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一台日本Colin公司的BP-308多参数床边监护仪开机自检有“error 2004”的出错信息,且屏幕上方有杂乱的字符显示;偶尔又有开机自检通过而机器正常使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62.
随着交通伤等高能量创伤的增多,胫骨上段骨折合并胭动脉分又附近损伤的患者逐年增多。由于骨折和血管损伤的同时存在,再加上胭动脉分又附近的特殊解剖结构,治疗颇为棘手。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3年2月,共收治1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随着人工关节工艺、材料质量的不断提高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日益增多,笔者对2002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岁以上的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62例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4.
曹小平  陈兵  张玉龙  刘柳 《四川医学》2004,25(10):1124-1126
目的 观察静脉输注不同剂量异丙酚复合异氟醚吸入麻醉时对单肺通气 (OLV)期间肺内分流 (Qs/Qt)的影响。方法 选择 3 0例需施行OLV的肺癌、食道肿瘤病人 ,随机分为Ⅰ、Ⅱ、Ⅲ组 ,每组 10例。静脉快速诱导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后 ,分别用微泵静脉输注异丙酚 6、8、10mg·kg-1·h-1+持续吸入 1.5 %异氟醚维持麻醉。三组病人均在双肺通气 (TLV) 3 0min和OLV15、3 0、60min和恢复TVL3 0min时 ,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 ,计算Qs/Qt值。结果 ①与TLV时相比 ,三组病例OLV期间PaO2 显著下降 (P <0 .0 1) ,OLV期间肺内分流明显增加 (P <0 .0 1) ;②Ⅰ、Ⅱ、Ⅲ组组间比较 ,Qs/Qt值在OLV各时点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不同剂量异丙酚均有极轻度的抑制HPV的作用 ,临床剂量范围内可与异氟醚复合吸入安全用于OLV的麻醉。  相似文献   
65.
目的:小脑对运动兴奋性有影响。本研究旨在明确是否小脑梗死部位对运动皮质兴奋性改变有决定性作用,以及电生理改变是否与运动行为相关。方法:采用经颅磁刺激对皮质内抑制作用(ICI)、皮质内易化作用(ICF)、运动阈值和皮质脊髓兴奋性进行研究。Nine-H ole-Peg测试(9H PT)灵巧度进行运动行为测量,计算受累/未受累的比率。结果:所有患者(n=9)ICI和ICF比率与9H PT比率呈负相关。与年龄相匹配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病灶位于小脑上动脉供血区(n=3)或齿状核吻侧的患者(n=1),ICI异常增加,ICF降低(3例),4例患者灵巧度均受损。随后几周内,运动…  相似文献   
66.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现在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手术后镇痛治疗。芬太尼是PCA泵中常用的镇痛药,大剂量芬太尼的使用常发生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本研究芬太尼复合曲马多行术后PCIA治疗,观察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70例腹部手术患者,年龄42~72岁,  相似文献   
67.
<正> “伤寒诸方,惟小柴胡为用最多”。目前论述该方文章不少,然而方论虽多,难窥全豹,博而不约,莫衷一是。为此,笔者就小柴胡汤在临床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谬误之处,敬请斧正。柴胡是否“升阳劫阴”柴胡“升阳劫阴”之说,始于金元时期的张洁古,后经张景岳、叶天士、张山雷等人的发挥,而使江浙等地医家畏用柴胡者屡见不鲜,至今仍有影响。对此观点,持不同意见者有费氏,他在《伤寒条辨》中说:“以柴胡辛温而能劫伤胃阴之说,淆乱是非,致伤寒少阳病和解一法,不能明诸于世,尤  相似文献   
68.
<正> 治疗方药;青黛(包煎)、黄芩、法半夏、百部、地龙、茯苓各6克,海蛤壳12克,僵蚕、竹茹各10克,陈皮、枳壳、甘草各3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5日为1疗程。百日咳初期,常见发热恶寒,咳嗽流涕,但咳嗽不为热退表解而衰,日轻夜重,渐至挛急。治宜疏表达邪,清胆肃肺,用原方加麻黄、前胡、杏仁,热重者加石膏。中期为疫邪蕴伏,胆火灼伤肺津,炼液为痰,阻塞息道。证见咳嗽频作,气急而喘,咳后有鸡  相似文献   
69.
<正> 升降学说的起源及其发展概况升降学说起源于《黄帝内经》,该书《六微旨大论》篇中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人体“无器不有”,“无不升降”。又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功能失常就会导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这些论述说明了升降的动态变化是带有普遍性的,对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此外,《内经》也谈到了脾胃的升降功能及经络的升降特点。如“胃者六腑之海,其气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