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7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验证复方尼群洛尔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的最佳剂量配比。方法2005年2月至7月将上海、南京、苏州7家医院入选2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等比例随机分成3个不同剂量配比的复方尼群洛尔组[每片分别含尼群地平、阿替洛尔:5mg、12.5mg(复方一组),5mg、10mg(复方二组),5mg、7.5mg(复方三组)]、单用尼群地平(10mr,/片)组及阿替洛尔(25mg/片)组共5组,进行为期8周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5组舒张压的下降值分别为(17±7)、(18±9)、(17±7)、(13±7)和(12±6)mmHg(1mmHg=0.133kPa)。3种不同剂量组合复方组舒张压下降幅度均大于任一单药组。复方一组、复方二组、复方三组、尼群地平组和阿替洛组收缩压的下降值分别为(21±11)、(24±12)、(23±11)、(19±13)和(18±9)mmHg,组间比较,复方二组收缩压下降大于阿替洛尔组。5组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4.4%、98.1%、88.2%、78.4%和71.4%,不同剂量复方组与阿替洛尔组比较,降压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5周时增加剂量比例的组间比较,复方二组低于其他4组。不良反应多数轻微,无需特殊处理,实验室检查无明显改变。结论复方尼群洛尔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剂量组合以尼群地平5mg和阿替洛尔10mg为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与嗜铬细胞瘤患者相关的基因突变.方法 采用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开发的基因突变检测芯片(包含与嗜铬细胞瘤相关的SDHB、SDHD、VHL和RET4个基因的87个突变位点),在3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已测序证实的DNA样本中,验证基因芯片检测的符合率.结果 91.4%的基因芯片杂交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基因测序证实的29例突变样本用基因芯片技术检出26例;在6例无突变的样本中,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基因芯片可快速、准确地识别嗜铬细胞瘤相关的基因突变,可应用于临床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基因突变筛查.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特异性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8周龄ApoE-/-小鼠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给予法舒地尔干预,12周后结束实验.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三组(n=10):对照组(饮用水)、法舒地尔低剂量组(30 mg·kg-1·d-1)和法舒地尔高剂量组(100 mg·kg-1·d-1).在实验结束时,测量小鼠体质量、血压及血脂水平;对头臂干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化学发光法及组织荧光法检测小鼠胸主动脉超氧阴离子和活性氧(ROS).结果 法舒地尔干预对ApoE-/-小鼠体质量、收缩压及血脂水平均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法舒地尔高剂量组头臂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别减少54%(P<0.01)和42%(P<0.05).法舒地尔干预使ApoE-/-小鼠胸主动脉原位ROS的生成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法舒地尔高剂量组胸主动脉的超氧阴离子产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阻断Rho激酶可抑制ApoE-/-小鼠头臂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其作用独立于血压和血脂水平,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通过与氯沙坦比较,评价国产奥美沙坦单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多中心和平行方法进行研究.23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奥美沙坦组(口服奥美沙坦20 mg+氯沙坦50 mg安慰剂)和氯沙坦组(氯沙坦50 mg+奥美沙坦20 mg安慰剂),治疗期为8周.治疗4周末,若坐位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则药物剂量加倍;每2周随访1次,观察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另选3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单纯服用奥美沙坦,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的动态血压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奥美沙坦组和氯沙坦组收缩压分别下降(15.2±13.3)mmHg和(19.5±11.8)mmHg(均P<0.001),舒张压分别下降(15.9±7.48)mmHg和(16.2±5.95)mmHg(均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沙坦组与氯沙坦组降压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86.9% vs 93.7%和7.63% vs 5.8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动态血压监测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86%和71%.结论 国产奥美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与氯沙坦等效,降压平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5(RGS5)和ATP1B1基因功能区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及变异位点间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择启动子、外显子和3’UTR区符合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国北京汉族人群中>5%、R2≥0.80的SNP。对9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组)进行SNP位点的基因分型,以性别和年龄与EH组匹配的894名血压正常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并采用MDR软件分析各位点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最终3个标签SNP入选。EH组与对照组SNP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2个基因SNP位点组成的单倍型,在EH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互作用分析显示,2个或3个位点模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个标签SNP与EH无明显相关性,并且可能不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城乡人群高血压的基线调查资料,研究城乡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血压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1998年上海市6个街道和2个农村>35岁的164 343人的高血压基线调查资料,对城乡不同年龄组血压值的百分点及均数进行分析.并与1991年的城乡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作对比.结果①1998年上海市城乡人群高血压[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 mm Hg和(或)2周内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1 mm Hg=0.133 kPa]患病率为29.2%;②城乡人群无论是青年期进入中年期,还是中年期进入老年期,血压的升幅均为最快,最大升幅为8~10 mm Hg;③≥45岁城市人群的血压呈现高于农村的趋势,而农村人群血压的增长幅度大于城市人群.结论上海地区人群血压的特点为①7年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增加29.73%;②中年人群血压升幅最大,应将中年人作为高血压治疗的主要对象;③城乡血压差别正在明显缩小,要防止农村人群中以高血压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7.
