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9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9 毫秒
41.
对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检测前列腺素、血小板功能和血浆抗凝蛋白 C、蛋白 S 后发现,患者血栓素B_2(TXB_2),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_4)显著增高,6-酮前列环素(6-keto-PGF_(1a))降低。血瘀证与气证(气虚气滞为主)比较,30例血瘀证以 TXB_2增高为主,βTG、PF_4值高,蛋白 C 抗原(PC:Ag)降低,38例气证以6-keto-PGF_(1a)降低为主,βTG,PF_4增高没有血瘀证明显,PC:Ag代偿性增高。这些结果有助于阐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42.
根据53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急性期及梗塞后一年内的病情演变,作者着重分析心电图中各种不同类型室内传导阻滞与发生急性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及突然死亡的关系,以及心脏起搏器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一)按入院时心脏功能的分级:心功能I级(无心功能不全)者的死亡率为6%;Ⅱ级(轻度心功能不全)者为21%;Ⅲ级(有肺水肿者)为51%;Ⅳ级(有心原性休克)为75%。 (二)室内传导阻滞类型与年龄及住院死亡率的关系:各组的平均年龄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43.
为了判明极量运动试验在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及严重程度估计中是否比二级阶梯试验更为正确,作者进行了下列研究。方法及结果:101名有胸痛的患者,在一次住院中分别作了二级阶梯试验、极量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三项检查通常在2天内完成),极量运动试验用踏车功率计进行。二级阶梯试验的阳性标准  相似文献   
44.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又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VD),是一种主要累及右心室,表现为右室游离壁心肌的部分或全部为脂肪组织所替代,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起源于右室的室性心律失常或右心功能衰竭。1病因及病理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是由...  相似文献   
45.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目的 生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增高的初期。增高期和稳定期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参数的改变,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的动态演化规律。方法 应用生化测定、病一检查结合计算机分析等方法,检测SHR及其照WKY在6周、14周和24周的收缩压、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细胞面积及横径、民胶原只分数(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及心肌组织内羟脯氨酸浓度。结果SHR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心肌  相似文献   
46.
在脑中风治疗复健中心治疗的脑中风病人5年预后比普通医院治疗有改善 我们过去报告过在脑中风治疗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治疗脑中风病人,与在一般神经内科病房里治疗病人作比较,一年后病死率明显下降.本文研究这样的下降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方法:比较哥本哈根附近两个社区1241名脑中风病人,在Frederiksberg社区治疗和复健在神经科内科病房进行,在Bpebjerg社区则放在单独的中心进行.两组脑中风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初发脑中风的严重程度、CT发现的病变直径、脑中风性质(出血性/梗塞性)均属可比.在单独中心治疗病人经济收入较低,合并其他病较多.一年病死率中心为32%,一般病房39%(P=0.01).5年后,为64%比71%(P=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单独中心治疗复健的脑中风病人,5年病死率下降40%(OR为0.60;95%可信限0.42~0.85;P<0.01),这一下降与年龄、性别、中风严重度、合并其他病等无关.结论:在专门脑中风中心治疗复健脑中风病人,使病死率减少,不是暂时现象,效果是长久的.本结论强调对脑中风病人专门组织康复的必要性. JAMA 1999,282:1247.  相似文献   
47.
心力衰竭时的心律失常与猝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和猝死的流行病学[1~5]左心室功能障碍的患者并不都是由于心力衰竭加重而死亡,有23%~51%的患者死于猝死。症状轻微的心力衰竭患者更易发生猝死,其发生率为50%;而症状严重且正等待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猝死的发生率仅为25%。令人惊讶的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猝死的危险性高于心血管领域的其他任何疾病,较一般人群高5倍以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除血流动力学障碍外,还有与机械功能恶化相一致的各种电活动的异常,临床表现为各种各样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随着左心室功能的恶化,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复杂…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共入选413例住院的心衰患者和100名年龄、性别、体重匹配且同期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的正常对照者,收集病史及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检测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资料。根据心衰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50%或<50%将心衰患者分为射血分数正常心衰组(192例)和射血分数低下心衰组(221例)。随访2组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通过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占心衰患者的46.5%。与射血分数低下的心衰患者相比,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多为老年女性,其收缩压和脉压明显升高,且多合并心绞痛和糖尿病(P<0.05)。另外,与正常对照者相比,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大多合并有贫血和肾功能不全,其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也显著升高(P  相似文献   
49.
目的:采用无屏蔽式心磁图仪MCG-7,探讨我国正常人群的心磁图(MCG)特征,并比较不同年龄组间心磁图各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德国Magscan公司生产的无屏蔽式MCG-7记录仪,选择平均分级(averageclassification of total maps,ACTM)、异常磁图比率(ratio of abnormal maps,RAM)、复合心室激动指数(complexventricular excitation index,CVEI)、R波与T波顶点的最大磁场值比值(R-max/T-max比值)、T波起始处电流密度最大电轴方向(Tbegin)、T波顶点处电流密度的最大电轴方向(T-max)来描述100例正常人心磁图结果。结果:正常人MCG在ST-T整个复极过程中存在双极对称结构,仅有一个主要电流方向,指向左下0°~90°,Tbegin在10°~25°之间,T-max在25°~35°之间。RAM为18%左右(9.10%~25.75%),ACTM平均值为2.36(2.10~2.50),CVEI平均值为18.68(-12.75~64.00),R-max/T-max比值为4.04(2.53~4.65)。各年龄组心磁图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磁图是诊断心肌缺血的有用工具,正常人群不同年龄组间心磁图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0.
患者女 ,5 0岁 ,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收住我院。入院后 ,进行了 3次外科手术清除坏死的胰腺组织及肠系膜。在第 3次手术后 6d ,患者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 ,经治疗后缓解。第 7天 ,患者突发阿 斯综合征 ,心电监护示尖端扭转性室速 (TPVT) ,即查血钾为 2 9mmol/L ,经用补钾、静脉推注硫酸镁、利多卡因等治疗均无效 ,短阵发作 10余次 (图 1)持续发作 8次 ,均伴有四肢抽搐、意识丧失 ,必须经电击而中止(图 2 )。鉴于患者基本心率增快 (>10 0次 /min) ,且有肺水肿病史 ,难以接受超速起搏治疗。患者每次扭转室速发作前心电图均示长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