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96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5年间治疗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5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肿瘤位于球部6例(10%)、降部44例(82%)、水平与升部各2例(4%),其中降部乳头区为38例,占降部86%.病理类型为腺癌50例(92%),黏液腺癌2例(4%),类癌与低分化腺鳞癌各1例(2%).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腹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上腹部压痛及腹部包块.经纤维十二指肠镜及ERCP确诊率分别为94%和78%.合并胆囊病变率为37%.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8例,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1例,姑息性手术9例,失去手术时机6例.手术切除率为89%,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72%.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1%和22%,姑息性手术3~24个月死亡,未行手术者6个月内死亡.结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以降部乳头区最多见,以腺癌为主,临床表现特异性差,易合并胆囊病变.纤维十二指肠镜和ERCP是诊断的主要手段,治疗首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Child-Pgh分级和吲哚氰绿(ICG)15分钟潴留率(ICGR15)在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前肝脏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经开腹手术和消融手术治疗的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hildPugh分级与ICGR15水平分组,总结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 开腹手术治疗组105例,全组...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评价微波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11年8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24例共70个病灶.男性15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66岁(44~78岁).所有病灶的直径均在0.8~5.0 cm,患者总共接受了30次微波消融手术.经皮穿刺微波消融19次共35个病灶;开腹消融11次共35个病灶.定期随访观察消融效果,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7%.11次开腹微波消融术术中B超发现45个病灶,多于术前B超发现的38个病灶和CT检查发现的35个病灶.11次开腹微波消融术后1个月病灶均完全坏死,19次经皮微波消融术后1个月的病灶完全坏死率为88.6%(P=0.122).直径≤3.0 cm的病灶坏死率为96.4%,3.1~5 cm的病灶坏死率为85.7%(P=0.212).24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8~75个月.术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时,19例经皮消融的患者分别有3例和10例出现肝内新发转移灶,而开腹消融术后复发者分别为0例和1例(P=0.046).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54.3%、23.3%.结论 开腹微波消融术后较经皮消融早期肝内新发转移灶的发生率较低.微波消融是治疗直径≤5 cm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比较放射性核素显像测定分流、断流术前后门体分流指数和实测门静脉压力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法测定 15例分流术和 2 0例断流术前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门静脉压力 (H/L PVP) ,并与术中和术后的实测门静脉压力 (PVP)相比较。结果本组 35例手术中实测PVP值为 (37± 4)cmH2 O ,与术前经H/L PVP公式推算值 (36± 4)cmH2 O非常接近 (r =0 81,P <0 0 1)。 15例行分流手术的患者手术前后H/L PVP变化不大 ,而分流术后实测得PVP(2 8± 3)cmH2 O则较分流前的 (37± 5 )cmH2 O显著降低 (P <0 0 5 ) ;2 0例行断流术的患者术后H/L PVP平均下降较多 ,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断流术后测得PVP数据较分散(P >0 0 5 )。结论H/L PVP可以真实反映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前的门静脉压力 ,但对推测分流和断流术后门静脉压力的准确性欠佳  相似文献   
65.
大鼠实验性肝硬变形成过程中肝脏组织胺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肝硬变发病过程中肝脏的组织胺受体是否发生了变化,作者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组用四氯化碳法制备成肝硬变模型,在实验性肝硬变的不同发病时期,作者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对两组大鼠的肝脏组织胺1(H1)和组织胺2(H2)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平衡解离常数(Kd)以及受体结合能力(BA=Bmax/Kd)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1)在实验性肝硬变形成的早期,大鼠肝脏H2受体的Bmax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在肝硬变形成中期及晚期,H2受体的Bmax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在肝硬变形成各期,H1受体的Bmax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在肝硬变形成中期,H1受体的K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余两期H1受体的Kd值及实验各期H2受体的Kd值均无显著变化。