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48篇
医药卫生   8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传统药物学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瑰宝。随着“人类要回归自然”呼声的高涨,重新评价传统药物的疗效及进一步开发利用传统药物已成为国际性的重要研究课题。 为促进国际间对传统药物学的研究与交流,1990年由44个国家的传统药物学家发起并  相似文献   
12.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梗塞和阿司匹林抵抗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发生脑梗塞与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关系,探讨阿司匹林抵抗(AR)可能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指标.方法 既往服用过阿司匹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共40例,其中合并脑梗塞16例,定义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无脑梗塞24例,定义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组.通过血小板聚集仪测血小板聚集率,普通血清化学免疫法测CRP,酶法测血脂.结果 两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二磷酸腺酐(ADP)及肾上腺素(EPI)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PAG(M)]及一分钟聚集率[PAG(1)]AR组明显高于AS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示ADPPAG(M)>60%,EPIPAG(M)>60%及两者均>60%的人数比例AR组明显高于AS组(P<0.05).AR组阿司匹林剂量明显低于AS组.血清CRP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NVAF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后仍有PAG(M)及PAG(1)增高可能发生脑梗塞,存在AR,阿司匹林剂量不足可能是产生AR的因素之一.体外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以达到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避免阿司匹林治疗失败,对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梗塞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60例CHF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瘦素水平,比较CHF组与对照组、CHF组不同心衰级别及不同病因亚组间的血浆瘦素水平。结果:CHF组患者血浆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Ⅳ级患者的血浆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Ⅲ级患者(P<0.01);CHF不同病因亚组间血浆瘦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HF患者血浆瘦素水平升高,并与心衰的严重程度相关,而与引起心衰的病因无关。  相似文献   
14.
核素显像鉴别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核素显像在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鉴别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缺血性心肌病29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15例进行核素门控心血池及心肌灌注显像,分析对比显像结果。结果 两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下降,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室相位延迟,相角程增宽,EF等心功能指标明显下降。但影像表现各有其特点;缺血性心肌病29例,单纯左扩大者占27例,相位延迟均呈节段性,左室EF等心功能指标下降明显,心肌灌注显像均有节段性缺血表现。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15例,14例表现为左右心室均扩大,相位延迟呈弥散性,心功能指标左右心室均有明显下降,下降比缺血性心肌病更明显,心肌灌注显像均表现为弥漫放射性分布不均。两组特征阳性率差异显著(χ^2检验,P<0.01)。结论 根据影像特点与心功能指标,可以对两种类型的心肌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温贴灵的制备工艺。方法 :用蒸馏法提取温贴灵的挥发性成分 ,用正交试验优选煎煮条件。结果 :挥发性成分重蒸馏 ,收集 2倍蒸馏液 ,可收集 90 %以上 ;水溶性成分煎煮 2次 ,每次 2小时 ,每次加水 8倍煎煮为最佳煎煮条件。结论 :重蒸馏、收集 2倍量蒸馏液 ;煎煮 2次 ,每次 2小时 ,加水 8倍、6倍为最佳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6.
远志属药用植物资源及传统疗效及研究成果,作为中国传统药物之一,远志具有多方面的传统疗效,临床应用十分普遍。中国远志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很有开发前景。文中就有关研究和生产部门利用国内远志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台湾中医药委员会正式成立于1955年,隶属于台湾行政院卫生署,是一个专门负责管理台湾中医药行政工作的机构。为促进中医现代化,中药科学法的目标能早日实现,该会历年来均宽筹经费预算,鼓励学者、专家从事中医、中药、针灸、中医诊断补助仪器及中医药典籍资讯化等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该会研究发展组将针对①中医临床及中药疗效之研究;②发展辅助中医诊断仪器及针灸现代化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影响153SmEDTMP对肿瘤转移性骨痛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近两年使用153SmEDTMP行内照射治疗的59例肿瘤转移性骨痛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病灶数量、不同肿瘤分组,单次剂量给予153SmEDTMP18.5~37MBq/kg静脉注射,第2天行全身骨显像观查放射分布情况,建立随访。结果总有效率为93.6%。在年龄组中,以老年组效果最好,止痛有效率为96.9%;病灶数量组以多发灶效果最好,有效率为95.7%;不同肿瘤组以乳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效果好,有效率为100%。结论静脉注射153SmEDTMP对肿瘤转移性骨痛内照射治疗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疗效肯定。其止痛效果受病人的年龄、骨转移程度和肿瘤组织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发生障碍,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脂肪在组织细胞内贮积,若其贮积量超过肝重量的25%以上,或在组织学上有50%以上肝细胞脂肪化时,即称为脂肪肝[1]。本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积聚”、“痰浊”、“瘀血”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脂肪肝的发病与营养失调、化学性、生物性、社会及遗传性等致病因素有关,上述诸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血浆游离脂肪酸过多或肝内脂肪酸利用减少或肝细胞合成甘油三酯(TG)能力增强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及分泌障碍,从而导致脂肪肝的形成[2]。中医学认为脂肪肝主要是由于营养过剩或酒精、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源CT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筛查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共对年龄〉50岁的252例心脏病患者行心脏手术治疗,其中男120例,女132例;年龄50~74(55.2±3.5)岁。二尖瓣病变86例,主动脉瓣病变72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64例,房间隔缺损14例,室间隔缺损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5例,左心房粘液瘤8例。术前均行冠状动脉双源CT检查,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为有显著意义狭窄。对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进一步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52例中经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有显著意义狭窄(≥50%)患者21例,共计25支冠状动脉43个节段受累,其中左前降支14支、右冠状动脉6支、回旋支5支。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诊断符合率为95.2%(20/21)。出院后随访218例,随访率86.8%,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术后心肌梗死、瓣周漏和抗凝并发症发生。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是心脏外科可供选择的一种准确性高的冠心病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