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8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组合组织移植的血管处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组合组织移植的血管吻接方式、方法及血管危象的处理。方法 对1990年12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284例组合组织移植(2、3、4、5块游离组织组合移植)病史中,分析并总结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手术探查血管的发现和处理及最后导致组织坏死的因素。结果 284例中血管危象的发生率(36例)为12.68%,手术探查率(32例)为总病例的11.26%。探查术后组织块的存活率(组织坏死10例)占探查总数的68.75%,占总病例数的3.52%。探查术中均重接动脉(直接或静脉移植,最多探查3次),失败原因为手术探查不及时、手术操作损伤血管、血管搭配不合理。4例未探查的病例皮瓣均失败占总病例的1.41%。组织块的总存活率为总数的95.07%。引起血管危象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操作不当,吻合口栓塞,血管压迫、扭曲,及血管顽固性痉挛。结论 组合组织移植应选择供、受区合适的供血动脉和回流静脉。2块以上的组织移植应采取血管(动静脉)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吻合方式。一旦发生血管危象应在48h内作探查术。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介绍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皮支血管的临床分型及意义.方法 1990年~2008年,我院利用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共300例,其中,因术中血管变异或手术误伤穿支放弃12例.根据背侧骨间动脉所发出皮支浅出的部位及浅出间隙,将皮支血管分为6型:近侧型12例,均匀型122例,远侧型132例,弥散缺如型12例,皮支代偿型8例,混合型14例.结果 除12例放弃外,其余均行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术后258例皮瓣顺利成活,30例出现各种类型并发症.其中14例出现动脉供血不足,保守治疗后皮瓣完全坏死4例、部分坏死10例:10例出现静脉回流受限,经拆除缝线,完全成活;6例出现拇指背伸障碍,再次腱转位重建拇伸功能.结论 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皮支血管存在变异,术中应根据皮支血管的临床分型,灵活选择相应手术方案,避免供区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评价导管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外科消融术后复发的电生理特征和疗效。方法8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外科消融后复发患者,平均年龄(49.1±4.5)岁(男性3例),二尖瓣置换术后5例,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瓣膜置换术后3例。房性心律失常复发时间距外科手术(1.2±0.9)个月。根据复发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类型,消融方法主要包括消融线径补点消融、肺静脉补点隔离、消融局部折返和碎裂电位消融。消融术后随访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评价疗效。结果8例患者中5例复发心房扑动(房扑)/房性心动过速(房速),三尖瓣峡部依赖2例,二尖瓣峡部依赖1例,左肺静脉缝隙依赖1例,左心房前壁局部折返1例,导管消融均终止,并实现消融线阻滞(必要时)。3例复发房颤(2例阵发性,1例持续性)均存在至少1根肺静脉传导恢复,消融关闭缝隙达到肺静脉隔离,持续性房颤加碎裂电位消融,同时关闭原消融线缝隙。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6.7±2.9)个月,共6例(75%)无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5例房扑/房速中4例无复发,1例复发阵发性房颤。2例阵发性房颤无复发,1例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阵发性房颤。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外科消融术后主要复发房扑/房速,后者主要与原消融线或肺静脉消融环的缝隙有关,或为与初次消融无关的局部折返。少数复发为房颤,可能与肺静脉传导恢复、消融线缝隙有关。导管消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4.
病例1,女,18岁,临床表现为室性早搏,超声心动图及胸部CT提示左前纵隔占位,手术病理示囊性畸胎瘤;病例2,男,14岁,临床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胸部CT提示纵隔内脂肪样包块,手术病理示心外膜下脂肪瘤。两例室性心律失常均于肿瘤切除后消失。结论:纵隔肿瘤首发症状可以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05.
