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1994年6月至2004年7月,我们对37例局部晚期贲门癌病人施行联合脏器切除术,手术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20世纪90年代电视胸腔镜技术进入我国,至今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胸外科各类疾病。尽管争议仍然存在,但由于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为胸外科医生所接受。在胸腔镜手术中,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简单易行,应用最为广泛,也最为胸外科医生所熟知。我们对1999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进行胸腔镜治疗的279例气胸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3.
气管、支气管断裂的延期诊断和治疗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2月~2002年6月,我们手术治疗延期性气管、支气管断裂15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4.
肺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6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 ,我们手术治疗 1 1 2 0例肺癌病人 ,发生乳糜胸 8例 ,占 0 71 %。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8例中男 7例 ,女 1例 ;年龄 33~ 72岁。其中左全肺切除 1例 ,左上叶切除 3例 ,右上叶切除 2例 ,右中下叶切除 2例。均广泛清扫纵隔及隆凸下淋巴结 ,但术后病理证实仅 4例有淋巴结转移。病人术后每日胸腔引流量大于1 0 0 0ml者 2例 ,另 6例均在 1 0 0~ 60 0ml间。 5例为典型的乳白色浊液 ,另 3例为淡红或灰黄色液。经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乳糜胸。结果  6例病人经保守治疗 1周痊愈 ;1例第 3d仍引流出乳白色液 1 …  相似文献   
45.
肺癌是我国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癌症。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及肺癌发病率的逐年升高,老年肺癌患者的治疗成为当今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由于胸外科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加速康复外科在胸外科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可以耐受手术,同时得益于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早诊早筛的普及,更多的肺癌在早期即被发现,使手术治疗的可能性得到提高。但考虑到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衰退,加之多种合并症、身体衰弱等因素,亟需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外科治疗方案。因此,我们汇聚了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基于国内外相关最新研究结果,经过充分讨论,针对老年肺癌患者,在术前评估、手术策略方式和切除范围的选择、术中麻醉管理、术后管理等多个方面形成共识性意见,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肺癌的胆碱显像与肺癌组织细胞中胆碱代谢的变化.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肺癌患者.术前均进行~(11)C-胆碱PET/CT显像,用目测法和半定量法分析显像结果,术后将取得的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用RT-PCR和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和胆碱激酶(Chok)基因的表达,分析肺癌的胆碱显像与肺癌组织细胞中胆碱代谢的变化.结果 18例肺癌的PET/CT图像均显示胆碱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18例肺癌组织细胞中,14例Chok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比正常肺组织升高,9例肺癌组织细胞ChATmRNA及蛋白质表达升高.其中8例Chok及ChAT表达均升高.鳞癌与腺癌对胆碱的平均标准摄取值(S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癌的胆碱显像有异常增高,其增高因为与肺癌细胞中胆碱代谢的磷酸化途径及乙酰化途径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细胞粘附因子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43例术前未进行化疗和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切除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肺癌组织中的VEGF和CD44v6的表达。结果 鳞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 62 .5 0 % ( 15 / 2 4) ,腺癌组织中为 68.42 % ( 13 / 19) ,鳞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 5 8.3 3 %( 14 / 2 4) ,腺癌组织中为 68.42 % ( 13 / 19)。VEGF及CD44v6的阳性表达与肺癌淋巴结的转移、肺癌的病理分期有密切关系 (P <0 .0 5 ) ,且与肺癌术后发生转移密切相关。VEGF阳性表达者的 3及 5年生存率分别为19.2 3 %及 6.41% ,阴性表达者为 64 .71%及 5 8.82 % ,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CD44v6阳性表达者的 3及 5年生存率分别为 18.67%及 10 .67% ,阴性表达者为 67.83 %及为 5 3 .5 0 % ,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VEGF的阳性表达和CD44v6的阳性表达显著相关。结论 联合检测VEGF和CD44v6表达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术后转移复发的评估有一定临床意义 ,并有利于指导术后多学科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8.
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微转移是分子诊断分期的重要依据,是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微转移,可明确术前肿瘤分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根据术中微转移可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检测外周血中肿瘤细胞及转移灶变化可以指导化疗;微转移灶的监测还可判断预后.检测微转移的方法包括常用的免疫组化法、逆转录PCR技术、流式细胞技术以及不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等.  相似文献   
49.
应用电视纵隔镜诊断胸部疑难疾病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纵隔镜手术在胸部疑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作用。方法全麻或局麻下应用电视纵隔镜.经气管前隧道观察并活检气管周围肿物或淋巴结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32例纵隔原因不明肿大淋巴结经纵隔镜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结节病者17例,纵隔结核5例,淋巴瘤5例,肺癌并转移4例。诊断不明原因反应性增生1例。本组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平均8mL(5-30mL);手术平均25min(15-60min)。结论纵隔镜对胸疑难病的诊断与常规临床诊断存在较大差别.该手术安全、准确.可有效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50.
nm23基因在食管癌及贲门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SAB免疫组化法,对46例食管癌及31例贲门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了nm23基因(下简称nm23)染色检测,结果显示,食管癌组织染色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分化较好的癌组织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分化差的癌组织,原发灶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转移灶,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染色阳性率明显低于无转移者,贲门癌中,除有淋巴结转移的贲门癌组织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贲门癌组织染色阳性率差异不显著小,其他相关性同食管癌,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