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6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以及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mRNA的表达与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量。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析PBMC中HO-1mRNA表达水平,并与22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组PBMC中ROS产量测定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为50.36±21.69,与对照组28.80±10.1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糖尿病组血清中MDA含量测定为(14.47±5.21)nmol/mL,与对照组的(5.57±1.21)nmol/mL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糖尿病组PBMC中HO-1/β-actin mRNA基因表达率的平均值为0.98±0.24,与对照组0.48±0.1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O-1 mRNA的表达水平与ROS的产量、MDA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491、0.745,均P<0.01)。结论: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其中HO-1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的抗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42.
rhIL-11联合rhG-CSF动员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rhIL 11对小鼠巨核系造血干 /祖细胞的动员作用。方法 rhIL 112 5 0μg·kg-1·d-1或联合rhG CSF 2 5 0 μg·kg-1·d-1给C5 7BL/ 6小鼠皮下注射 1~ 7d ,观察用药前和用药第 3,5 ,7,9天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 ,CD34 +细胞比例 ,CFU GM、CFU MK、CFU E的数量变化。结果 单用rhIL 11或与rhG CSF联合使用时 ,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CD34 +细胞比例及各种造血细胞集落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在含有IL 11的实验组中 ,CFU MK明显高于rhG CSF组 (P <0 .0 1)。结论 rhIL 11可升高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 ,同时增加外周血CD34 +细胞的比例 ,提高粒、红、巨核系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 ,特别是对CFU MK作用较强 ;与rhG CSF联合使用对动员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进入外周血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3.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造血重建及血细胞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我院于 1 993年~ 2 0 0 1年 3月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个别重型 β 地中海贫血和其他恶性肿瘤的 1 0 8例患者施行了多种方式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我们选择其中 86例资料较完整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 ,对其骨髓造血重建及血细胞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86例 ,男 5 5例 ,女 3 1例 ,年龄 1~ 5 2岁 ,中位年龄 2 7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3 5例(M1 2例 ,M2 1 0例 ,M31 5例 ,M44例 ,M53例 ,M61例 ;3 4例CR ,1例NR) ,急性淋…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急性系列不确定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7例急性系列不确定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G显带技术核型分析。应用常规白血病治疗方案并随访。结果:17例急性系列不确定白血病·洛床上多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肝大、髓外浸润等。免疫分型显示髓系与B淋巴系或T淋巴系共表达分别为53%、29%。染色体检查异常核型占33%(5/15)。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60%,9例CR患者接受巩固强化治疗,4例至今持续缓解[其中3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位缓解期已14(6~21)个月。结论:急性系列不确定白血病诊断有赖于对细胞形态学、化学染色和免疫分型的综合判断。allo—HSCT可能是治愈此类患者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45.
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D-二聚体在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5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D-二聚体和纤溶酶原(Plg)、α2-抗纤溶酶水平。结果 急民生白血病患者初治者D0-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缓解者,在治疗后获缓解者水平显著高于未缓解者,复发者其水平要高于缓解时。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凝血、纤溶功能异常,D-二聚体是反应产张血功能的灵敏、特异性的标志物。监测血功能的变化,对白血病的诊断及预后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染色体G显带、荧光原位杂交和流式细胞术在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运用染色体G显带和流式细胞术 ,对 15例骨髓细胞形态学拟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4型 (AML M4 )的患者进行核型分析和免疫分型 ,并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inter phasal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 ,I FISH)对其中 6例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显示正常核型 6例 ,伴有inv(16 ) (p13;q2 2 )异常 2例 ,伴有del(16 ) (q2 2 )、 X ,5 q ,t(8;2 1) (q2 2 ;q2 2 )、t(9 ;2 2 ) (q34;q11)、t(11;17)和t(11;?)异常各 1例 ,另有 2例无分裂相可供分析。I FISH对 3例患者进行CBFβ基因重排检测 ,2例阳性 ,1例阴性 ;对这例阴性患者进一步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 ,结果阳性 ;3例患者检测了MLL基因重排 ,2例阳性 ,1例阴性但伴有t(9;2 2 )异常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免疫分型提示 14例患者有髓系和单核系分化抗...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先兆子痫患者体内静态血小板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CD62p、CD63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血免洗免疫直标法,用血小板CD41a、CD62p、CD63荧光单抗分别标记20例正常人、15例正常孕妇及16例先兆子痫产妇静息态与ADP活化后血小板,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其表达量。结果 先兆子病产妇组静息态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量均较正常孕妇组显著增高,CD41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而后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静息态间及活化态间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41a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先兆子病产妇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处于较高水平,提示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48.
摘要:目的:研究血清黏蛋白抗原4(mucin antigen 4,MUC4)对胰腺癌诊断价值。 方法:用ELISA法测定胰腺癌患者血清中MUC4的含量,根据ROC曲线确定MUC4的cut off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ROC),根据诊断效能评估表评价MUC4、CA19-9和CA242对胰腺癌诊断价值。 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MUC4的浓度和阳性率与慢性胰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慢性胰腺炎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MUC4的cut off值为4.54 ng/mL,AUCROC为0.880;胰腺癌患者血清MUC4表达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明显优于CA19-9和CA242(P<0.01)。 结论:MUC4可单独或与其他指标联合应用诊断胰腺癌,作为鉴别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CD56抗原表达与多药耐药(MDR)1基因表达量的关系,探讨CD56抗原表达与MDR1基因表达量在AML耐药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79例AML患者CD56抗原表达及MDR1基因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 24.1%AML患者表达CD56抗原,FAB亚型中M5 AML患者表达阳性率高于其他亚型.遗传学危险度分级高危组患者CD56抗原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中危组(P<0.01),伴t(8:21)AML患者CD56抗原表达阳性率(57.1%)显著高于其他低危组AML(P<0.05).CD56抗原表达阳性初治AML患者MDR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表达阴性患者(P<0.001).MDR1基因高表达且CD56抗原阳性AML组的CR率(58.8%)显著低于MDR1基因低表达且CD56表达阴性组(89.2%,P<0.01).结论 AML患者CD56抗原表达与MDR1基因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同时定量检测MDR1基因表达及CD56抗原表达更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0.
出血倾向是尿毒症的临床表现之一。随着急、慢性透析病人的增多,合并出血性疾病的病例也相应增加。对有高度出血危险的病人,例如脑血管意外、胃肠道出血、出血性心包炎、外伤及手术前后的病人进行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