芮永军  施海峰  张全荣  陈政  陈光  周晓  王骏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9,33(4):101-103,后插四
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therapeutic measure of preventing the first web contracture after hand crush injury in early stage. Methods Three types wer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traumatic condition in 57 cases: closed injury, open injury and with blood vessel of thumb or fingers injury, and used different method such as closing injury postpone, opening the first web by kischner wire or mini-external fixation splint and covered by local or island flap to cure each type in primary and early stage, after 6 months, measured the width and angle of the first web. Results Forty-one cases were followed-up after 3 months - 2 years,abduction and opposition of the thumbs were fine, the average of width and angle of the first web were (5.89 ± 0.58)cm and (87.85 ± 6.03)°. Conclusion The key points of preventing the first web contracture after crush injury are opening the first web that being covered by local flap and to use splint in primary stage.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寻找圆柱体金属植入物在磁共振环境下由于射频(RF)场射频致热导致的最大温升位置.方法:通过实验设计,使用5~21 cm的316L不锈钢和镍铬合金两种材料金属棒在3T磁场强度的核磁共振(MR)环境中进行测试,比较不同尺寸金属棒的温升情况以及同尺寸金属棒不同位置的温升情况.结果:实验显示,当金属棒尺寸为半波长时,即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构制游离组织组合移植一期修复全手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①采用拇甲瓣与股前外侧皮瓣移植15例;②拇甲瓣与一侧股前外侧皮瓣和小腿皮瓣移植3例;③采用双侧第2趾再造拇、手指与股前外侧皮瓣移植14例;④采用拇甲瓣与第2趾胫侧皮瓣瓦合再造拇指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8例;⑤采用拇甲瓣加双侧第2趾移植再造拇、手指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7例;⑥双侧拇甲瓣加双侧第2趾甲瓣加双足背皮瓣加股前外侧皮瓣移植8例.结果 术后出现1例皮瓣危象和1例双侧再造示、中指动脉危象经积极处理后成活,其余均成活.本组获随访6个月~9年,再造拇、手指对指,对捏,生活自理,手指两点辨别觉8~13 mm.结论 采用不同构制游离组织组合移植一期修复全手脱套伤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是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回顾性研究一种修复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2007年2月~2011年1月,设计带部分股外侧肌的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内在肌缺损及伸肌腱、骨缺损共15例.结果 15例肌皮瓣无血管危象发生,全部成活,均获随访6~18个月,外形满意,皮瓣质地柔软.10个月以上患者恢复部分触、痛觉.所有患者均可不扶拐行走,无明显疼痛.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是修复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侧方入路关节松解术治疗外伤性掌指关节僵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手外伤后掌指关节伸直位僵硬的临床分型,以及侧方入路关节松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术前、术中检查,对非骨性原因引起的掌指关节僵硬进行分型:Ⅰ型,单纯侧副韧带挛缩;Ⅱ型,侧副韧带挛缩合并伸肌腱、关节囊粘连;Ⅲ型,Ⅱ型基础上合并掌板粘连;Ⅳ型,Ⅲ型基础上合并背侧皮肤较大面积致密瘢痕粘连.对15例(54指)保守治疗无效的Ⅱ~Ⅳ型掌指关节僵硬者,采用侧方入路关节松解术,术后3d内以掌指关节屈曲80°~90°位石膏固定,之后改为最大屈指位支具固定,并逐步开始功能训练.结果 术后13例(46指)获得8~30个月的随访(平均21个月),2例(8指)失访.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恢复至70~90°者5例,50°~69°者8例,除1例轻微疼痛及1例小指轻度尺偏外,未发现伸肌腱滑脱及关节不稳定和退行性改变.结论 对于外伤后具备手术指证的非骨性因素掌指关节伸直位僵硬,准确判断僵硬的分型及选择相应的术式,是充分恢复掌指关节活动度的关键所在,而术后系列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0.
五块游离复合组织修复全手套状撕脱伤的长期随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对患手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足部供区切取组织后功能情况进行长期随访,来评价应用5块游离组织移植一期修复全手撕脱伤的疗效.方法 对7例采用5块游离组织移植一期修复全手撕脱伤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随访离手术时间为3~12年,平均5.8年.对再造手和供足的评价方法:主观指标[DASH评分、Michigan手功能评价、足部Maryland评分(FPCS)];客观指标(捏力、握力、虎口距离、拇手指的关节活动度、再造指的两点分辨觉);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良率.结果 主观指标:再造手DASH评分平均为(21.60±16.58)分.Michigan手功能评价(平均):其中整体手功能(67.50±24.05)%,日常活动(99.69±32.58)%,工作情况(49.57±25.45)%,疼痛(24.00±21.38)%,外观(48.20±7.11)%,满意度为(78.40±12.65)%.供足Maryland评分平均为(84.56±2.44)分.客观指标:再造拇掌指关节活动度平均为(56.00±20.77)°,示指掌指关节活动度平均为(78.00±10.33)°,中指掌指关节活动度平均为(76.00±9.00)°;再造手平均握力达健侧的46.70%;拇、示指平均捏力为健侧的66.52%,拇、中指平均捏力为健侧的61.30%;拇指指端两点分辨觉平均为(8.47±0.68)mm,再造手指指端两点分辨觉平均为(10.59±0.82)mm;手掌、手背感觉为S3-;供足除2例患者有色素沉着和少许瘢痕增生外,无疼痛等后遗症.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再造手功能优2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85.71%.结论 用5块游离组织组合移植修复全手套状撕脱伤,恢复了较好的手功能,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手功能的恢复越好,对供足功能仅有轻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