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35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71.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口服盐酸胺碘酮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8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骨化三醇联合摄精消白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尿蛋白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早期DN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9例予以降糖、降压治疗;西药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骨化三醇口服治疗;联合...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以肝癌诊断的常规标志物血清甲胎蛋白(AFP)为对照,采用四格表诊断试验的方法分析血清NLR诊断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00例肝癌患者中,高NLR(≥1.70)者比例为56%(56/100),高于AFP阳性者比例44%(44/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8,P=0.08)。AFP阳性患者中,低NLR与高NLR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9、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48),且高NLR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232,95%CI 1.055~1.438,P=0.008)。结论NLR联合AFP检测可提高肝癌的术前诊断率。高NLR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4.
微波消融改善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活检的过程与结果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对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活检标本质量、出血风险和病理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251例甲状腺单发结节在微波消融前、消融后进行双重粗针穿刺活检,比较2次取材标本质量满意度、穿刺后甲状腺出血程度、病理切片可判读性及病理诊断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结果 甲状腺结节消融前、消融后组织学标本质量满意度分别为92.03%(231/251)、100%(251/251),消融后标本质量满意度较消融前提高(P=0.000).消融前、消融后活检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5.14%(38/251)、0%,消融后出血发生率较消融前降低(P=0.000).251例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184例,乳头状癌结节67例,除4例因微波消融前穿刺活检标本质量差而无法制片外,其余结节消融前和消融后粗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总体一致性为100%.结论 微波消融术后即刻粗针穿刺活检不影响甲状腺结节病理诊断准确性,并且具有减少出血风险、改善标本质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效果,达到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的安全性及使用华法林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300 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随访并记录患者使用华法林的用量和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期间发生抗凝相关事件,出血事件25 例(8.3%),血栓事件6 例(2.0%),正常269例(89.67%);出血组华法林用量、凝血酶原时间(PT) 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均明显大于正常组和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常规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将INR 控制在2.0~3.0 范围内可以满足抗凝要求,并且明显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2型多发性内分泌瘤(MEN-2)的发病特点及超声诊断思路,以期提高MEN-2临床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就诊的2例经病理确诊的MEN-2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发病特点,探讨其超声诊断过程,总结超声诊断思路。结果 病例1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腹部超声检查示双侧肾上腺多发嗜铬细胞瘤,因双侧受累故引起注意,从而进一步对其他内分泌腺体进行排查发现右侧甲状腺中上交界处占位,胰腺区未见异常,超声最终诊断为甲状腺髓样癌。病例2因反复尿路结石发作多年,考虑其症状可能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随后超声检查发现甲状旁腺增生及甲状腺髓样癌,因此进一步检查了胰腺、肾上腺等多个内分泌器官,最后发现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从2例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入手,配合超声影像检查与之关联的多个病变的内分泌腺体,再经病理证实从而对2例MEN-2做出精准诊断。结论 MEN-2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难度高,掌握其发病特点、临床特征及超声诊断思路有助于早期发现与诊治MEN-2这一多器官受累性疾病。  相似文献   
77.
商品中药材蒲黄的真伪优劣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商品中药材蒲黄的真伪鉴别及质量优劣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国9个不同地区生产的蒲黄药材,从外观、颜色、触感、气味、水试等方面比较受试药材与对照药材的性状特征差异;采用明场正常光与暗场偏振光对比观察各批次药材的显微特征,利用实时景深拓展技术进行拍摄以获取清晰的显微影像;以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和香蒲新苷为对照品,对受试药材和对照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并结合薄层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可能的掺杂物。结果:9个批次的商品蒲黄药材中仅有44%符合《药典》标准,22%有掺杂品或染色,33%为纯伪品。其中,编号2、3、7、10的受试药材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与对照药材相符,薄层色谱中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在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可鉴定为蒲黄正品;编号5的受试药材颜色和触感均与对照药材不符,显微鉴别显示大量纤维、晶体等非药用部位,推测为掺伪蒲黄;编号9的受试药材在色谱鉴别中检出染料金胺O斑点,推测为染色蒲黄;编号4、6、8的受试药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的结果均与《药典》标准不符,且质谱鉴定含有染料金胺O,故为纯伪品。结论:市售的商品蒲黄药材掺伪、造假及染色情况严重。偏振光显微影像拍摄技术、高效薄层色谱技术及薄层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快速、高效地实现蒲黄药材的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一个中国汉族肺动脉高压(PAH)家系的致病基因及其位点。方法:对该PAH家系中的2例PAH患者与2名正常者作对照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组间比较,筛选出患者特有的变异,并对筛选出的变异使用Sanger测序法验证,同时在100名健康志愿者中进行测序验证。结果:共纳入该家系成员8例,有2位已确诊为PAH,其中男性1例(先证者),女性1例,为母子关系。先证者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喘,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平均压77 mmHg(1 mmHg=0.133 kPa),心输出量4.92 L/min,肺小动脉阻力13.4 Wood units。本家系中母子患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特征。经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分析和Sanger测序验证后发现骨形成蛋白受体2(BMPR2)基因6号外显子747位点发生插入杂合突变(c.747_748ins CCTTTG ATGGAACATGA:p.V250fs)。另外,在100名健康志愿者中,Sanger测序没有发现该位点杂合突变。结论:发现了BMPR2基因的一个新的突变位点,扩大了BMPR2致病基因位点谱。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胰腺炎与胆源性胰腺炎发病研究及治疗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70例胰腺炎患者,其中35例高脂血症胰腺炎为观察组,35例胆源性胰腺炎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并比较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AMY明显低于对照组,但TG和CRP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经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PACHE评分、CT严重指数和体重指数均比对照组高,且重症患者较多、手术患者较少,6个月内的复发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胆源性胰腺炎相比,高脂血症胰腺炎的病情较为严重,临床复发率高,早期如果可以将病因明确下来,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采用皮肤扩张器治疗手套状皮瓣术后重度虎口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四川现代医院手外科采用皮肤扩张器治疗7例手部手套状皮瓣术后导致重度虎口挛缩的患者。一期在皮瓣下埋置50~100 ml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1个,术后7~10 d开始注入生理盐水,5~10 ml/次,2次/周,扩张1~2个月;扩张后静置约2周行二期手术,取出皮肤扩张器,开大虎口,利用扩张的皮肤修复虎口创面。结果7例患者术后扩张皮瓣成活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19个月,虎口开大60°~85°,皮瓣血运及质地良好。结论采用皮肤扩张器治疗手部手套状皮瓣术后虎口挛缩畸形,操作简单,是一种解决重度虎口挛缩皮肤不足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