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4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71.
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标准化且可重复的环境,可以精确检测单一感觉,是探索动作与感官之间联系的新方式,也是检测神经活动的新工具。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2.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是发生在颅内静脉系统(包括静脉窦和大脑深、浅静脉)的一种少见的血栓栓塞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现将我科救治的1例CVT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3.
脑梗死后对成年小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发生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对成年小鼠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梗死组(各24只),建立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采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神经干细胞,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脑梗死后7、14、21及28 d时,损伤侧SVZ区、纹状体、皮质BrdU阳性细胞数及BrdU分别与微管相关蛋白Doublecortin(DCX)、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双染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MCAO术后7d,脑梗死组损伤侧SVZ区、纹状体、皮质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假手术组与脑梗死组分别为45.0±5.6和245.0±26.l、0和201.9±21.3、0和159.3±16.4,14d后开始下降(P<0.05).脑梗死组MCAO术后7和14d,可在小鼠损伤侧SVZ区、纹状体观察到BrdU和DCX阳性细胞;术后28 d,损伤侧纹状体可见BrdU和NeuN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多于假手术组(P<0.05),BrdU和GFAP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梗死可促进成年小鼠损伤侧SVZ区、纹状体及皮质的BrdU阳性细胞数增多,并诱导SVZ区干细胞向纹状体迁移且分化为神经细胞,从而促进SVZ区的神经发生.  相似文献   
74.
20例脑干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 1 997年 1月~ 2 0 0 0年 7月共收治确诊为脑干出血患者 2 0例 ,现结合有关文献 ,对脑干出血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例中男 1 6例 ,女 4例。年龄2 3~ 80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 4例 ,糖尿病史 1例。动态发病 1 8例 ,静态发病 2例。1 .2 症状与体征  2 0例中头痛、呕吐 5例 ,肢体无力 9例 ,肢体麻木 5例 ,眩晕或头昏 4例 ,复视 3例 ,瞳孔变化 7例 ,眼球运动障碍 5例 ,交叉瘫 7例 ,昏迷 1 1例 ,中枢性高热 9例 ,肺部感染 5例 ,上消化道出血 3例 ,呼吸功能异常 9例 ,入院时血压升…  相似文献   
75.
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机制,白三烯是参与炎症反应的一种重要炎性介质。本文综述了白三烯及其代谢途径中的相关物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以及抗白三烯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探讨溶栓前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入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105例,分为不良预后组54例和良好预后组51例。分别在入院时和溶栓后3~6h采集静脉血,计算NLR;终点指标是3个月时不良预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6分)。结果与良好预后组比较,不良预后组年龄(P=0.000)、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P=0.000)、女性(P=0.015)及高血压比例更高(P=0.012)。2组基线NLR比较无显著差异(P=0.093),2组溶栓后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线与溶栓后NLR预测不良预后的界值分别为2.49和5.23,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95(95%CI:0.485~0.705)和0.748(95%CI:0.653~0.843);Delong检验显示,溶栓后NLR较基线NLR对不良预后预测价值更大(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后NLR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55,95%CI:1.075~1.709,P=0.010)。结论溶栓后升高的NLR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不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8.
Wallenberg综合征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根据MRI表现将36例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分为上、中、下3组,并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3例行DSA检查。结果上部组多伴有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软腭麻痹,下部组多伴有眩晕、共济失调、眼球震颤。上部组及中部组病变多为斜带状,病变大都临近延髓腹内侧,下部组病变多为小片状,多位于延髓背外侧表浅部分。DSA检查6例均存在不同程度椎动脉病变,2例示小脑后下动脉闭塞,1例示椎动脉闭塞伴同侧小脑后下动脉狭窄。结论Wallenberg综合征病变部位与临床症状有关。DSA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病因及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卒中危险因素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方法从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提取自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影像学证实为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收集基线临床资料,通过脑血管造影评估软脑膜侧支循环。结果共纳入137例患者,男性100例,平均年龄(55.26±11.71)岁,65例(47.4%)患者侧支循环良好。单变量分析显示,侧支循环不良组年龄[(57.9±9.5)岁对(52.3±13.2)岁;t =2.866,P =0.005]和高血压的患者构成比(70.8%对52.3%;χ2=4.978,P =0.026)显著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影响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0.965,95%可信区间0.934~0.997;P =0.034)。结论年龄是影响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0.
儿童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认为,儿童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罕见脑血管病.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对儿童CVST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CVST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其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这些特点使临床诊断CVST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认为,磁共振成像联合磁共振静脉造影是诊断CVST的最佳手段.抗凝是CVST的首选治疗方法 ,对于经系统的抗凝治疗后病情仍继续恶化的患儿,可采取介入溶栓、机械取栓或去骨瓣减压术.如诊断和治疗及时,CVST的预后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