目的 通过对上海城乡人群高血压的基线调查资料的分析 ,研究城乡人群血压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以 1998年上海城区的 6个街道和农村 2个乡村 15岁以上人群 16 75 49人的高血压基线调查资料 ,对城乡不同年龄组血压值的百分点及均数进行分析。并以 1991年城乡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作对比。结果  1.城乡人群无论是青年期进入中年期 ,还是中年期迈入老年期 ,血压的升幅都是最快 ,升幅最大的达 9~ 10mmHg ;与 1991年相比 ,2 .城乡 35岁以下人群血压升高幅度最为显著 ,与 1991年相比城乡人群的收缩压分别增长了 13.0 5 %和 7.2 4 % ,舒张压分别增长 12 .4 2 %和7.35 % ,列其他各年龄组的首位。 3.城市人群的血压在 4 5岁以后才显示出高于乡村的趋势 ,而且乡村人群血压增长幅度都要大于城市人群。以乡村 6 0~岁组为例 ,1991年收缩压水平相当于城市 5 0~岁组 ,舒张压水平相当于城市 4 0~岁组 ,城乡人群血压相差 10~ 2 0年 ;1998年 6 0~岁组乡村收缩压水平与城市 5 5~岁组仅差 0 .5 8mmH...  相似文献   
28.
目的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的表达是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的分子标记.本研究观察阻断RhoA-ROKα信号转导通路对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α-SM-肌动蛋白(actin)表达的影响,以揭示RhoA-ROKα信号通路在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使用贴壁法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RhoA和ROKα在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过程中的表达.结果 RhoA-ROKα在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达,TGF-β1可以诱导RhoA表达上调.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抑制RhoA或ROKα的表达后能够抑制α-SM-actin的表达.结论 RhoA-ROKα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TGF-β1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的过程.  相似文献   
29.
一个Fabry病家系的GLA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一个临床诊断的非典型Fabry病患者进行α半乳糖苷酶基因(GLA)进行突变分析。方法 抽取患者家系中4名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PCR分段扩增位于Xq22的GLA基因的7个外显子,产物纯化后直接进行DNA测序检测突变。结果 测序显示,男性患者GLA基因的第6外显子存在CGA301CAA(Arg301Gln)突变,该患者为带有突变基因的半合子,母亲为携带突变基因的杂合子,哥哥及父亲为CGA301野生型的半合子。结论 对临床诊断的Fabry病患者及其亲属,进行GLA基因突变检测可以进行基因诊断,并有助于早期筛选出家系中的其他患者。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评价复方替米沙坦在替米沙坦单药治疗无充分反应时中国高血压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经1周安慰剂筛选期,69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入80 mg替米沙坦单药开放治疗期.345例对替米沙坦单药开放治疗8周无充分反应[平均坐位舒张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患者进入为期8周的随机双盲治疗期.175例患者进入复方替米沙坦治疗组(80 mg替米沙坦加12.5 mg氢氯噻嗪),170例进入80 mg替米沙坦单药治疗组.每次随访测量坐位和立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谷值,记录不良事件.筛选期以及开放和随机双盲治疗期结束时进行实验室和心电图检查.结果 (1)与开放治疗期结束(基线)比较,随机双盲治疗8周后,复方替米沙坦组坐位舒张压谷值平均下降10.1 mm Hg,替米沙坦单药组平均下降7.7 mm Hg,两组间比较P=0.0017.复方替米沙坦组坐位收缩压谷值平均下降14.2 mm Hg,替米沙坦单药组平均下降7.4 mm Hg,两组间比较P<0.0001.(2)与基线比较,随机双盲治疗8周后,复方替米沙坦组立位舒张压和收缩压谷值平均下降幅度大于替米沙坦单药组,两组间比较P=0.0350和P<0.0001.(3)按照平均坐位舒张压谷值<90 mm Hg和(或)与基线值相比降低≥10 mm Hg评价,随机双盲治疗8周后,复方替米沙坦组有效率为74.6%(129例患者),替米沙坦单药组为59.2%(100例患者),两组间比较P=0.0016.(4)在随机双盲期,两组与试验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5%和3.6%,两组间比较P>0.05.结论 替米沙坦单药治疗无充分反应的中国高血压患者,复方替米沙坦每日口服一次能够进一步降低血压,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