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4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54篇
医药卫生   16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目的评价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中甲氨蝶呤(MTX)消除的个体差异性,为临床制订合理的解救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81例ALL患儿行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339次,MTX剂量为3~5 g.m-2,24 h持续静脉滴注。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用药后24,48,72 h血清中MTX浓度。统计各时间点浓度值,并计算变异系数(CV)。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考察48,72 h MTX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48,72 h MTX血药浓度变异系数较大,血药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MTX在ALL患儿体内的消除情况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性,有必要通过血药浓度监测来指导亚叶酸钙(CF)的解救次数和剂量。  相似文献   
992.
脊柱三维运动测试实验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套模拟人体脊柱在体运动的离体加载装置,进行脊柱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方法利用轴承原理,在加载盘上设计安装旋转锁定装置,加载时旋转于所需测试位置后用螺栓锁定状态,再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提供自动加载动力源,在脊柱标本上施加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6个方向的纯力矩,模拟脊柱的在体运动,并用三维扫描仪对脊柱标本加载前后位置进行扫描测量。利用该加载装置对6具1岁龄猪颈椎(C2-C6)在6种加载状态下进行运动范围测量,并对该加载装置进行精度验证和误差分析。结果建立了一套人体脊柱三维运动实验装置,6具猪颈椎标本经加载测量得到6个方向的中性区和活动范围数据,总测量误差值小于3.5%。结论该装置巧妙的设计较好地模拟了脊柱在体运动,可实现人体脊柱的快速加载,费用低、方法简单实用,能大大提高实验的效率,在脊柱的离体加载方面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镇静对机械通气下腹内压升高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将48例机械通气下腹内压升高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镇静组(观察组)和咪达唑仑镇静组(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两组患者镇静后呼吸力学、氧合指数及腹内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镇静后比较,肺顺应性、氧合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气道阻力及腹内压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中使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镇静有助于改善腹内压升高患者的呼吸力学,同时对腹内高压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徐华  肖建英  刘超  张秀梅  高月  王翠瑶 《山东医药》2011,51(52):1-3,6,I0001
目的构建人钠碘转运体(hNIS)基因真核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EGFP-C3-hNIS,并研究重组hNIS基因在人胃癌BGC-82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Trizol一步法从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hNIS的可编码区基因,并克隆到T载体上,测序后亚克隆到真核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EGFP-C3的多克隆位点,获得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hNIS。分别将pEGFP-C3-hNIS重组质粒(实验组)和pEGFP-C3(对照组)瞬时转染至人胃癌BGC-823细胞中,转染48 h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NIS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序列分析证实克隆片段与GenBank公布的hNIS基因序列(序列号:NM-000453)相似性达99.90%。转染48 h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均可观察到较强绿色荧光信号,用hNIS基因特异性抗体检测表明实验组hNI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成功构建hNIS真核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EGFP-C3-hNIS,并能在人胃癌BGC-823细胞中高表达。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合理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施行769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发生胸胃排空障碍17例,发生率1.69%,其中机械性胸胃排空障碍3例,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14例,均发生于术后3—12d;3例机械性胸腔胃排空障碍,其中2例经再次手术后治愈,1例死于全身衰竭,其他14例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均保守治疗痊愈。