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39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后行内镜二级预防或TIPS二级预防的选择依据,评估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协助临床决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月-2018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后测得HVPG在12mm Hg以上并接受内镜或TIPS二级预防的患者148例,依据指南意见,HVPG>18 mm Hg是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将148例患者分为中压力组(HVPG 12~18 mm Hg)78例和高压力组(HVPG>18 mm Hg)70例,归纳两组的临床特点和内镜表现。再细化为12~16 mm Hg、>16~18 mm Hg、>18~20 mm Hg和>20 mm Hg 4组,对比各组行不同二级预防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重点关注再出血及预后情况。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二级预防前中压力组和高压力组的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肌酐、血氨和凝血酶原时间、Child-Pugh评分和MEL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压力组有67.95%的患者存在侧支循环开放,显著多于高压力组的50.00%(χ^2=11.250,P=0.004)。中压力组和高压力组的食管胃静脉曲张LDRf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力组选择TIPS的患者比例(28.57%)较中压力组患者(10.26%)显著增多(χ^2=8.067,P=0.005)。二级预防后,平均随访(28.66±11.20)个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各组各预防方式患者肝硬化病程没有明显进展,腹水情况好转。随着HVPG值的增高,内镜二级预防后的1年内再出血率呈现增高趋势,HVPG>20 mm Hg的患者中有41.03%在1年内追加预防治疗。HVPG 12~16 mm Hg的患者,内镜预防疗效好,一年内再出血率为14.63%。HVPG>20 mm Hg组内镜预防1年内再出血率为34.48%,TIPS预防1年内再出血率为10%。结论建议基于HVPG值指导静脉曲张出血二级预防方式的选择,制订不同HVPG值患者二级预防后的随访计划,开展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2.
张文辉 《吉林医学》2014,(22):5056-5057
目的:探讨床头温馨提示卡在肝胆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0例肝胆疾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由护士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向患者进行口头健康教育及各项治疗检查护理的注意事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温馨提示卡进行强化宣教。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健康教育用时少,而健康教育知晓率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住院患者应用温馨提示卡可显著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健康教育用时,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深化了护理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近5年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分离菌中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方法收集该院2008至2012年住院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结果呼吸道标本主要来源于ICU、神经科和呼吸科;5年内大肠埃希菌所占比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细菌逐年升高,铜绿假单胞菌略有降低。近3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增多。革兰阴性杆菌对多黏菌素B敏感率保持在90.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保持90.0%以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不动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细菌的抗菌活性逐年下降;细菌对头孢菌素类的敏感性普遍降低,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细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敏感率〈20.0%,对氨曲南的敏感率更低;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有所恢复。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下降值得重视,应加强对呼吸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04.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70岁,主因进行性吞咽困难5个月于2 0 0 3年8月2 2日入院。既往无精神障碍史。入院后行胃镜检查见食道肿物,胃内积血,根据胃镜病理及CT检查明确诊断贲门癌晚期,无法手术治疗。2 0 0 3年8月2 7日1 6∶0 0行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术中操作顺利,有少量出血,患者无特殊不适,术后平安返回病房。于手术当日1 7∶0 0左右患者突然出现精神障碍、谵语,无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查体:血压1 0 6 / 6 5mmHg ,查体配合,但记忆力、计算力均下降,定向力明显异常,有重复运动,肢体肌力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查血…  相似文献   
105.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测川崎病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测川崎病冠状动脉 ,及早诊断、防治冠状动脉病变。方法 我院自 1995年 5月~ 2 0 0 1年 3月观察随访川崎病 3 5例 ,分析其形成、发展及转归。结果 冠状动脉瘤 7例 ,发生率 2 0 %(7/3 5 ) ,男性多于女性 ,发病年龄多在 4岁以下 ,右冠状动脉发病多于左冠状动脉 ,多为 5~ 6m m宽的冠状动脉瘤 ,好发于左、右冠状动脉的近端。结论 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测川崎病冠状动脉具有无创、直观、重复性好 ,可作为川崎病患者诊断、疗效评定和预后测估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甘肃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炎患病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甘肃省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炎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宫颈疾病在生殖道感染的各种疾病中位属第一[1 ] 。本文旨在通过对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炎患病现况的分析 ,为促进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提供一些信息。1 研究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来源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甘肃省武都县随机抽取两个乡 ,再从每个乡抽取 3个村 ,6个村中 1 5~49岁的已婚育龄妇女均作为观察对象。1 .2 资料来源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及妇科医生对其逐个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 ,同时按统一的诊断标准进行妇科检查[2 ] 。1 .3 统…  相似文献   
107.
我们利用无稳态电路的工作原理,做了一个自动透视控制装置,安装在X线机上用以代替脚闸进行透视,经过五年的使用,我们的体会是:它性能可靠,简单易制,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评价肉毒毒素注射疗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是否会引起胃食管反流。 方法 对 1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肉毒毒素注射 ,于贲门齿状线上 0 5cm水平分 4点、贲门下分 1~ 2点行食管括约肌内注射 ,治疗前和治疗后 7d做症状计分、胃食管pH监测和食管碘水造影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注射后症状计分明显减低 ,食管造影明显改善 ,未出现胃食管反流的症状 ,胃液pH无明显变化 ,食管pH、食管pH≤ 4的次数、食管pH≤ 4时间总和、食管pH≤ 4持续时间≥ 5min的时间总和、最长反流时间等各项胃食管反流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论 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不会引起胃食管反流 ,其方法简便 ,近期疗效确切 ,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9.
贫困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了解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甘肃武都县 2乡 6个村的育龄妇女 10 5 0例 ,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常规妇科检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以诊断所得病例为病例组 ,非病例作为对照组 ,采用单因素 χ2 检验、多因素 L 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多因素 L ogis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炎与 3种因素有关 :生育胎次 ,平时生殖道白带增多 ,阴道炎。滴虫阴道炎与 2种因素有关 :生殖道感染知识不了解 ,生殖道瘙痒。结论 :在贫困地区农村 ,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存在多种相关危险因素 ,应加强生殖健康教育 ,减少生殖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者戒毒前、后的骨代谢变化情况。方法:采用RIA和ELISA法测定53例吸毒患者戒毒前、后及61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瘦素、骨钙素、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的浓度,并比较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海洛因依赖者戒毒前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戒毒后,并且两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戒毒前、后血清BG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两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组间ICTP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骨代谢的改变,其骨形成及骨转换率有一定的影响,戒毒后仍不能完全恢复,而对骨吸收影响不大。提示在进行戒毒治疗的同时,要注意监测骨代谢的变化,并了解其变化规律,以利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