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医药卫生   10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便携式野战真空注油设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介绍在野战条件下,便携式真空注油设备,可以方便的更换X-线机球管及给变压器注油。并阐述了该设备的结构及原理。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本文旨在总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3年来远程医学建设发展经验,分析探讨新医改政策下远程医学在现代医学人才继续教育模式创新中的角色与作用。方法搜集整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3年来远程医学在现代医学人才继续教育中的相关资料,就远程培养医学人才的受众覆盖面、数量、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以及继续教育资源可及性等方面与传统继续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讨论远程医学的优势、不足及其现阶段在继续教育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结果华西医院远程医学培养模式受众覆盖面远大于传统继续教育模式,对于基层医院医师,尤其是老少边穷和民族地区,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具有可及性及独特性。结论与传统继续教育模式相比,远程医学培养医学人才的受众覆盖面、数量、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继续教育资源可及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在现阶段,两种教育模式各有所长,具有显著的互补性,是现代医学人才继续教育的两大抓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11月~2004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病理证实的50例IPF患者临床表现、螺旋CT检查、肺功能检查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IPF患者中,92%的患者有咳嗽,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气短,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模糊或网格状影者48例,蜂窝肺33例,大多分布于肺周边缘。50例患者均表现为肺活量(VC)、肺总量(TLC)、最大通气量(M BC)及CO弥散量(DLCO)减少,FEV 1/FVC正常或增高。部分病例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结论重视IPF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脊柱推拿是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之一。根据中医学脏腑经络相关理论,观察颈部脊柱推拿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通过对受试者颈部进行推拿操作,包括触压双侧颈椎横突(C2-5水平)、左右旋转和扳法,以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改变为指标,观察推拿前后自主神经系统紧张性的改变。结果 对30名正常成年男性志愿者的观察结果表明,推拿后心率显著降低(R-R间期延长);时域分析中SDNN显著性增加,频域分析中总功率谱显著性增加。以上结果皆提示迷走性张力增高。结论 颈部脊柱推拿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张力,提示了针灸推拿方法治疗临床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针刺信息调整自主神经功能和治疗疾病的神经通路机制,揭示针刺穴位和靶组织、器官效应的相互关系。方法:以大鼠和小鼠为对象,对躯体性针刺或电刺激下的传入神经反应特征、自主神经功能调控的重要机制之一的躯体-交感反射(一种躯体-自主神经反射)、谷氨酸神经递质的中枢性调控作用以及相应靶组织和靶器官反应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结果与结论:手针或电针刺激动物后三里穴位可以诱发支配后三里穴区的传入神经放电,而直接电刺激传入神经可模拟此过程。在外周躯体传入神经如胫神经直接给予电刺激,可在支配内脏的自主神经传出神经如交感神经上反射性诱发一个电位,该过程定义为躯体-交感反射。研究显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谷氨酸类神经递质参与了该反射的调控。另一方面,研究显示动物后三里等穴位的躯体刺激如电针刺激可抑制小鼠后肢炎症痛的躯体感觉传入和肠易激综合症大鼠的结直肠痛的内脏感觉传入,其中脊髓GABA和NMDA受体被证明分别参与了前后过程。  相似文献   
106.
林继红  甘润韬  李为民  王旭  吴双 《中国药房》2008,19(16):1214-1216
目的:评价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阻滞剂SR59230A(SR)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及β3-AR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85只,取8只设立对照组,其余77只应用异丙基肾上腺素成功建立20只心力衰竭模型后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SR组,并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SR,7周后检测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及β3-A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SR组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压、左室压力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明显增加(P〈0.01或P〈0.05),而心率、左室舒张末压及β3-A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β3-AR阻滞剂SR能够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该作用可能与其直接阻滞并下调β3-A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DQB1基因多态性对扩张型心肌病(IDC)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探讨IDC发病的免疫学机制及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68例无血缘关系、长期居住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汉族IDC患者和4个IDC家系成员及100名健康者进行HLA-DQA1,-DQB1基因分型;IDC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射血分数(EF值)并据此进行分层EF值35%~50%者为亚组1,EF值15%~35%者为亚组2,<15%者为亚组3.结果HLA-DQA1*0501基因和HLA-DQB1*0303基因频率在IDC组(分别为0.3889和0.180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0900和0.0364),OR值分别为5.20(95%CI3.60-8.50)和4.85(95%CI2.56-9.39).且该趋势随射血分数降低而愈趋明显,表现为HLA-DQA1*0501及HLA-DQB1*0303基因型在EF值<15%的IDC患者中分布高于EF值≥15%者.相反,IDC组HLA-DQAl*0201基因(0.2000比0.0139)和HLA-DQB1*0502(0.0727比0.0139)、*0504(0.1091比0.0417)基因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DC组中HLA-DQAI*0501基因型患者与IDC组中其他基因患者相比,临床心力衰竭症状较重,EF值明显降低(P<0.01).HLA-DQB1各基因型间EF值未见统计学差异.HLA-DQA1,-DQB1基因与IDC家系连锁分析LOD值<1.结论HLA-DQA1*0501和HLA-DQB1*0303与我国北方汉族IDC患者遗传易感性相关;而HLA-DQA1*0201和-DQB*0502、*0504则是IDC的保护基因.DQB1基因外显子第57位的丝氨酸对IDC具有保护性,其缺失或取代有可能造成IDC易患倾向.HLA-DQ基因多态性可作为IDC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08.
心电图方法诊断心肌梗死面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对心脏功能、心律失常和预后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评估心肌梗死面积的方法包括心电图技术、心肌损伤标志物、同位素心肌灌注扫描、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及尸检等。但是心电图方法经济、简单、实用,易于临床开展。在诸多利用心电图评估心肌梗死面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6个月内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201例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入院时的hs-CRP和血脂水平,随访6个月,终点为冠状动脉事件(冠心病性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再血管化、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引起的再住院)。hs-CRP≥3mg/L、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7mmol/L为异常。结果:201例患者中发生冠心病猝死5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6例,急诊再血管化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所致再住院27例。hs-CRP异常组较hs-CRP正常组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RR1.90,95%CI1.09~3.32,P<0.05)。血脂异常组较正常组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亦显著增高(RR1.70,95%CI1.02~2.83,P<0.05)。血脂及hs-CRP均异常组较均正常组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RR3.43,95%CI1.35~8.73,P<0.01)。结论:hs-CRP或(和)血脂水平异常的ACS患者6个月内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并以二者均异常者为著,因此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识别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高危个体。  相似文献   
110.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策略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易化PCI与直接PCI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对比:多个随机试验荟萃分析Keeley EC,Boura JA,Grines CL.Comparison of primary and facilitate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for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quantitative reviewof randomised t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