析原因,为政府主管部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企业和医院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促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0名企业员工的乙肝一般知识、传染源、传播途径、乙肝疫苗认知情况、乙肝知识获得途径、正向态度等进行调查.结果 2000名企业员工在对乙肝一般知识的掌握情况上,认为"目前无治愈乙肝的特效药"者仅占33.05%;认为"慢性乙肝患者和无症状乙肝病毒感染是乙肝主要传染源者"仅占39.10%;有73.55%的人认为最有效的预防乙肝的手段是注射乙肝疫苗,但注射过该疫苗的人数只有58.20%,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企业员工对乙肝的知识来源于多种途径,其中来自电视占62.80%,医院教育占50.60%,报刊占46.0%,广播占29.25%,其它占27.30%.结论 企业员工对乙肝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乙肝疫苗的注射情况存在不足,有待于积极干预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填充术治疗变性近视伴黄斑孔的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对16例(17眼)变性近视伴黄斑孔的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及气体(C3F8)填充,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4月)观察术后视力、视野、OCT检查、眼底榆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OCT显示16眼术后黄斑孔闭合,视网膜复位,1眼复位失败.16眼视力提高,最佳矫正视力为0.5;16只复位眼中心视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1眼术后暂时性高眼压,药物治疗恢复正常;1眼术后眼底局部出血,1周后积缸吸收,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G3F8填充术治疗变性近视伴黄斑孔的视网膜脱离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4.
中药治疗AMD萎缩型视诱发电位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现代化的视诱发电位检测方法,观察中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萎缩型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给于滋补肝肾、利水渗湿、软坚散结的中药治疗2个月;对照组25例用维生素C与E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均进行图形P-VEP检查,观察P-VEP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VEP振幅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治疗AMD萎缩型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5.
恰如其分的赞美,才能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习惯,不当的赞美只会带来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对2011年和2017年分别在我国甘肃省和海南省分离的两株盖塔病毒(GS11-155和HNDZ1712-1)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其与我国1964年首次分离的盖塔病毒(M1)的分子差异及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方法 使用病毒基因扩增技术测定新分离的两株盖塔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建立盖塔病毒基因组数据集并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病毒分子特征及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等。结果 两株新分离盖塔病毒(GS11-155和HNDZ1712-1)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1 690 nt和11 621 nt。两株病毒均具有甲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虽然两株病毒的结构基因、非结构基因以及非编码的连接区核苷酸序列长度均完全相同,但是病毒基因组5'和3'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长度存在差异。两病毒株基因组3'UTR重复序列单元的结构未发生变化。病毒基因组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海南省2017年分离的盖塔病毒(HNDZ1712-1)与我国于1964年首次在海南省蚊虫分离的盖塔病毒(M1)之间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7%和98.1%。盖塔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的两株病毒及其所属病毒株分别形成两个单独的进化簇,甘肃2011年进化簇和海南2017年进化簇,并与1964年海南首次分离的病毒形成完全独立的进化种群。结论 虽然HNDZ1712-1病毒同样分离自海南岛蚊虫标本,但是与1964年海南岛分离的病毒(M1)处在完全不同的进化分支,而与数千公里之外的甘肃省分离株(GS11-155)具有较近的进化关系,提示新分离的两株盖塔病毒与1964年分离的盖塔病毒存在较大分子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07.
摘 要 目的:探讨抗肿瘤专业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工作的思路与技巧。方法: 通过学习肿瘤专科治疗常用药物的药理学、药物动力学、药效学知识,掌握常见肿瘤及其并发症临床实践指南与专家共识,处理与总结参与临床工作实践。结果:药师初步制定抗肿瘤辅助用药目录,并从医嘱重整、医保智返复议、临药申购评估、临床路径制定等多方面为切入点参与了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结论:抗肿瘤专业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工作能更好的促进临床控制药占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静脉采血时合适的进针角度,以减轻疼痛。方法在体检人群中,选取393例为实验组,选取387例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进针角度,对照组采用传统进针角度,比较2组不同进针角度与疼痛的感受程度。结果实验组静脉采血比对照组静脉采血能明显减轻疼痛;2组进针角度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进针角度在健康体检人群中进行静脉采血,可以达到有效减轻疼痛甚至无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应用程序性死亡-1(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联合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9年9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无法手术切除的HBV相关性HCC患者44例,其中血清AFP水平正常者16例和升高者28例,均接受信迪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和仑伐替尼抗肿瘤治疗。本组44例HCC患者治疗2~24个月,中位治疗时间为8(6,26)个月。随访24(10,36)个月。结果 本组血清AFP正常和升高组各失访2例;血清AFP正常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21.4%和28.6%,与血清AFP升高组的11.5%和23.1%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14例血清AFP正常组死亡4例,中位生存时间(mOS)为17.1(14.0,24.0)个月,血清AFP升高组死亡18例,中位生存时间为8.6(4.8,18.1)个月(P=0.01)。结论 对于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HCC患者,应用ICIs和TKIs联合治疗,能获得临床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但血清AFP水平大幅...  相似文献   
110.
慢加急性肝衰竭与慢性肝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与慢性肝衰竭的临床差异。方法选取肝组织病理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97例,按肝衰竭诊疗指南分为慢加急性肝衰竭29例和慢性肝衰竭68例,比较2组临床及检验指标特点。结果慢加急性肝衰竭在慢性重型肝炎中占29.9%。慢性肝衰竭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区别在于前者有肝硬化,患者年龄较大,ALB、PLT、HB更低,更易出现腹水,而ALT较低。结论慢性肝衰竭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慢性重型肝炎,临床上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区别是,除有肝衰竭的表现外还存在脾功能亢进和门脉高压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