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35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缺血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下肢缺血性疾病等。祖细胞和干细胞都是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虽然胚胎干细胞具有万能分化型功能,但伦理学方面的争议使其研究困难重重,而成体干细胞相较胚胎干细胞,不仅避免了伦理学方面的争议问题,而且无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本文主要讨论成体干细胞和祖细胞在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近年来,关于祖细胞和干细胞在缺血性疾病中应用的研究日益增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治疗缺血性疾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鸡骨草提取物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H22实体瘤模型,并随机分成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提取物不同质量浓度组(0.30,0.45,0.60,0.75g·mL-1),连续灌胃8d后称体重,并处死取肿瘤块、胸腺、脾脏、肝组织称湿重,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胸腺指数、脾指数和肝指数。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较,鸡骨草醇提物对H22肝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醇提物浓度为0.75g·mL-1时,抑瘤率为53.84%,抑制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对肝指数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小鼠胸腺及脾脏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 鸡骨草的醇提物对小鼠肝癌H22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对免疫器官的影响也较小。  相似文献   
63.
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抗栓治疗方案尚不统一,因此为TAVR术后患者选择最佳的抗栓策略,实现个体化的抗栓治疗就成为了当前TAVR术后患者管理的重要内容.术后选择双联抗血小板、单药抗血小板和(或)抗凝治疗是目前TAVR术后抗栓治疗的主要策略.一方面目前TAVR适应证人群常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64.
液体隔离法在颈部结节性病变经皮热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液体隔离法的实施方法、技术要领及其在颈部结节状病变热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26例罹患颈部结节状病灶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或微波消融治疗,消融时于超声引导下向病灶与其周围结构的潜在间隙内注射隔离液,制作隔离带。重点研究液体隔离法在提升穿刺路径安全性、降低正常结构热损伤、提高病灶消融彻底性等方面的作用。结果 在甲状腺、甲状旁腺、颌下腺、淋巴结周围等14个部位成功实施了液体隔离法,总结出液体隔离法的技术要领和超声影像特点,证实采用液体隔离法前后颈部消融热损伤发生率(15% vs. 0.7%,χ2=53.18, P<0.01)以及病灶一次消融残余率(7.4% vs. 0.29%,χ2=34.32, P<0.01)的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引导下的液体隔离法实施过程较为简洁,隔离效果确切,可重复性好,是颈部结节状病变热消融治疗时极为有效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65.
胡作英  戴振林  张航  肖平喜  段宝祥 《临床荟萃》2010,25(22):1943-1945,1948
目的 探讨永久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的心房起搏使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连续植入永久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232例患者,根据心房电极导线的选择分两组,心房主动固定电极组114例,心房被动固定电极组118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即刻、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心房起搏电极相关的基本参数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主动固定电极组起搏器阈值高于被动固定电极组,主动电极组术后即刻(0.96±0.27)V、术后1周(0.70±0.26)V、术后1个月(0.57±0.20)V,被动电极组术后即刻(0.45±0.19)V、术后1周(0.53±0.26)V、术后1个月(0.49±0.21)V.主动电极组感知术后即刻(2.98±0.14)mV、术后1周(2.96±0.15)mV、术后1个月(2.86±0.60)mV,被动电极组感知术后即刻(3.35±0.71)mV、术后1周(3.38±0.62)mV、术后1个月(3.41±0.80)mV.主动电极组阻抗术后即刻(528.2±11.6)Ω、术后1周(0.70±0.26)Ω、术后1个月(0.57±0.20)Ω,被动电极组阻抗术后即刻(0.45±0.19)Ω、术后1周(0.53±0.26)Ω、术后1个月(0.49±0.21)Ω.两组阈值、感知及阻抗在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这些数值均在起搏器植入术要求的范围.而两组分别发生轻度脑梗死各1例,囊袋出血各2例.主动电极组发生心包积液2例.结论 结论心房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导线的起搏基本参数与传统的被动固定电极导线不同,但是在起搏器植入术要求的范围、并发症无增加,所以其可被有效和安全地使用.  相似文献   
66.
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交叉单剂量一次口服被试制剂和参比制剂阿莫西林 5 0 0mg ,用微生物法测定其血药浓度 ,用 3P87程序进行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NDST程序对AUC、Tmax、Cmax和T1/2 的实测值进行生物等效性检验。其结果分别为 :AUC(2 1.39± 3.81) μg/ (ml·h)和 (19.2 4± 4.2 2 ) μg/ (ml·h) ;Tmax(1.94± 0 .73)h和 (1.94± 0 .72 )h ;Cmax(7.5 9± 1.70 ) μg/ml和 (7.2 1± 1.94) μg/ml;T1/2 (1.47± 0 .45 )h和 (1.31± 0 .18)h。其主要动力学参数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说明受试与参比制剂具有完全生物等效性 ,生物利用度为 (113.0± 17.2 ) %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木丹颗粒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改善作用以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2018年11月—2019年4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进行实验.选取8周龄SPF级Wistar大鼠90只,随机选取12只作为对照组(CON),其余78只进行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造模.取成模的6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  相似文献   
68.
<正>冠状动脉阻塞(CAO)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罕见但可致命的并发症[1],虽然CAO在常规TAVR术中发生率较低(0.66%),但在某些特定的病例(如外科生物瓣衰败或“瓣中瓣”治疗时的TAVR)发生率较高,可导致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术后30 d死亡率可达40%~50%[2-5]。TAVR术中CAO的发生是由患者自身瓣膜(或已置入的外科生物瓣膜/介入瓣膜)上翻堵住冠状动脉(冠脉)开口或介入瓣膜支架置入位置过高,裙边遮挡冠脉开口所致。因此,TAVR术前所有患者均应接受严格的术前影像学筛选。对于那些自身瓣叶冗长、  相似文献   
69.
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少珩  赵睿  张航  丛锐 《医学综述》2014,(14):2586-2588
周围神经损伤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以手术治疗为主、多种治疗为辅的临床综合治疗模式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其中物理治疗主要有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是利用电流作用于受损的周围神经,通过一系列效应对神经的修复产生积极影响。随着人们对神经生物学的不断研究,这一治疗技术在周围神经损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也日趋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70.
褥疮是临床常见及多发的并发症,是因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营养匮乏,渐致局部组织形成溃烂、坏死并失去正常机能。祖国医学又名褥疮为“压疮”、“席疮”。我们自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对褥疮溃疡期患者进行常规换药联合珍黄丸粉治疗,并与单独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