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2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目的:探讨EGFR、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及肝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大肠癌(其中淋巴结转移33例,肝转移30例)组织中EGFR、VEGF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EGFR、VEGF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有相关性(P〈0.05)。EGFR与VEGF的高表达成正相关。结论:EGFR和VEGF的过度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病过程中具有协同效应。EGFR和VEGF的联合检测对评估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α,HIF-1α)与卵巢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参数、肿瘤血管生成及预后评价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CD34蛋白在52例人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HIF-1α与VEGF、bFGF、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HIF-1α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和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P分别为0.0005和0.0008;低分化、Ⅲ+Ⅳ期和腹水阳性患者HIF-1α蛋白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Ⅰ+Ⅱ期和腹水阴性者,P分别为0.033、0.006和0.003;HIF-1α蛋白表达与年龄无关(P=0.437),与VEGF、bFGF及MVD具有明显的正相关,P分别为0.0001、0.0003和0.0007。结论:HIF-1α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SGC-7901培养上清液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否可促进人类腹膜间皮细胞表达βig-h3蛋白。方法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取第3天培养液上清与DMEM培养液的混合液(1∶4)以及0、1.0、10.0和50.0 ng/ml的TGF-β1分别刺激人类腹膜间皮细胞HMrSV5 0、3、6、12及24 h,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βig-h3蛋白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βig-h3蛋白浓度。结果对照组有基础量的βig-h3蛋白表达;胃癌细胞SGC-7901培养上清液及TGF-β1均可明显增加HMrSV5细胞上清液及细胞内的βig-h3蛋白浓度(P<0.05),且TGF-β1的刺激作用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结论胃癌细胞SGC-7901培养上清液及TGF-β1可明显刺激HMrSV5细胞表达和分泌βig-h3蛋白。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腹膜间皮细胞中ig-h3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腹膜转移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术中收集75例胃癌和14例胃良性疾病患者下腹前壁腹膜组织,同时收集胃癌患者腹水或腹腔冲洗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腹膜间皮细胞中ig-h3含量,RT-PCR方法检测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含量,同时进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peritoneal lavage cytological,PLC)和病理学检查.结果:29例胃癌和1例胃良性疾病患者腹膜组织ig-h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呈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75例胃癌病例中,13例伴有肉眼腹膜转移,20例腹腔脱落癌细胞呈阳性;32例CEA mRNA阳性.ig-h3阳性率在浸润较深(T4)(P=0.016)、腱状及多彩弥漫的浆膜类型(P=0.037)、肉眼腹膜转移阳性(P=0.002)、腹腔脱落癌细胞阳性(P=0.005)及CEA mRNA阳性组(P=0.027)的患者腹膜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间皮细胞中ig-h3表达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与胃癌腹膜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5.
Ⅱ、Ⅲ期胃癌D2、D3淋巴结清扫的原则及适应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持人 :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胃癌的最重要手段 ,为有效地提高术后生存率 ,除应尽可能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合理应用综合治疗外 ,胃癌根治手术方式的标准化、规范化 ,对提高胃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当前 ,我国胃癌的总体治疗水平仍有待提高 ,我国大多数胃癌的手术治疗仍由非胃癌专业医生执行 ,为胃癌根治手术 (如D2 等手术 )能在我国市级医院普遍正确采用 ,本刊特邀请有关专家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86.
胃癌的治疗已进入一个合理的阶段,完整的病灶切除,彻底的淋巴结清除和脱落癌细胞杀灭以及腹腔化疗的应用,已经提高了胃癌术后病人的长期生存率。但是进行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仍是影响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最常见的复发方式是腹膜播散和肝脏转移。本实验应用SABC...  相似文献   
87.
顺铂诱导人结肠癌细胞系SW1116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光镜、电镜、荧光染色、DNA琼脂凝胶电泳等技术,系统地观察了顺铂处理后的人结肠癌细胞系SW1116的形态变化和生化特征。结果发现,癌细胞呈现染色质边集凝聚、胞浆皱缩等改变,符合凋亡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凋亡细胞的出现具有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在药物作用96h左右,检出“阶梯样”的DNA片段,这与血液系肿瘤细胞药物作用数小时就能检测到类似结果的报道不同,说明DNA寡核小体片段的出现并非结肠癌细胞系SW1116凋亡过程的早期事件。上述模型的建立,可用于深入研究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88.
89.
抗粘附治疗在肿瘤转移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粘附与抗粘附治疗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现综述粘附分子的种类与作用及抗粘附治疗在抗肿瘤侵袭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0.
胃肝样腺癌(HAS)是一种具有肝样分化区域的特殊类型胃癌。血清甲胎蛋白(AFP)的产生是HAS一种特征性表现。HAS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相关研究大多为病例报告,缺少大样本病例的研究。HAS的预后很差,肝转移率较高,其生物学行为与普通胃癌有明显区别。无肝转移灶时,胃癌根治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目前对于肝转移灶的治疗方案尚无一致结论,血清AFP检测对此类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以及对患者疗效监控、预测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