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左侧胸胃排空障碍大多数为功能性,少数为机械性;上消化道造影、胃镜检查是鉴别机械性和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的重要方法;对于机械性胸胃排空障碍应早期选择手术治疗,而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应采取保守治疗多能痊愈。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联合VEGF和Ang-1基因治疗促进移植皮辩血管化的可行性,提高皮瓣存活率。方法自行构建pcDNA3/VEGF165质粒和pcDNA3-hAng-1质粒,并移植于大鼠缺血皮瓣,皮瓣早期断蒂,观察皮瓣的存活率、VEGF及Ang-1蛋白表达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生成情况,计算微血管密度。结果VEGFl65、Ang—1双基因联合移植、VEGF165单基因移植、Ang-1单基因移植大鼠缺血皮瓣后,与空白质粒移植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的皮瓣存活率分别为(95.6±3.9)%、(83.2±3.5)%、(80.2±3.7)%、(41.5±2.9)%、(42.2±2.5)%。基因治疗组体内检测均有VEGF、Ang-1蛋白的表达上升。术后第7d时五组皮瓣中点处的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17.8±1.7)个/mm^2、(19.1±1.6)个/mm^2、(50.1±5.7)个/mm^2、(53.2±6.3)个/mm^2、(69.4±7.5)个/mm^2;第14d时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28.6±3.7)个/mm^2、(30.5±2.9)个/mm^2、(65.2±5.8)个/mm^2、(75.4±6.8)个/mm^2、(88.9±7.1)个/mm^2。结论联合VEGF和Ang-1基因治疗可以可促进缺血皮瓣的血管新生,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危重心脏病心脏危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ECMO辅助治疗的危重心脏病心脏危象患者14例,其中暴发型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或心源性休克6例。采用股动脉、股静脉插管技术,静脉动脉.ECMO辅助治疗。监测ECMO辅助治疗前后心脏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行ECMO辅助治疗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迅速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有所缩小,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较建立ECMO前明显升高(P〈0.05或〈0.01),剩余碱(BE)负值明显降低(P〈0.01)。撤机前2h与撤机后24h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2±10.20)mmHg(1mmHg=0.133kPa)比(76.34±9.15)mmHg](P〉0.05),而LVEF、LVEDd继续好转(P〈0.05)。结论ECMO可为危重心脏病心脏危象患者提供一定的氧供及稳定的循环血量,维持重要脏器功能,为心肺功能的恢复或原发病的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998.
徐华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72-73
目的:总结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部创伤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23例胸部创伤的临床资料。结果:364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301例治愈(83.6%),30例行开胸探查术后治愈,开胸探查率4.8%。56例因引流不畅而多次更换胸引管或行开胸探查手术,主要原因有:胸腔闭式引流管选择不当;胸引管的护理不到位,未经常挤压被凝血块或纤维素样物等堵塞胸引管;术中选择的肋间位置或置入的深度不当;胸引管无侧孔或侧孔过多。9例因引流不畅致包裹性胸腔积液或凝固性血胸而行开胸探查手术。结论:胸腔闭式引流对胸部创伤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规范、有效的胸腔闭式引流可以减少开胸探查的机会。  相似文献   
999.
重症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由于心脏重度扩张,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功能差,故术后并发症较多,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何提高此类病人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时体外循环灌注技术,使体外循环接近机体生理状态,对手术成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有着重要作用。现将我院体外循环灌注技术和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摘要:目的:建立适用于人凝血因子Ⅷ效价测定的生色底物法。方法:用生色底物法(包括动力学法和终点法)进行人凝血因子Ⅷ的效价测定,采用量反应平行线法进行效价计算,并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采用经验证的方法对来自7家企业的21批人凝血因子Ⅷ样品进行效价测定,并与现行标准的一期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效价测定范围为标示量的64%~156%;以效价测定值的对数对理论值的对数作线性回归,动力学法的相关系数r为0.998;相对偏倚为-0.2%~1.0%,其90%置信区间为(-2.3%,2.2%);中间精密度为1.8%~2.1%,其95%置信上限范围在3.2%~3.9%;终点法的相关系数r为0.998;相对偏倚为-0.6%~1.2%,其90%置信区间为(-1.7%,2.6%);中间精密度为1.5%~2.4%,其95%置信上限范围在2.7%~4.4%;不同批次的试剂盒和不同分析人员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方法耐用性良好。21批样品生色底物法量反应平行线测定法测得结果与现行标准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建立的生色底物法可用于人凝血因子Ⅷ效价的测定,引入的量反应平行线模型可增加试验数据可靠性判断,并有效控制测定方法的误差,从而更好地控制人凝血因子Ⅷ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