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应用Onyx液态栓塞剂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采用Onyx栓塞治疗135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栓塞治疗26例,联合手术治疗20例,联合伽马刀治疗89例.结果 栓塞范围达80%以上者46例,其中,畸形团完全闭塞10例;栓塞范围在80%以下者89例.术中出血3例,均为少量出血,术后无神经功能缺损.术后出血5例,其中,死亡3例.术后一过性神经功能缺损3例.DSA随访38例,其中,畸形团完全闭塞者23例,畸形团与术前比较无变化者15例.结论 Onyx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结合手术或放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2.
远端动脉瘤指位于主干血管末梢或其远处小分支的动脉瘤,相对少见。小脑上动脉(the 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SCA)远端动脉瘤更为罕见,其处理较为棘手。Onyx是一种新型栓塞材料,主要用来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也有报道用来治疗颅内动脉瘤及其载瘤动脉。现将采用腔内注射Onyx胶治疗左侧SCA远端动脉瘤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3.
李强  张昌伟  林森  鞠延  谢晓东 《四川医学》2019,40(1):103-104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3岁9月,因“检查发现额部血管畸形3d”入院。患者入院前3d因发热伴抽搐于当地医院就诊,查颅脑MRI发现胼胝体膝部占位,伴流空效应,见图1。患者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入院后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光反射灵敏,颈软,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不高,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阴性。患者经术前准备,全麻下行全脑血管造影,发现胼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预后及动脉瘤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8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及随访至2019年10月18日前的随访资料,分析各因素对预后及复发的影响.结果 82例中预后良好者65例(79...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总结血管内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AVM)合并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颅内AVM合并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全脑血管造影(DSA)确诊,按照Redekop分型进行治疗.结果 动脉瘤完全栓塞23例,部分栓塞2例.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7例,消失90%以上9例,消失80%~90%7例,消失80%以下2例.栓塞后手术切除12例,栓塞后伽玛刀治疗6例.所有病人均未出现与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随访25例,时间0.5~3年,无再次出血及死亡.DSA复查18例,其中动脉瘤和畸形血管团均不显影14例,动脉瘤不显影但畸形血管团少许残留4例.结论血管内治疗是颅内AVM合并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Redekop分型可对其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所致眼部缺血性疾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颈动脉狭窄所致眼部缺血性疾病患者行狭窄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并对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全部成功置入支架。支架置入后眼部缺血性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所有单眼一过性黑矇、复视及眼部胀痛等症状完全缓解;视力明显提高;但1例视力丧失患者视力未恢复。所有患者术后7~10天出院。随访1个月~18个月,未再出现眼部缺血性症状。结论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所致眼部缺血性疾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7.
目的:总结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ruptured vertebral dissecting aneurysms,RVDAs)的诊断和血管内治疗经验,探讨其血管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RVDAs40例,其中内孤立术9例,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20例,双支架置入4例,覆膜支架置入7例。结果:39例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12.4个月,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无再出血。9例行内孤立术患者闭塞效果确切。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的20例患者中,11例致密填塞者夹层未见显影;7例支架辅助微弹簧圈大部填塞患者,5例夹层无改变,2例瘤体缩小;2例疏松填塞患者,瘤体缩小。4例行双支架置入者,DSA随访的2例示夹层病变局部血管管腔扩大,瘤体较术前缩小。7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其中6例置入成功,夹层病变未见显影,支架通畅;1例因动脉迂曲,支架未能成功置入,术后1 d患者发生夹层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死亡。结论:血管内治疗是RVDAs的理想的选择,治疗方案应根据临床症状、夹层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及其与周围分支的关系而确定。  相似文献   
48.
目的比较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75例。A组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 B组采用介入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术中动脉瘤破裂发生情况及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OS)评定患者术后3个月短期预后情况,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定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B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6. 0%(12/75),显著高于A组的5. 3%(4/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预后良好比例为96. 0%(72/75),显著高于A组的86. 7%(6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各维度评分均上升,且B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均可获取较好的手术效果,但血管内介入栓塞微创,对机体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生活质量高,但其手术难度高,学习曲线长,且脑血管痉挛发生风险大。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I。CAPA)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5例AI。CAPA患者的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超声心动图误诊4例,随访期2例婴儿型患者死亡。婴儿型患者术后短期、中期随访左室前后径明显缩小[(42.6±1.3)mm对(36.0±1.5)mm对(34.2±1.6)mm,P〈0.001],短期左心室收缩功能好转[(37.2±3.0)%对(58.6±2.4),P〈0.001];成人型患者术后随访左室前后径明显减小(P〈0.001),二尖瓣反流情况改善。结论超声心动图在ALCAPA早期诊断、术后评估及随访观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小脑后下动脉(PICA)远端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回顾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PICA远端动脉瘤患者,共42例,其中38例为破裂动脉瘤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Ⅰ~Ⅲ级;窄颈囊状动脉瘤28例,宽颈囊状动脉瘤6例,梭形动脉瘤8例。37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动脉瘤,5例采用Onyx胶闭塞载瘤动脉。 结果42例患者均成功治疗。37例单纯弹簧圈栓塞的患者中,31例(83.8%)为致密栓塞,6例(16.2%)为部分栓塞。1例术后2 d再次出血后死亡;3例术后出现吞咽困难,6个月均恢复正常。1例采用Onyx胶闭塞远端主干者出现无症状局部性延髓梗死。28例行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为3~15个月(中位时间8.2个月),3例(7.1%)患者动脉瘤复发。 结论血管内治疗PICA远端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