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4篇
医药卫生   1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II型胶原是人体关节软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2.
中国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至今艾滋病的流行已经二十余年,目前处于全国低流行、局部高流行的状况,艾滋病疫情估计结果显示,截至2007年底,现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患者约70万(55万~85万),女性占30.8%,全人群感染率为0.05%(0.04%~0.07%)[1].  相似文献   
43.
综述了季节变化、气压、气湿、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的联合作用对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并介绍了国际、国内气候预报模型研究现况,初步提出对策。作者认为探讨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不同场所暗娼的高危行为和HIV/STI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了解不同场所中暗娼与艾滋病(AIDS)传播有关的行为,以及艾滋病病毒/性传播感染(HIV/STI)的感染状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贵阳市云岩区宾馆、酒店、卡拉OK歌厅等娱乐场所的暗娼进行两阶段概率抽样,发廊和街头的暗娼在知情同意后全部纳入调查。收集人口学和高危行为信息,并采集静脉血检测HIV、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结果 432名暗娼中,来自宾馆、酒店及娱乐场所占50.9%,发廊占25.5%,街头占23.6%。与前两组相比,街头暗娼平均年龄较大(30.6岁),文化程度较低(小学和文盲占54.9%),首次性交年龄(18.7岁)和首次从事性交易年龄(27.9岁)较大,从事性交易时间较长(4年及以上者占21.6%)。调查对象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1.3%,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4.9%,从未使用的占8.1%。17.6%的街头暗娼有吸毒行为。HIV感染率为0.2%,HBV感染率为4.6%,HCV感染率为4.9%,梅毒感染率为13.0%。结论 街头暗娼高危行为的危险性最高,STI的感染率也高于其他场所的暗娼,应作为监测和干预的重点亚人群。  相似文献   
45.
中国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于2005年3月启动,实现了艾滋病病例以个案报告、个案管理为基础的网络直报,使艾滋病防治工作步入了信息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阶段.该文介绍中国艾滋病病例报告的发展,以及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内容和现状,并根据系统运行3年多的工作实践和现场调研,对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解决方法,为进一步完善中国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了解河南省驻马店市艾滋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人群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生命质量量表(WHOQOL-BREF)和自编问卷对河南省驻马店市“HIV单阳家庭”登记中年龄≥18周岁、可随访到且愿意接受调查的2 325例艾滋病患者进行面访调查.结果 河南省驻马店市艾滋病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的得分分别为(12.94±1.94)、(12.38 ±1.93)、(13.82 ±2.44)和(12.39±1.92)分,自身生存质量总体主观感受和自身健康状况总体主观感受得分分别为(3.11±0.70)和(3.14 ±0.87)分;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农民、出现过艾滋病相关症状和接受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患者生理领域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最近3个月内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和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是艾滋病患者生理领域生命质量的保护因素;男性、农民、出现过艾滋病相关症状和最近1年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是艾滋病患者心理领域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最近3个月内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和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心理领域生命质量的保护因素;男性、农民和出现过艾滋病相关症状是艾滋病患者社会关系领域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最近3个月内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和有输血/血制品感染是艾滋病患者社会关系领域生命质量的保护因素;未发现艾滋病患者环境领域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性别、职业、是否出现过艾滋病相关症状、最近1年是否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最近3个月内与固定性伴是否发生性行为、感染途径是艾滋病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7.
侧脑室脑膜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道24例侧脑室内脑膜瘤并总结其CT和MRI的特点。方法 回顾2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侧脑室脑膜瘤的CT和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其中9例CT检查,15例MRI检查,5例同时做CT和MRI检查。结果①侧脑室脑膜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②好发部位为侧脑室三角区,占87.5%(21/24)。③肿瘤大多为类圆形,占83.3%,体积较大,边界清晰。④CT多表现为平扫呈均匀略高密度影,增强呈均匀显著强化,占77.8%(7/9);MRI多表现为T1W1呈现等信号占80%(12/15),T2W1呈略高信号占73.3%(11/15),增强呈均匀强化占73.3%(11/15)。结论侧脑室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典型,其发病年龄、性别及发病部位等特殊,据此可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8.
李培龙  李东民  葛琳  郭巍  崔岩 《疾病监测》2017,32(4):287-291
目的 了解我国2010-2015年暗娼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抗体阳性率情况。方法 2010-2015年每年的4-6月,在全国艾滋病暗娼监测哨点开展连续横断面调查,通过匿名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基本人口学信息等,同时抽取静脉血进行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利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 2010-2015年共监测暗娼1 180 926人,3种传染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HIV 0.25%(2 898/1 180 926)、梅毒2.54%(30 028/1 180 926)、丙肝0.72%(8 559/1 180 926),逐年3种疾病抗体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暗娼人群感染情况不同,31岁年龄组、少数民族、外籍,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婚姻状态为离异或丧偶的暗娼人群HIV、梅毒和丙肝抗体阳性率均较高。场所来源为街头的暗娼人群,HIV/梅毒/丙肝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场所来源的暗娼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HIV(2=2 807.11,P0.01)、梅毒(2=8 230.48,P0.01)、丙肝(2=778.30,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毒(OR=17.82,95%CI:16.02~19.8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1.79,95% CI:1.58~2.03)、场所来源是街头/路边店(OR=2.74,95% CI:2.40~3.13)的暗娼感染HIV的风险较高。结论 我国暗娼人群整体梅毒抗体阳性率较高,31岁、文化程度较低和收入较低的街头低档暗娼HIV、梅毒和丙肝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其他组暗娼人群。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中国艾滋病哨点监测8类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方法在2009-2012年哨点监测期内(每年4-6月)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暗娼、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男性长途汽车司乘人员、男性流动人口、孕产妇和青年学生8类人群开展艾滋病哨点监测,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HCV抗体检测.结果2009-2012年监测哨点中吸毒人群HCV抗体总阳性率较高(40.0%~ 43.0%),其中注射吸毒者HCV抗体总阳性率为55.0%~ 65.0%,并呈上升趋势;其他7类哨点人群HCV抗体总阳性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近三年均<1.0%).结论HCV主要在吸毒人群中流行,其他7类哨点人群的HCV抗体总阳性率均维持在较低水平.HCV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经血传播,注射吸毒是HCV经血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云南两市县暗娼与嫖客在阴道交性行为中安全套有效使用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面对面问卷调查在调查市县相关场所年满16岁并自报提供有偿性服务的女性的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安全套使用情况等。在暗娼报告安全套使用频率后,通过询问使用过程,判断是否是有效使用安全套。结果 2018年4—6月,共招募暗娼852人,来自21个低档场所、31个中高档场所。最近1个月阴道交性行为中,12.9%(110个)的暗娼报告与嫖客有时使用安全套,其中32.7%(36/110)存在未全程使用的情况;85.5%(728个)的暗娼报告每次都用安全套,其中8.2%(60/728)存在未全程使用的情况;暗娼与嫖客从不使用、非有效使用、有效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6%(14个)、20.0%(170个)、78.4%(668个)。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相比于24岁的暗娼,≥24岁者[比值比(OR)=6.61, 95%可信区间(CI):1.46~29.90]更可能与嫖客有效使用安全套;相比于主要基于场所招揽嫖客的暗娼,基于电话或网络者(OR=0.22, 95%CI:0.07~0.68)较少可能与嫖客有效使用安全套。结论暗娼报告的安全套使用频率,不能全面反映安全套使用情况,在最近1个月阴道交性行为中自我报告有效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达78%,有时使用安全套者也更容易出现未全程使用安全套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