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2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71篇
医药卫生   351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61.
目前维甲酸及其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然而越来越多的患者表现出对全反式维甲酸的耐药性。本文总结了全身因素及APL细胞本身因素在维甲酸获得性耐药中的可能作用,对维甲酸耐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通过对于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方法 采用抬高患肢,患侧足背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并给予抗凝、祛聚、扩容及手术取栓等综合治疗。结果 11例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中,10例分别在治疗6~18天内,顺利出院。1例发生轻度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3月后痊愈。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妇科术后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应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泄福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用泄福音保留灌肠治疗UC35例,并使用激素灌肠作为对照组40例,观察比较二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好转3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2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二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泄福音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有显著的功效。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眼镜王蛇毒中酸性磷脂酶A2 组分Ⅰ (命名为APLA2 Ⅰ)抑制动脉血栓形成的能力 ,观察将其开发成抗血栓药物的可能性。方法 模型组大鼠舌下ivPBS,3组APLA2 Ⅰ预治疗组大鼠分别舌下ivAPLA2 Ⅰ 1 .0 ,0 .5和 0 .1mg·kg-1 。各组给药 30min后 ,用 40 %FeCl3 诱导大鼠腹主动脉血栓形成 ,监测远端腹主动脉压 ,记录最低腹主动脉压和血栓形成时间 ,测量血栓面积及血栓重量。采用大鼠体外血浆凝块回缩实验观察APLA2 Ⅰ对血浆凝块回缩的影响。用小鼠尾动脉出血实验观察APLA2 Ⅰ对出血时间的影响。结果 预ivAPLA2 Ⅰ 1 .0 ,0 .5及 0 .1mg·kg-1 可抑制FeCl3 诱导的大鼠血栓形成后的腹主动脉压下降 ,使最低腹主动脉压从(4.0± 0 .5)kPa(模型组 )分别增高至 (7.7± 1 .0 ) ,(6 .8±0 .8)和 (5 .4± 0 .7)kPa ;使血栓形成时间从(31±4)min(模型组 )分别延长至 (60± 7) ,(53± 5)和(49± 6)min;使血栓面积从 (1 0 62± 1 39) μm2 (模型组 )分别减少至 (72 4± 74) ,(785± 96)和 (91 0±1 2 6) μm2 ;使 0 .5cm长血管内血栓重量从 (5 .2±0 .6)mg(模型组 )分别减少至 (3 .5± 0 .5) ,(3 .8±0 .5)和 (4.6± 0 .6)mg(P <0 .0 5 ,n =1 0 )。体外实验显示APLA2 Ⅰ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血浆凝块回缩?  相似文献   
65.
25起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杭州市重大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救援情况,进一步提高对重大事故的防范和管理。方法收集杭州市13年间发生的25起重大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的劳动卫生调查资料,对事故发生的行业、企业、毒物品种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起事故共发生中毒131人,死亡22人,乡镇企业的发生率超过国有企业;引起中毒的毒物共10种,发病人数在前5位的毒物依次为硫化氢、苯、一氧化碳、光气和有机磷农药;131名中毒人员中因救援中毒40人,死亡8人,救援人员中毒和死亡率高于直接作业工人。结论发生事故的原因以缺乏防护知识最为突出。本研究结果为建立基层应急救援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6.
热休克对人胶质瘤热休克蛋白70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热休克人胶质瘤细胞的方法,观察热诱导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在人胶质瘤细胞的表达。方法:经43℃热处理2h的人胶质瘤细胞,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SP70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热休克蛋白人胶质瘤细胞表达阳性率为(39.40±14.40)%,对照组为(8.50±4.60)%及HSP70mRNA表达光密度值为0.23±0.05,对照组为0.13±0.03与内参照βactin比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升高。结论:热休克的方法可以明显诱导人胶质瘤细胞HSP70的表达。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通过检测细胞质凋亡抑制蛋白2(cytoplasmic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2,c-IAP2)和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4(caspase-4)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组织中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研究其表达的相关性,探讨此2种凋亡相关基因控制蛋白在鼻腔鼻窦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已确诊的41例鼻腔鼻窦鳞癌患者的标本为实验组,10例正常鼻黏膜标本为对照组,以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4和c-IAP2在鼻腔鼻窦鳞癌中的表达,光镜下计数.结果①c-IAP2在41例鼻腔鼻窦鳞癌患者中36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 87.8%, 其中14例表达(+++),15例(++),7例(+),5例表达缺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平均秩=29.11,秩和T1=1194.00,对照组平均秩=13.20,秩和T2=132.00,统计量Z=-3.141,双侧渐近概率为0.0017),且c-IAP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病理分期(P<0.01)及临床预后(P<0.01)有相关性;②caspase-4在41例鼻腔鼻窦鳞癌患者中17例表达缺失(-),13例低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平均秩=23.76,秩和T1=974.00,对照组平均秩=35.20,秩和T2=352.00,统计量Z=-2.267,双侧渐近概率为0.0277),且caspase-4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而与病理分期(P<0.01)及临床预后(P<0.01)有相关性;③caspase-4与c-IAP2的表达具有一致性,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在鼻腔鼻窦鳞癌组织中,c-IAP2被激活而caspase-4被抑制,凋亡通路被阻断,导致了肿瘤细胞的不死性,与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应有密切关系,并且可能与部分肿瘤的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失败有关.  相似文献   
68.
鼻泪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泪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组织学特点 ,初步揭示泪道炎症不易治愈的局部原因。方法 :通过常规苏木精 伊红染色 ,利用图像分析仪对兔鼻泪管、鼻腔、咽腔和气管黏膜中的淋巴滤泡发育情况 ,高内皮静脉 (HEV)的分布情况及其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的密度进行分析。结果 :鼻泪管黏膜组织中淋巴滤泡和HEV的数量及其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的程度均低于鼻腔、咽腔和气管黏膜 (P <0 .0 1)。结论 :正常情况下鼻泪管黏膜的局部免疫反应程度低于鼻腔、咽腔和气管黏膜 ,其黏膜下淋巴组织欠发达可能是泪道炎症不易治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9.
医护人员手指表面微生物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护人员经常直接接触病人的引流物、渗出物、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含微生物的感染性物质,医护人员手上细菌在数量上、种类上往往较其他人群为多,是造成医院感染最直接、最危险的因素.为了保证医疗护理安全,切断因手污染而致院内感染这一传播途径,减少医疗事故发生,通过手皮肤的清洁与消毒可有效地减少或者消灭细菌,从而大大降低医院的感染发病率.为使医护人员重视科学卫生洗手,提高洗手的质量,现将我院2003年1~6月4个临床科医护人员洗手及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表达的影响,以期为牛磺酸用于临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有或无干扰素-γ(IFN—γ)的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牛磺酸与THP-1持续孵育不同的时间,RT-PCR检测ACAT—1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牛磺酸显著下调THP-1的ACAT-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0.0l,n=3),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效应。IFN-γ促进ACAT-1mRNA和蛋白表达(P〈0.05),该作用被牛磺酸部分抑制(P〈0.01)。结论牛磺酸抑制ACAT-1的基础表达和由IFN-γ诱导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