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治疗骨转移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探索骨转移癌内服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整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治疗骨转移癌的内服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利用软件集成的熵层次聚类方法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43个方剂进行分析,确定方剂中药物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9个、新处方8个。8个新处方中有7个涵盖补正扶虚药物。补骨脂-淫羊藿-桂枝-香附,补骨脂-骨碎补-桂枝-香附,补骨脂-骨碎补-杜仲-茯苓为较常用的核心处方,方中重用归肾经的补骨脂、骨碎补、淫羊藿3味药,出现频次高,且两两之间及3药整体都表现出高度关联。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同时实现以频次为核心的显性经验分析和以关联为核心的隐性经验分析,体现了"多元融合"的传承研究模式,客观地总结了骨转移癌内服方剂的组方规律,以扶正补虚为基本治则,从肾论治骨转移癌。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参考。  相似文献   
82.
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热报道不多,笔者曾治疗1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陈某,男生,54岁,住院号1231170,患者2008年10月因发热恶寒、咳嗽咯痰到中日友好医院行胸部CT,结果示左肺中心型肺癌、阻塞性肺炎、左上叶不张;支气管镜病理活检示左主支气管鳞状细胞癌。自2008年11月始行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  相似文献   
83.
癌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何提高其治疗的有效率是目前恶性肿瘤防治的研究难点。阿片类药物虽能够有效缓解癌性疼痛,但其所致的恶心、呕吐、便秘、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限制其临床使用。针刺疗法以其安全、有效、无药物首过效应等优势,在癌痛治疗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癌性疼痛的中医病机及治疗大法,按时间顺序概述了近20年来针灸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总结既往研究存在的问题,探索性提出日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引起的早期脑损伤是否具有治疗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采用颈内动脉刺破法建立SAH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SAH模型(SAH+NS)组、APS给药(SAH+APS)组。SAH模型建立后,各组立即腹腔注射相应溶液,24 h后通过T2加权成像(T2WI)来评估脑内损伤情况;应用Nissl染色法观察神经元特有结构尼氏体的形态学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凋亡因子cleaved-Caspase-3和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组织学染色及T2W1结果表明,SAH大鼠应用APS(40mg/kg)可以提高Bcl-2的表达水平(P<0.05),下调cleaved-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P<0.05);T2WI结果显示,SAH大鼠应用APS(40mg/kg)可以降低脑内损伤程度(P<0.05)。 结论 黄芪多糖可以抑制SAH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对早期脑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5.
介绍朱世杰教授治疗肺癌术后咳嗽的临证经验.认为肺癌术后咳嗽不同于普通咳嗽,传统止咳药物对其疗效甚微,治疗时应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结合证候虚实及病情轻重加以论治.病机属本虚标实,以气阴亏虚为本,瘀毒阻络为标,肺的宣肃功能失常是导致肺癌术后咳嗽发生的根本所在.临床治疗以攻补兼施为主,注重宣畅气机,同时应重视调理脾胃.重用海...  相似文献   
86.
在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大流行背景下,恶性肿瘤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人数急剧增加,COVID-19对呼吸、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的损伤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在COVID-19康复期调养五脏,增强正气,减少新型冠状病毒的长期损伤对恶性肿瘤患者有积极影响。探讨新型冠状病毒对恶性肿瘤的影响,结合中医药理论形成五脏康养理念,为恶性肿瘤合并COVID-19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随着肿瘤精准医疗的发展,免疫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治疗方法,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配体(PD-L1)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疗效。但伴随使用其相关不良反应增加也被逐步报道并受到重视。抗PD-1/PD-L1治疗可引起相关心脏毒性事件,包括心肌炎、心包疾病、心律失常等。虽然临床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并可造成免疫治疗延迟或终止,需要肿瘤学科和心脏学科医生合作诊治。该综述从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简要介绍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机制及诊疗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左室电延迟(体表心电图QRS波起始到左室电极感知波最高峰之间的时间间距,QLV)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超反应的价值。方法 入选2014年12月至2021年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植入带有SmartDelay功能CRT的患者42例,以QLV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窄QLV和宽QLV两组,以术后6个月左室收缩末容积缩小≥30%定义为CRT超反应,比较两组患者CRT超反应率和预后的差异,用Logistics回归寻找CRT超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CRT术后6个月左房左室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1);与窄QLV组(n=21)比较,宽QLV组(n=21)患者超反应率高(85.7%vs 52.4%,P=0.045),心力衰竭再入院率低(9.5%vs 47.6%,P=0.017)。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QLV是CRT超反应独立的影响因素(OR=1.028,P=0.025)。结论 QLV是CRT超反应独立的影响因素,QLV宽者CRT疗效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9.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旋覆代赭汤治疗化疗性恶心呕吐(CINV)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SymMap、TCMID 和 TCM Database@Taiwan 数据库筛选药物有效成分,利用 Swiss Target Prediction 数据库检索旋覆代赭汤靶点;通过GengCards、DisGeNet、D...  相似文献   
90.
患者,女,74岁.2007年10月出现腰背部疼痛,服止痛药物好转,未予重视.2008年2月疼痛加重,在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行影像学及全身骨扫描检查,诊断为右肺癌,多发骨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