(3)在肝硬变形成各期,H1和H2受体的BA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作者认为,受体的“下行调节”是组织胺受体数量及结合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而受体的上述变化可能会导致肝脏的糖及磷脂代谢紊乱以及组织胺灭活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MAGE 3抗原肽对肝细胞癌 (HCC)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微量细胞毒法检测HCC患者中HLA A2表达情况 ,RT PCR方法检测肝癌组织MAGE 3基因mRNA表达情况。用免疫磁珠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分离出CD8阳性细胞作为效应细胞 ;将其余自体CD8阴性的PBMC与MAGE 3抗原肽 (FLWGPRALV)短暂孵育 ,经γ射线照射后作为抗原呈递细胞 (APC) ,与CD8阳性效应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作为实验组 ,7d后再加入APC刺激患者效应细胞 1次。每周计数效应细胞数量 ,培养第 15天时作为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检测其杀伤活性。以表达MAGE 3和HLA A2的肝癌细胞系HLE作为靶细胞 ,采用IFN γ细胞因子分泌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具有分泌γ 干扰素 (IFN γ)的CD8阳性细胞的频数来反映CTL的杀伤活性。另设不加APC刺激的CD8阳性细胞 ,加IL 2培养作为对照组。结果本组 2 5例HCC患者中 9例HLA A2阳性表达 ;9例中 3例MAGE 3基因mRNA阳性表达 ,6例阴性表达。培养开始时 ,效应细胞为 1 0× 10 6/孔 ,2周后细胞增殖 4~ 6倍。分泌IFN γ的CD8阳性细胞的频数 ,3例MAGE 3阳性患者平均为 2 2 0 % ,6例阴性患者为 0 5 % ,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 ,应用MAGE 3抗原肽 ,能在体外从HCC患者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IL) 10对与枯否细胞 (KC)共培养的肝星状细胞 (HSC)表达转移生长因子 (TGF) β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PDGF)的影响。 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的KC ,建立HSC与KC的共培养系统 ,分为 4组 :1组为HSC单独培养组 ;2组为HSC与KC共培养组 ,不加IL 10 ;3组为HSC与KC共培养组 ,加入 1.5 μg/LIL 10 ;4组为HSC与KC共培养组 ,加入 15 .0μg/LIL 10。培养 48h后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GF β和PDGF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TGF β和PDGF蛋白的表达。 结果 KC能促进HSC表达TGF β和PDGF ;IL 10能抑制与KC共培养的HSC的TGF β和PDGF的表达。 结论 IL 10能通过KC对HSC的生物学活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8.
白细胞介素10对肝星状细胞激活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通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丝裂原活化激酶(MAPK)信号通路蛋白对肝星状细胞(HSC)激活的影响。 方法 将培养的HSC随机分为4组:1组:对照组;2组:加入1 ng/ml IL-10;3组:加入5 ng/ml IL-10;4组:加入25 ng/ml IL-10。培养2d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DGF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PDGF、MAPK信号通路蛋白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p38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 结果 1、5、25 ng/ml的IL-10作用后,与对照组相比HSC的ERK、p38以及α-SMA的表达显著降低(F值分别为240.47、21.39、28.86,P值均<0.01),并呈量效依赖关系;5、25 ng/ml的IL-10可以使PDGF表达显著降低(P值均<0.01),并呈量效依赖关系。 结论 IL-10可通过PDGF/MAPK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激活。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用48h快速培养获得的成熟树突细胞与肝癌细胞系HCCLM3构建融合细胞疫苗。方法 用CD14正选磁珠从外周血中分离出CD14^+细胞,加入含有GM—CSF和IL-4的树突细胞完全培养基培养24h,再加入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IL-6和PGE2,继续培养24h获得树突细胞并检测免疫分子CD80、CD86、CD83和HLA-DR的表达。用50%聚乙二醇+10%二甲基亚砜融合HCCLM3与所获树突细胞构建融合细胞并检测其免疫分子的表达。自体T细胞增殖实验按照刺激细胞不同分为融合细胞组(RH)、树突细胞组(DC)、HCCLM3组(H)及树突细胞与HC—CLM3混合组(HH)。结果 48h培养获得成熟树突细胞的CD80、CD86、CD83和HLA—DR表达率可达94.43%、99.71%、62.78%和99.34%,它与HCCLM3构建的融合细胞同样表达此类免疫分子,并且对自体T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更强(P〈0.05)。结论 用48h快速培养获得的树突细胞可以成功构建能有效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反应的融合细胞,该方法优点显著。  相似文献   
70.
目的构建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消减杂交文库,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以癌组织为检测者(tester)、癌旁组织为参照者(driver),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方法构建消减杂交cDNA文库,随机挑选56个阳性克隆进行鉴定、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文库获得130个阳性克隆,鉴定96%有200~1500bp插入片断。获得的35个基因中包括已知基因26个,功能未知基因5个,新基日4个。已知基因中包含酶、细胞信号转导、基因调控因子、转录调节因子、癌基因、抗凋亡因子及细胞的黏附与生长调节因子等相关基因。结论应用SSH方法成功构建HCC差异表达基因cDNA文库,筛选出低丰度和新基因在内的HCC差异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