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3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循证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时,将有关的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主要依据,使护理活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节约卫生资源。美国护士协会已经把循证护理实践作为他们制定标准的一部分^[1]。  相似文献   
22.
<正> 铀及其化合物对机体的作用,表现为化学损害和辐射损害两个方面。为了保障广大铀操作人员的安全,研究加速体内的排泄和解毒的药物是必要的。在铀的促排药物研究中,tlron和phosphicine动物试验效果较好,但未见临床报道。为得到对铀的螯合能力  相似文献   
2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血清中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RFP检测条件:Symmetry C8色谱柱(5 μm,150 mm×3.9 m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pH 5.5)∶甲醇=30∶70,流速0.45 ml/min,测定波长340 nm;INH、PZA检测条件:Symmetry C18色谱柱(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pH 6.0)∶乙腈=91∶9,流速0.8 ml/min,测定波长254 nm.结果以峰高外标法定量,线性范围:利福平为0.5~32 mg/L,INH为0.5~20 mg/L,PZA为1.0~60.0 mg/L,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3种药物的日内、日间变异均<10%.回收率>8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无干扰,用于上述3种药物复合制剂卫非特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证明能满足人体血药浓度监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4.
《上海医药》杂志社七届二次通讯员会议于2000年6月23~24日于苏州木渎银泉山庄召开。会议由上海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同凯主持,《上海医药》杂志社总编曹华娟作2000年上半年工作小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报告,副总编胡宝佳对目前来稿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25.
钝挫伤前房积血4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球钝性伤常致前房积血,国内统计其发生率占眼钝挫伤的24~71%。我院自1982年1月至1986年12月5年来临床所见眼球钝挫伤致前房积血44例,占钝挫伤的65%。现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6.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症状之一,咳嗽反射是机体防止异物吸入的一种重要的防御反射。但是过度咳嗽则可使呼吸道内感染扩散,咯血或气胸,影响睡眠等。近年来,高血压病发病率日趋增加,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患者相应增多,此类药物引起副作用中的咳嗽,已为临床医师重视,现结合文献复习,探讨本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较完整的门诊资料22例,因咳嗽就诊,最后确诊为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的原因,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1.4岁,…  相似文献   
27.
光氧化反应增加去细胞牛颈静脉的组织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去细胞及去细胞后光氧化反应对牛颈静脉的组织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09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实验室完成。①将新鲜牛颈静脉纵形剪开成血管片,横行切取牛颈静脉血管片成6根血管条,随机分为6组,新鲜组,去细胞组,及根据不同的光氧化处理时间将去细胞结合光氧化处理组分为去细胞后光氧化反应12,24,36和48h组。②通过测定处理前后的组织厚度、热皱缩温度、抗张强度及组织蛋白提取分析来比较组织稳定性。 结果:①各组在处理前后的厚度:去细胞处理后血管片比处理前变薄[(0.36&;#177;0.85),(0.43&;#177;0.94)mm,P〈0.05],而去细胞再光氧化处理后的血管片厚度无明显改变(P〉0.05)。②各组血管片组织稳定性评价:去细胞组热皱缩温度及抗张强度比新鲜组、去细胞后光氧化反应12h组、24h组、36h组、48h组明显降低[热皱缩温度:(69.75&;#177;0.54),(72.50&;#177;0.53),(73.80&;#177;0.59),(74.40&;#177;0.46),(75.10&;#177;0.21),(75.20&;#177;0.26)℃,P〈0.05;抗张强度:(3.13&;#177;0.94),(5.19&;#177;0.65),(4.54&;#177;0.88),(4.67&;#177;0.60),(5.55&;#177;0.43),(5.80&;#177;0.82)MPa,P〈0.05];经光氧化处理后热皱缩温度上升且高于新鲜组(P〈0.05);而最大应力与新鲜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去细胞后光氧化反应组的组织蛋白提取量明显少于新鲜组及去细胞组。且随光氧化反应时间延长,组织蛋白提取量逐步减少。结论:去细胞处理降低了牛颈静脉的组织稳定性,而经光氧化进一步处理后组织稳定性增强,且随光氧化时间延长组织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28.
我所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并辅用食管彩超镜,诊断2例复杂三房心,均经手术证实。例1:男,9岁。出生即有紫绀及劳力性气促。体查:发育欠佳、紫绀、柠状指(趾)+,心前隆起,胸骨左旁2~3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P_2亢进。X线示肺充血,左、右室大;ECG正常。左、右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诊断为房间隔缺损,可能有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彩超检查:除探查常规心脏切面外,重点对胸骨旁四腔、大动脉短切及向左移行于左室长轴的切面、胸骨上窝大动脉长切、短切面的心内结构,彩色血流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颅底修补术治疗多发性颅底骨折移位及缺损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鼻内镜下颅底修补术治疗外伤性颅底骨折移位及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随访1~2.5 a,11例伴发脑脊液鼻漏者术后未再发鼻漏,3例张力性气脑者术后CT追踪示颅内积气消失;7例CT扫描示修补效果满意。结论鼻内镜下颅底修补术治疗多发性颅底骨折移位及缺损简便、安全、手术成功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