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边树疆  朱兵 《新疆医学》2010,40(10):124-125
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rain,ALB)的含量及A/G比值测定,作为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检测的常规检测项目,临床应用十分普遍,是许多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重要判断指标。然而,由于新的测定方法的不断应用,以及各个地区间人群生活习惯、体质的差异,使沿用以久、各地区通用的参考值已经不适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羟基磷灰石全涂层股骨柄髓腔充填情况对假体稳定性及其髋关节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0年11月使用Corail全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进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21例(144髋)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A组(年龄<55岁)78例、B组(年龄≥55岁)43例.采用Harris和SF-36评分方法评价术后功能的恢复情况,测量术前、术后及随访X线片中股骨及假体髓腔充填率及假体位置的变化.结果 所有病例均恢复行走功能,平均随访时间46月,术后2年Harris评分、SF-36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两组间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2天及24个月双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显示B组髓腔充填率显著高于A组(P<0.01),两组术后24个月与术后第2天比较,髓腔充填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影像评估所有股骨假体位置无明显移位、松动或下沉,无关节翻修病例.结论 尽管Corail全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假体的股骨髓腔充填率较低,使用该假体的关节置换仍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3.
呼吸指数在体外循环术后呼吸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呼吸指数(Respiratoryindex,RI)是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比值,是反映肺的通气和氧交换功能是否正常的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指标〔1〕,是ICU各种危重患者呼吸监护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一种以柠檬酸为活化剂的固体二氧化氯消毒相关性能。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理化检测方法以及现场试验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以含二氧化氯225mg/L的该固体二氧化氯溶液对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2min,杀灭对数值>5.0。以5mg/L二氧化氯的该消毒剂溶液对悬液内铜绿假单胞菌作用1min,7.5m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min,杀灭对数值>5.0;用7.5mg/L二氧化氯的该消毒剂对悬液内大肠杆菌作用3min和对白色念珠菌作用5min,杀灭对数值>5.0。用7.5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消毒食(饮)具需作用7min,10mg/L消毒果蔬5min,人工污染大肠杆菌杀灭对数值均≥3.00。含体积分数40%以上小牛血清对该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有轻度影响。结论该二氧化氯消毒剂具有高效、快速的杀菌特点,但其杀菌效果受有机物影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重庆市30个区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现状,指导医疗机构规范消毒管理工作和提高消毒灭菌工作质量,督促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及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重庆市30个区县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与汇总分析。结果从30个区县各级医疗机构共采样28510件,总体平均合格率93.3%。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合格率由高到低为村卫生室(96.7%)、城镇社区医疗机构(96.6%)、区县级医疗机构(96.1%)、个体诊所(93.7%)、民营医院(90.9%)、乡镇(街道)医疗机构(86.5%)。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监测结果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84,P<0.01);监测项目中合格率最低的是紫外线灯辐照强度(52.8%),其次是室内空气(80.4%),不同项目监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6.8069,P<0.01)。结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对村卫生室的监测覆盖面不足,紫外线灯强度等个别监测项目有待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0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股骨头内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减少,成骨分化能力降低是不能实现有效自身修复的细胞病理原因,坏死区周围的硬化带阻碍了骨修复的实现。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合髓芯减压改善坏死区的血运及促进骨修复的治疗结果分析尚缺乏系统报告。 目的:根据随访结果分析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 方法:2005-05/2008-09共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4例,所有接受细胞移植股骨头坏死均为ARCO1或2期,共76髋。采用浓缩自体骨髓细胞悬液回注坏死股骨头内并结合髓芯减压,剩余骨髓血洗涤回输。其中ARCO1期患者仅行干细胞悬液注射,ARCO2期患者移植后行髓芯减压,以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状态。 结果与结论:至2009-03,共随访(22.3±4.2)个月。至随访终期,66髋较细胞移植前疼痛缓解或无明显进展,功能改善,占86.9%;10髋疼痛加重,ARCO分期进展至3或4期,其中3髋行人工关节置换。提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合髓芯减压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各种治疗方法中,与其他减压及手术方法相比更符合针对病因的治疗,进一步扩大应用有可能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支配耳甲区迷走神经在延髓水平中枢的投射情况,探讨耳针作用机理。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10只,外耳道口方向分离耳甲皮肤与皮下组织,微量注射器缝内注射40μl浓度为30%的HRP神经示踪剂,神经示踪技术观察标记细胞在延脑水平核团分布情况。结果:除了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外,在孤束核和迷走神经运动背核以及其他核团也发现了标记神经元或神经纤维结论:耳甲区迷走神经分支与迷走初级中枢有神经联系,耳甲穴位针刺效应很可能是通过耳-迷走反射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8.
朱兵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76-197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将行髋关节置换患者10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预防血栓的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天内观察两组患者DVT的相关症状.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肢体疼痛比较,肢体周径比较,肢体温度比较,Homans征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早期DVT相关症状少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减轻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相关症状,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经皮电刺激耳甲区对大鼠癫痫发作的影响,以明确不同刺激频率及刺激持续时间所产生的抑制效应的差别。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4只,随机按刺激持续的时间长度分为4组:30s组、5min组、10min组和30min组,每组9~12只。以腹腔注射戊四氮造成大鼠急性癫痫模型,记录动物癫痫发作前后大脑皮层场电位信号,以刺激后癫痫发作被抑制的后效应持续时间和刺激结束后以30s为单位时间统计10个单位时间段内大鼠癫痫发作率为指标,观察不同频率(2Hz、20Hz和100Hz)的耳甲区经皮电刺激对大鼠癫痫发作抑制作用的差别。结果:(1)20Hz的耳甲区经皮电刺激在所有刺激持续时间中平均后效应持续时间为(169.50±45.96)s,和2Hz、100Hz刺激频率后效应持续时间(50.12±21.38)s和(67.44±23.92)s相比,刺激后抑制癫痫发作的持续时间较长(P<0.05);(2)在2Hz刺激条件下,30s组抑制癫痫发作的后效应持续时间较长(P<0.01),癫痫发作率下降,与其它刺激持续时间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100Hz刺激条件下,30min组抑制癫痫发作的后效应持续时间较长(P<0.01),癫痫发作率下降,与其它刺激持续时间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甲区经皮电刺激能明显抑制大鼠癫痫发作,20Hz的刺激频率对大鼠癫痫模型的治疗作用较好,2Hz的刺激频率在短期刺激后表现出较好的治疗作用,100Hz的刺激频率在长期刺激后才能表现出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疗法于1997年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为药物难治性部分发作癫痫的一种辅助疗法[1].VNS是通过在颈部迷走神经干植入神经控制假体(NCP)刺激迷走神经进行治疗.NCP系统主要包括脉冲发生器、袖珍磁铁、螺旋状电极、引线以及编程遥控头等.目前这种疗法被全世界范围内包括欧盟和加拿大等国家越来越多的患者所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