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目的 :研究金龙利咽口服液抗菌、抗病毒、止咳化痰等药理作用。方法 :观察金龙利咽口服液对浓氨水致小鼠咳嗽及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 ;了解该口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病毒的影响。结果 :该口服液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镇咳和增加酚红排泌量效果均优于 3个对照组( P<0 .0 1) ;该口服液高剂量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显著低于 2个对照组和低、中剂量组 ( P<0 .0 1) ;中、高剂量组感染鼠的肺指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金龙利咽口服液具有抗菌、抗病毒、止咳化痰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海洛因依赖者全血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及L-精胺酸/环鸟苷酸/(cGMP)体外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洛因依赖者不同用方式全血血小板膜CD41和CD62P的表达,并体外应用L-精胺酸、cGMP,观察对此二者表达的影响。结果:海洛因依赖者静脉注射组、烫吸组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均较正常人为高(P<0.01),其中静脉注射组表达最高,而L-精胺酸、cGMP能明显降低其表达(P<0.01),且二者作用无显著差别。结论:海洛因依赖者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可能高于正常人,通过L-精胺酸-NO-cGMP途径可降低血小板膜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抑制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73.
目的检测鼻咽癌细胞系中miR-143表达情况,建立稳定高表达miR-143的鼻咽癌细胞系,为研究其在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
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可靠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QPCR方法检测鼻咽癌细胞系CEN1、CNE2、HONE1、5-8F、6-10B及人永生化鼻
咽上皮细胞NP69中miR-143的表达水平。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pMSCV-puro-miR-143,包装逆转录病毒pMSCV-miR-143
和pMSCV-Vector并感染鼻咽癌细胞,建立稳定高表达miR-143的鼻咽癌细胞系,并应用细胞黏附实验检测过表达mir-143后,鼻
咽癌细胞对胞外基质的黏附性。结果鼻咽癌细胞系中miR-143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P69细胞,其中高转移潜能细胞株
5-8F的表达量最低,仅为对照组的3.03%,成瘤但不转移细胞株6-10B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组的63.59%。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
筛选后第7代细胞miR-143的表达水平比对照组高出达1080倍(P<0.05)。细胞黏附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43可降低5-8F细
胞对胞外基质的黏附性。结论miR-143在鼻咽癌细胞系中表达失常,其作用可能与鼻咽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相关;成功建立了
稳定高表达miR-143的鼻咽癌细胞系,并初步确定miR-143能抑制5-8F细胞的黏附能力,为探索miR-143在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
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miR-143在鼻咽癌细胞迁移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生物信息软件预测miR-143靶基
因,分别将预测靶基因GLI3的3’UTR及其突变体构建到荧光素酶载体psiCHECK-2骨架中。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分析
miR-143对靶基因GLI3的调控作用,并检测转染miR-143 mimics、inhibitor和siGLI3后鼻咽癌5-8F细胞miR-143和GLI3的表
达水平及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Hh信号通路转录基因GLI3可能是miR-143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分析表明miR-143能够作用于GLI3的3’UTR;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进一步证明5-8F细胞中miR-143与GLI3的表达呈
负相关,并影响5-8F 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MiR-143 可通过负调控靶基因GLI3 抑制鼻咽癌细胞的迁移,为进一步研究
miR-143及Hh信号通路在鼻咽癌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5.
新正天丸对偏头痛血瘀证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偏头痛血瘀证病人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及新正天丸治疗后的影响。方法 :对照观察 3 6例偏头痛血瘀证病人发作期、治疗后和 2 8例正常人甲襞微循环 ,检测 2 8例偏头痛病人球结膜微循环 ,并与 2 6例正常人相比较 ,重点观察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及血管袢周围状态等多项指标 ,并以加权积分法计算其积分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发作期存在明显的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改变 ,主要表现在毛细血管管径缩小 ,管袢形态异常 ,袢周出血。经新正天丸治疗后 ,管袢清晰度增强 ,血流速度加快 ,红细胞聚集性下降 ,加权积分法示治疗前后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有显著性改变 (P <0 .0 5~ 0 .0 1)。结论 :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障碍可能是偏头痛血瘀证的重要病理特征 ,新正天丸对其微循环障碍可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6.
自测健康是个体对其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和期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一种健康测量方法。我们选用许军等建立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 health evaluation sale,SRHMS V1.0),对驻南海某岛礁军人进行了自测健康调查。结果如下。1对象与方法(1)对象: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遵循自愿原则,随机抽取守礁官兵70人为调查对象(岛礁组),年龄(25.4±3.6)岁,其中已婚29人;干部17人,战士53人;文化程度中学52人,专科13人,本科以上5人;城市入伍19人,农村入伍40人,郊区入伍11人。按上述方法抽取同部属沿海地区非守礁官兵72人作为对照(陆地组),…  相似文献   
77.
解毒脱瘾汤对吗啡依赖性大鼠镇痛及生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由黄连、生地、川乌、黄芪、党参、钩藤等16味中药组成的解毒脱瘾汤对吗啡依赖大鼠镇痛及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戒断模型,观察解毒脱瘾汤对吗啡依赖大鼠下丘脑和血浆β-内啡肽(β-EP)、结状神经节和孤束核P物质(SP)以及血清内分泌激素的变化。[结果](1)吗啡依赖大鼠下丘脑β-EP的含量均较正常大鼠降低,解毒脱瘾汤高剂量组可增高下丘脑β-EP的含量(P<0.01),解毒脱瘾汤中、高剂量组可增高血浆β-EP的含量(P<0.01);吗啡依赖大鼠状神经节和孤束核SP的含量升高,解毒脱瘾汤高剂量组可降低结状神经节和孤束核SP的含量(P<0.01或P<0.05)。(2)吗啡依赖雌性大鼠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泌乳素(PR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解毒脱瘾汤中、高剂量组均可增高血清FSH、E2、PRL的含量(P<0.01或P<0.05);吗啡依赖大鼠睾丸酮(T)含量显著降低(P<0.01),解毒脱瘾汤中、高剂量组均可增高雄性大鼠血清T的含量(P<0.01),而对大鼠血清黄体生成素(LH)、PRL的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解毒脱瘾汤可能通过改善吗啡依赖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变化,消除其戒断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6例来自我院2003—2005年的住院患者,均按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和颅脑CT检查确诊。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8分,生命体征稳定。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54例,最后脱落5例,实际治疗组65例,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既往史、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尿毒净液(Urea Nitrogen Cleaning Fluid,UNCF)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肾脏功能的作用及其对肾组织肾病蛋白(nephri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5/6肾切除方法复制氮质血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尿毒净液组,以假手术大鼠作为对照组,给药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及24小时尿蛋白总量的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肾小球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Nephrin、MCP-1和PAI-1蛋白及mRNA的分布表达。结果:尿毒净液16g/kg连续给药8周显著降低血BUN和尿蛋白,大鼠肾组织中PAI-1、MCP-1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Nephrin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尿毒净液能显著改善5/6肾切除大鼠的肾功能,延缓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竭的进程,其机理与尿毒净液能抑制MCP-1和PAI-1的表达,同时又促进了Nephrin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比较尿毒净液与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C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毒净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和80.77%(χ^2=10.50,P〉0.05)。治疗后2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相似(P〉0.05),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尿毒净液治疗CRF的临床疗效与肾康注射液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